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称山》(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愚公移山》教案 执教者:吕万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正确理解文意,掌握文言词句。 2、能力目标:学会整体阅读课文,掌握几种文言句式。 3、德育目标: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去战胜困难。 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2、辅助性教学,指导学生借助注解及工具书,自主学习文言文。 3、注重解疑及知识点的归纳,当堂练习。 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通过反复朗读熟知文章大意;借助工具书及注解尝试翻译。 2、合作学习,通过相互讨论、师生互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 教具: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一、二两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初一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两小儿辩日》,这是出自《列子》的一则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的另一则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显示课题) 2、简介《愚公移山》:(幻灯片及配音) 《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汤问》篇里。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读课文 1、初读课文,结合注解,争取读准字音和句读。质疑。 2、范读课文。(配音) 3、正音,将课文注解中的有关拼音读一遍。 4、大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脉络。 1、对照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脉络,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投影)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2)、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 (3)、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4)、移山的结果怎样? 3、师生互动,解决以上问题。 四、研习新课:1~2节 1、学生齐读。 2、教师提问: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要求学生先理解第1段的两句话,明确:这两句话写了“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作了铺垫。(投影图片显示太行山的雄伟气势) 3、学习第2段。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学习“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谋曰”,重点学习“且”(将)、“惩”(苦)“之”(主谓之间助词)等词的解释。 (2)、分析“家庭会议”。教者设疑,学生讨论,后明确。 ①、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因此“杂然相许”。 ②、愚公妻“献疑”的原因是: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③ 意见一致,立即行动。 (3)教师发问: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启发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四个人”(三夫加一“遗男”),把“愚公”漏掉了,说明在“遂率子孙……”句的句首省略了主语,主语应该是“愚公”。 (4)教师继续发问:写愚公及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者明确:一、“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二、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子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 4、归纳第1~2段:(幻灯显示) (1)重点词义:方 仞 河阳 且 面 惩 迂 毕力 平险 指 汉阴 许 以 如……何 焉 诸 叩 箕畚 龀 之 易 返 (2)语句翻译: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③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理解: ①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原句)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原句)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一家人对移山持什么态度?(原句) (杂然相许。) ③移山的方法是什么?(原句)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④愚公之妻献疑的目的是什么? (同上) ⑤愚公移山有什么艰巨性?(原句)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⑥文中为什么写邻居小孩"跳往助之"的情节?(略) 5、翻释1~2节:(投影显示,由学生阅读并记录)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园百里,高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的北岸。 往在山北的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苦于住在山的北面,被大山挡住了去路。他召集一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还不能铲平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投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带领子孙们能挑担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人家的寡妇有一个小孩子,才八岁,高高兴兴地去帮助愚公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五、集体朗读1~2节。 六、布置课后任务:背诵、翻译1~2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讲解课文三、四段,掌握文言字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2、总结学习要点,组织练习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内容。(投影显示题目) 1、词义:方 河阳 且 面 惩 迂 汉阴 许 如……何 箕畚 龀 返 2、句意: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理解: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方法、目的、艰巨性; ②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二、研习新课 1、自由朗读课文3~4节 2、提问:这两段内容主要写了什么?明确: (1)、愚公与智叟的辩论; (2)、愚公移山的结果。 3、分角色朗读第三节:一人读愚公,一人读智叟,要求读出语气和感情。学生先揣摩,后指名朗读。 4、讨论:课文中写了两场辩论,一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说说有什么不同?(投影显示问题,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明确:(投影显示主要内容) (1)“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的性质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首先是反对,他的“笑”是讥笑,一个“止”字,它是阻止。