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临门一脚(二)(粤教版高三)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第Ⅱ卷(共126分) 文句翻译题 答题思路: 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留、删、换、补、调、连。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答题步骤: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古典诗词鉴赏 鉴赏古典诗词诗歌,要了解常用意象,掌握常用术语,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 (一)古典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 1、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叠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2、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3、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和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对比、渲染)着手,分析其艺术效果。 4、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5、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6、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二)古诗鉴赏表述: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烘托、渲染、抑扬、赋比兴、虚实结合、对比、想象、联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结构技巧有:伏笔、照应、铺垫、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承上启下等。 形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情感类型: 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②反映离乱的痛苦。③同情人民的疾苦。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①建功立业的渴望。②保家卫国的决心。③报国无门的悲伤。④山河沦丧的痛苦。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⑥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⑦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3、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念亲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 4、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恋。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⑧坦陈心志的告白。 5、生活杂感。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恬淡。②昔盛今衰的感慨。③借古讽今的情怀。④青春易逝的伤感。⑤仕途失意的苦闷。⑥告慰平生的喜悦。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有: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特别注意: 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③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比喻),估计今年诗歌鉴赏中修辞考察分量不轻。 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三)题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眼眉儿 左誉 楼上黄昏杏花寒,钭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1)这首词上片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感情? (2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与杜甫的《月夜》相同,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眼前的景色。通过杏花寒、斜月、栏杆、燕子、征雁、画角等意象,(1分)表现了思乡怀人的感情。(1分)『上片勾勒出一幅早春黄昏图,杏花寒、斜月渲染出凄凉氛围,栏杆、燕子、征雁、画角等意象,引发了游子的思念。』 (2)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与杜甫的《月夜》相同,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上片是实景,写作者眼前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早晨黄昏图,渲染出凄凉的氛围,为下片作铺垫。(1分)下片实想象联想的虚景。“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想象此刻在家乡的闺中人对作者的思念情形,人在窗前迎东风眺望,对这春景洒泪生闲愁;(1分)“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联想两人分别的情形,闺中人泪水盈盈,眉似春山,脉脉含情,难舍难分的样子一直镌刻在游子的心中。(1分) 阅渎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秦淮杂诗 王士祯 年来肠断秣陵①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 【注】秣陵①今南京。 (1)试分析柳诗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2)两首诗都写到“春如秋”,对比分析两诗表情达意上的差别。(4分) 答案:(1)承上启下。“意转迷”承上“宦情羁思共凄凄”句,“春半如秋”引出下两方句“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从而起到从“情”到“景”,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作用。(2)柳诗借景抒情,王诗借古抒怀。柳诗用花谢、叶落、莺啼来渲染一种凄凉的氛围,抒发了诗人被贬离乡之情。王诗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等意象来表达作者对南京古城低回不尽昔盛今衰之感。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1)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 (2分) (2)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4分) 答案: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评析其思想感情的能力。 ⑴此诗起句中用一“暗”字,就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或:为全诗定下伤感的情调)。(2分) ⑵诗人要与诗友一醉方休,表现了诗人异乡邂逅同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刚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不得志的朋友的劝慰,以及彼此羁旅漂泊的感慨等等)。诗人想借酒表达感情,借酒化解悲愁,“须尽醉”率真豪爽,情感真挚热烈。(4分,意思对即可。) 解答技巧:先表明观点,即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一首诗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表现手法)。接着,根据此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分析它在表现诗歌内容和主旨方面的妙处。考形象、语言、情感等的答题也可按进行技巧。 现代文阅读 必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章阅读(16分) 注重整体阅读,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 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阅读题目,找出题干与选项相对应的区域,再提取关键词句,进行概括整合。 论述文总体解题技巧 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将题干读得准确无误。 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 推断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 主要涉及这样几类题型 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信息。) 要点概括题(答题技巧: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一项必是错项。) 推断想象题(答题技巧:找出推断的根据。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文学类文本阅读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了解它的特征开始的,阅读文学类文本,也要知晓它的特征。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同哲学、史学、政治经济学等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它们反映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同。哲学主要是论证,史学靠翔实的材料,政治经济学多用统计数字,而文学则是语言的艺术,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以形象化的语言来反映生活。作家借助形象思维,通过人物、情节、环境和一切生动的场景,展示出一幅幅社会生活的图画,而画面的中心又是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 小说特点的把握 要鉴赏小说,须知道什么是小说,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语文课的学习,知道了小说的二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知道了小说艺术的中心是塑造典型形象,并借以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学会了如何从小说中分析出蕴涵在其中的主题思想。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小说鉴赏的基础知识。 小说情节赏析要点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旨做好准备。