5、伤仲永(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    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②    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③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后天教育对人成材的作用,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二、重、难点:

1、 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语顿。

2、 翻译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

3、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二、教学步骤:

1、导语设计

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到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卡菜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努力”。世上没有绝对的天才,只有勤劳、不懈追求的普通凡人。今天,我们学习《伤仲永》,看看王安为何“伤”仲永呢?

2、 走近王安石,提示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掌握,准备作一分钟抢答。

3、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对照注释,一字一句地读,通过合作交流,把课文读懂。

师引;⑴推荐一位读得最棒的同学大声朗读。

⑵师读

⑶学生评价师和生读的有什么不同?(点评)

朗读文言文如何停顿才好呢?

4、多媒体显示:停顿的要领。

a、理解文章,确定停顿点。,(主要是指不能把意思读“破”。)

b、 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是指不能把词语读“破”。)

c、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5、下面我来连一连,纵着一同学一句,大家齐读。

多媒体显示:

   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⑵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⑷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还谒于邑人。

   ⑹余闻之也/久。

三、研习课文。

1、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手中资料书疏理文意,把课文试着翻译边读边说出声。〉

⑵抢答赛。

  隶:属于。                              尝:曾经

  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文理:指文采和道理。                    还谒:四处拜访。

  乞:求取。                              泯然:完全。

  通悟:通达聪慧。                        材人:有才能的人。

  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得为众人而已耶?:它是一个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⑶翻开书,同桌互相试者翻译,找出不会翻译的句子,然后提出来,全班同

一起解决。

多媒体显示: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2、 课文研讨、探究。

⑴大家自由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揣摩文意,提出文章有价值、值得探究的问题。

a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b.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c.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并自由发言。

明确: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⑵从方仲永的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⑶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板书本课主要内容。〈见板书设计〉 

  3、 欣赏品味。

⑴品味用词的精当传神。如:“啼”字,生动的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等。

⑵了解说理散文中的叙事技巧。

  四、归纳总结:

 师问:1、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我们可以从方仲永身上吸取那些教训?

 生答:小结。

明确:⑴本文用“伤”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的哀伤、痛惜之情。

⑵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才;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后天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再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五、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 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 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⒈老师收集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多媒体展示>并让学生以其中一条为主线,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名言警句:

①我是个拙笨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②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③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童第周

④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亚里士多德《浮学》

⑤“神童”和“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的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堕落为庸人

   ————————————————————————维纳

⒉、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者的角度和观点,写在读书笔记上。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课程名称:高中议论文写作序列化教程(尹氏八段论)
课程形式:35个word文档打包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

本站手机版网址:http://wap.yinruiwen.net  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可立即获赠十个资源下载点数,点此了解详情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