“甚矣,汝之不惠”这个倒装句,充分反映了他的反对情绪,这句话是脱口而出的。 (2)“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的出发点根本不同。愚公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出于对移山任务完成的关心,重点是商讨移山的具体问题,句子的重点在“且焉置士石”上(回答时也着重在这一点上)。智叟则不同,他是讥笑,压根儿反对。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说话存在着不切实际的故意夸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还不能拔起山上的一根草),这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语气、态度、情感也是完全不同的。 (3)、论争的气氛不同。与家人的论争气氛热烈和谐,这实际上是一次民主讨论会,统一思想后立即釆取行动;而与智叟的论争是针锋相对,理直气壮,严辞驳斥。结果是智叟哑口无言。 (4)、对待困难的态度不同。智叟是逃避困难,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而愚公叫呢,他具有:①艰苦奋斗的精神;②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③发展变化的观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提问: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究竟是谁移走的? 学生先自主理解、翻译第四节,讨论,要求同学回答问题。提问。 明确:从表面上看,两座山是由“夸娥氏二子”搬走的。但这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要求学生抓住:“命”“感”“惧”三个词,“命”是谁的“命”?主语是“帝”。“帝”为什么“命”?“帝”是“感其诚”,“诚”是诚心,也就是愚公的精神,所以这个“诚”的内涵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帝”为什么会“感”?是因为操蛇之神“告之”。操蛇之神为什么“告”?因为“惧其不已”。特别是这个“惧其不已”,说明了愚公的精神的威力在于长期坚持不断。所以根子在于“其不已”上。由此可以得出:两座山的搬走,根本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精神。这最后一段既是写了事情的结果,同时也是着力写了愚公精神的伟大。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这样处理显得高明超脱,具有神话色彩,符合寓言文体的特点。 6、讨论:课文为什么要用神话的形式结尾?(投影显示问题) 为什么不直接写愚公一家把大山搬走了? 明确:因为古代的劳动生产力非常低下,靠人力移走大山是非常艰巨的,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借助于神的力量,来实现人们的愿望。这是一篇寓言,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而不必考究它的真实性。所以,以神话形式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投影显示答案) 7、愚公和智叟的思想的根本不同点在哪里?学生讨论。提问。 明确:(投影显示,配音朗读) 智叟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他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这反映了他的鼠目寸光;而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看问题,他目光长远,他认为,人是可以战胜自然的,即“人定胜天”,这是古代的一种极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8、提问:人们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然后明确: 这儿的“愚不可及”没有讽刺意味,他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就像社会上有人说“雷锋傻”,雷锋在“智叟式”的人物眼里是“傻”,实际上他是崇高伟大,愚公也是如此。这儿的“愚”不仅没有讽刺意味,还有“贬词褒用”的作用,从“愚”字中透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拼劲。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目光短浅,这个“智”具有讽刺意味,是“褒词贬用”。 三、总结: 1、愚公精神究竟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 (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2)、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3)、具有远大的目标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2、有人提出“移屋说”,你有什么看法?讨论(允许有不同看法),明确: 有人提出“移屋说”,认为愚公“移山”不合算,还是“移屋”合算。其实提出这个问题是一种诡辩,并不合理。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总是有它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毛泽东同志曾引用这篇寓言作过类比,他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说:“现在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中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面对两座大山怎么办?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并不是“移屋”。试问,中国人民要回避这两座大山,能把“屋”搬到哪里去呢?这是一样的道理。 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学生讨论。提问。归纳。 只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四、学习要点总结:(投影显示) 1、文学常识:作者 作品 文体 出处 2、重点词义:方 河阳 且 面 惩 迂 毕力 平险 指 汉阴 许 以 如何 焉 诸 叩 箕畚 龀 易 反 惠 以 毛 固 彻 若 虽 穷匮 何苦 应 已 之 感 厝 陇断 3、重点句意: (1)、惩山北之塞,出入这迂也。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甚矣,汝之不惠。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6)、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7)、河曲智叟无以应。 4、精要语句:虽我之死……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理解: (1)、愚公移山的原因、目的、方法、艰巨性、信心、结果。 (2)、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3)、愚公之妻与智叟说话的不同点。 (4)、“愚公”与“智叟”命名的含义。 (5)、本文的寓意。 (6)、以神话结尾的含义。 (7)几种疑问句式:(讲解) 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②如太行、王屋何? ③且焉置土石? ④其如土石何? ⑤何苦而不平? 五、拓展与延伸:你能联想到哪些事例以充分说明“愚公移山”精神的伟大? 要求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加以论述。 六、结束语: 历史和现实都已充分证明,愚公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成就了中华民族刚强、坚韧、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将永远流传并发扬光大! 请欣赏著名歌星江涛演唱的歌曲《愚公移山》。 (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宣布下课。)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