我们还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人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难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情节,要善于透过它的现象看清本质,透过个别事例想到类似的普遍现象;分析情节,要揣摩作者艺术构思的独特匠心:分析情节各个环节中透露出的信息以及情节的高潮在什么地方,“点睛”之笔在哪里,从而发掘出主题思想来——因为主题思想往往最集中地蕴藏在高潮部分和“点睛”之处。 小说人物赏析要点 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土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刻画人物并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因此,在鉴赏小说时要做到:①透过小说描绘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②通过小说的情节分析来透视各种人物的思想及品质 ③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一一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等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④通过对小说的整体阅读,能对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小说语言品味要点 语言,是指作家通过小说作品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所使用的文学语言。它包括作家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品味语言要做到:①仔细揣摩作者描绘环境、叙述故事、说明事物、刻画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的叙述语言是如何构成和谐完美的熬体的:②充分体会作者叙述语言的客观性、含蓄性、形象性、生动性:③认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及个性化语言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 ④学会正确审视作家的艺术语言正确评价作家运用白己的艺术语言所形成的独特鲜明的语言风格。 小说技巧欣赏要点 “技巧”指文学技巧,它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熟练而又独特地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段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技能。技巧欣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象征、比兴、类比、对比、衬托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③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语、夸张、排比、反复等)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效果如何;④作家运用的其他文学技能在作品中体现山哪些特色来;⑤作家在语言运用上体现出什么样的个性风格(委婉含蓄、明快直露、冷峻深沉、热情澎湃等等)给读者哪些艺术审美享受等。 散文阅读 文艺性散文赏析要点 文艺性散文一般可分为叙事、写景、咏物筹类。要鉴赏这一类散文,第一,要开消各类散文的特点。叙事散文所记主事一般较为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尤其值得注意:写景散文注重情景交融,其中重要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融铸于景中的居多: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所托之物人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冈此,我们赏析此类散文,必须尽可能地体味象征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第二,阅读前先要了解背景。背景是个人语境,是理解文章的重要依据。要了解背景,可以通过副题或注释,但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背景因素,这就得靠我们平时的知识积累,有时还要做一些推想。第三,要理顺思路,把握宗旨。作者营构散文,总有其思路。我们赏析散文,只有把握了全文的脉络,才能真正理解一层一段一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宗旨。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散文的脉络并不明显,此时,情境基调的把握就显得特别重要。整体的基调把握住了,对局部的感情或倾向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对特定语境中的语句的深层含义才能做出深刻的品味。 不管哪类散文(叙事、写景、咏物),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一要做到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二要加强因果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保证从宏观到微观上对散文准确读解,获取美感。非文艺性散文赏析要点 所谓非文艺性散文,与文艺性散文很难区分,只不过非文艺性散文较之文艺性散文来说,行文更缜密,含意更深邃,风格更鲜明而己。 非文艺性散文重在评点人事,阐释物理,它要求我们赏析中要认真揣摩人之神采,仔细品味事之菁华,努力琢磨物之精萃。其方法除了前面(对文艺性散文的赏析)所说的外,还要用心做到以下几点:①找线索,理思路,明确文章主旨;②析词义,明情感,领悟隐含信息;②抓开头,重结尾,全力寻找“文眼”;④品语言,辨风格,探求艺术特色。 实际上,鉴赏散文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作者)的心(意图)”,要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情感)的歌声(旋律)”。只有以心换心地阅读,才能在作者创造的意境中获得感情的体悟及升华。 熟悉文体,确定倾向;明确考点,规范作答;探究题:有观点、有材料、有分析、有条理。依据文意表态,方便引用文本 关于“辩证分析”:文本是否辨证,是否符合情理。 实用类文本阅读 1.研究题干,把握答题重点 (1)探究文本的深层意蕴 注意:词在句中,句在段中,段在篇中 (2)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注意:理解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把握其典型意义 (3)探究疑点、难点、空白点 注意:内引外联,言之成理 2.注意提示语,把握答题方向。 第一种题型:从原文筛选信息来答题的题型 常见提示语: ①请联系原文 ②请结合文本内容 ③就其在文中的……作些分析 第二种题型:结合实际或自己的想法来答题的题型 常见提示语: ①请结合现实…… ②对此,你如何评论 第三种题型:把上面两者结合起来答题 常见提示语: ①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现状(现实) ②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对……的了解 ③这则新闻向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你有什么建议(看法)? 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⑤从文中看……你怎样看? ⑥请你分条陈述这则新闻获奖的理由 3.回读原文,整合信息,分条陈述 (1)充分利用原文信息 (2)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例如:《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于2002年荣获第13届中国新闻一等奖,请你分条陈述这则新闻获奖的理由,不少于三条。(答案示例)《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的获奖理由: 美的标题——引题排比对偶,形象生动;主标亲切呼告,真切感人。 美的导语——拟人式导语,富有诗情画意。 美的细描——细节描写,现场感强。 美的语言——亲切自然、赏心悦目,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美的事件——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 很强的时效性——“昨晚”新闻。 重大的作用一—教育作用、怡情作用。(从新闻的文体特点、时效性、事件价值、社会功用四个方面回答) 探究题解答技巧 做探究题,答案一般要求做到“有观点+有分析”。 所谓观点,就是看法、意见、态度、立场、认识。答案要求观点要明确,态度要鲜明。一般采用这样的句式: 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 所谓分析,就是探究,是运用依据阐述观点的过程。分析可以有以下4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文本+观点 标志:“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注意:这种分析过程要注意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整合成话,扣紧观点。 例:文章中大树的形象,有人认为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也有人认为是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象征,还有人认为是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衰竭的象征,你同意哪一种理解?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我认为老树象征着现代化进程中大机器工业文明对传统文明的紧逼与破坏。“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米一千米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大树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阻碍,终于被屠杀,“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这是古朴原始的传统文化的最终命运: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分崩离析,最终被遗忘, 第二种方式:事例+观点 标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事例一般有两种要求形式:生活实际事例和一般事例。注意:这种分析过程要注意事例的叙述简洁,材料与观点相互融合。 例: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答案示例:我认为通才比专才更有利于人们打开视野,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将事情做得更好。中国历史上的苏轼就是一个典型,既通书法绘画,又晓诗词文赋,是一个艺术通才,他打破了艺术界限,互相借鉴技巧,创作出许多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佳作。 第三种方式:文本+现实+观点 第四种方式:文本+理论+观点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