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是鲁迅先生42岁时“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用一颗童心去回忆的童年生活。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损害。 2、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学会本文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文中出现的生词.对文中出现的部分词语进行正音和释义;记住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体会作者如何在写景记事中渗透思想感情。学习用鲜明的对比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第二自然段,写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因而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赐予的揣摩而理解掌握课文内容。 本文的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对封建教育的批评否定是溶汇在对这种学习生活的描述当中的,学生理解起来相对会有一定难度,应通过分析具体的词、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 4、 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16名,就其听力而言,12名学生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较强:并安装了FM设备,更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其它4名学生听力损失较为严重。根据学生现状,对四名学生降低目标难度。 二、教法 1 方法,以启发教学为主,配以问答法和讲授法辅助教学 (依据运用启发式教学,主要是考虑到初一学生年龄小、好动,思想不能长时间集中起来听课,运用此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问答法教学,不仅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且学生自己也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同时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 教具 我采用的是多媒体创设情景辅助教学。 三、学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主要教给学生以下两点: 1 利用已学的默读技巧默读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在默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圈点批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觉地阅读习惯。 2 学会观察生活,提炼生活 “处处留心皆学问”,要教学生留心生活中的琐事,并从中挖掘出生活情趣,表情达意,学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为今后的深层写作做准备。 四、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 首先复习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地掌握情况和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充分准备: 1 利用大屏幕出示“渊博、觅食、竹筛、确凿”等词,检查学生对读音和词义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共同回忆全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 从中我们可明显看出全文共分两大部分,其中“百草园”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小的内容,“三味书屋”部分则包含了五件事情,同时百草园的欢乐有趣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设计意在把握重点,统摄全篇,以便学生整体感知。) (二)赏析: 1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百草园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因此要引导学生对第二自然段进行仔细的揣摩和品析。 首先,我要求学生对第二自然段进行认真仔细的默读,并且在默读的过程中对文中出现的重点词和语句进行圈点批注,以培养学生自觉地阅读习惯。 接下来我会针对第二段内容设计以下问题,并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一一解答,具体问题如下: (1)本段描写了那些景物?(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等等。) (2)作者描写这些有“无限趣味”的景物采用了什么特殊句式?有什么样的效果? (3)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按什么循序,从那些角度来写的? (4)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 第二段是文章的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分析课文第七段 先找一位同学朗读第七段,然后教师设计一些问题,仍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一一解答,具体问题如下: (1)这段文字写捕鸟。是开门见山的写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找出文中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这些词语的作用? (如“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的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这个环节主要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同时,通过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从而也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通过这个环节,解决了本课教学重点。) (三)分析结构 本文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两个地点,全篇记叙有序,浑然一体。本文的感情线索,不仅突出的体现在起始段和过渡段中,而且也比较含蓄的渗透在各个片段的字里行间。总的看,第一部分抒发的是喜爱欢快之情,由此表现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心理;而第二部分抒发的则是讨厌不满之情,以此表达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两部分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感情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有力的突出中心思想。 (四)全文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我会向学生再次强调本文学习的重难点,以及揭示文章的主旨: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想比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损害。 布置作业: 1 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写一段童年有趣的生活。 2 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台的神态、语言、动作,让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那位老师。 五、板书设计 百 有趣的景色(欣赏) 欢乐 从 草 迷人的传说(新奇) 有 园 捕鸟的乐趣(精细) 趣 (1—9) 对 比 三 陈设及行礼(威严) 枯 味 提问受训(严厉) 燥 到 书 读书生活(枯燥) 无 屋 小园中游玩(自由) 味 (10-24) 偷偷画画儿(珍惜)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