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中的物候》学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手机版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譬如(  ) 循环(  ) 相得益彰(  ) 歌咏(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⑴我国唐宋的一些诗人,一方面关心民声疾苦,搜集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词、民歌。

⑵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志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已。

⑶对于物侯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⑷一经顾况的称赞,这首诗就被传颂开来。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最正确,正有价值的话。( )

⑵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

4.补全下列唐诗。

⑴最是一年春好处, 。

⑵ ,霜叶红于二月花。

⑶忽如一夜春风来, 。

⑷孤舟蓑笠翁, 。

5.将下列古诗句中的对偶上下句连线:

无可奈何花落去     雪却输梅一段香

落霞与孤鹜齐飞     深巷明朝卖杏花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楼一夜听春雨     似曾相识燕归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     百年多病独登台

6.读完课文后,请给物候下个定义。

7.你知道哪些物候知识,请写出一两条。





第二部分:

(一)

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

但是,春天来临的标志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诗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定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的重要标志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吟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黄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征象,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便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之大也是事实。

8.除了文中所写,春天初到还有哪些特征?

9.王诗中的“绿”字写出了怎样的情致?

10.从春天的季节特征及区域特征说说王安石诗句的两个妙处。





11.黄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主要征象是什么?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12.请写出两句古人描写春天的名句。





(二)

气候的威力(节选)

①……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②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③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④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⑤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13.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请通读全文,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

14.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请根据自己掌握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各举一个气候造福于人类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要求:举例典型,表述具体,且不得引用文中的例子)。

⑴造福于人类的例子:

⑵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

15.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其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从内容上看,文中运用画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16.本文第④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      和      ,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目的。

17.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顺着本文的写作思路,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求:语言简明概括,过渡自然,60字以内)。

(三)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籁籁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8、解释文中词语的含义:

次第: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19、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20、说明文选用生动说明还是平实说明,要依据说明文的内容来决定,选文开头两个段落属于        说明,其目的是在于激发读者的        。

21、选文第一段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描写、叙述、说明结合在一起,寓     于     之中,把大自然一年四季的      写得生动形象。

22、拟声词的运用常给人一种如闻其声、回归自然的感觉。第一段中的     就属于这种情况,第二段摹拟布谷鸟的叫声,既符合                ,又与       联系起来。

23、按要求改写句子:

将“各种花次第开放”改写成“冰雪融化”一样的格式:             。

将“布谷鸟开始唱歌……”一句改写成“桃花开了……种谷子”完全一样的格式:                    。

24、“年年如是”中“是”的意思为“这样”,它在本文中指代什么?

25、选文第一段的内部说明顺序是先    说,后    说。如果除开最后一句,前面一部分则是以        为说明顺序。选文第二段的结构方式是          。

26、“大自然的语言”是对谁说的?联系第二段的内容回答这一问题,并且回答,第二段描述了大自然的哪几种语言形式?

27、第三段从说明内容上看,从什么是物候到什么是物候学,再到             。从历史发展变革看,从物候知识的        讲到它近代的       ,从农谚中包含的       讲到物候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科学门类。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