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的 1.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2.把握文章运用对比和议论来突出主题的写法。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1.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突出主题。 2.理解议论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把握小说的主题。 2.分析闰土、杨二嫂、“我”三个形象的内涵。 3.理解篇末议论的内涵及其作用。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脉络,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解题,了解小说三要素。 “故乡”这一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让我感到悲凉,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二、导入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故乡总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依靠、最甜美的回忆。故乡的变化总是牵动着我们的情思,1919年12月,在外奔波多年的“迅哥儿”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他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来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故乡》。 三、内容分析 (一)字词讲解(注意下列词语的书写、读音及意义)。 1.注意下列词语的书写、读音。 阴晦(huì) 萧索(xiāo suǒ) 愕(è)然 鄙(bǐ) 夷嗤(chī)笑 瑟索(sè suǒ) 折(shé)本 惘(wǎng)然 恣睢(zì suī) 2.注意下列词语的书写、意义 凄凉 隔膜 展转 影像 心绪 聚族而居 易主 无端 如许 苏生 偶像 (二)检查预习情况、梳理文章脉络。 1. (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旧时代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和精神痛苦。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念。) 2.简要分析“我”回故乡的心情和感受。明确:“我”回故乡的心情是很悲凉的。 “我”为什么回故乡?回故乡的心情怎样?请将具体的句子找出来。 ①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②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③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 3.找出文章刻画的人物形象。 师生:找出人物、初步了解人物的特点。 主要人物:闰土、杨二嫂、“我”。 A.闰土: 少年闰土无忧无虑、天真活泼、勇敢伶俐、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和“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中年闰土饱受生活的煎熬。(具体的分析放在第二课时) B.杨二嫂。 以前的杨二嫂靠自己的姿色招揽生意。现在的杨二嫂在生活的重压下变得自私势利、刻薄放肆…… C、故乡的其他人: 故乡的这些人形形色色,他们来的主要目的集中在拿东西上,那一扫而空的不仅仅是屋里的东西,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故土亲情的淡漠让“我”深感失望和痛苦。 作业布置: 1.完成图表题(闰土、杨二嫂的变化对比图) 2.思考:造成故乡的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在对比中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变化。 2.通过分析对比手法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通过检查、讲解作业完成图表分析。 图一:闰土的变化 人物 项目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穿戴 脸色 手 身材 眼睛 语言 朴质、生动,热情、纯真 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 动作 活泼刚健,干脆利落 与“我”的关系 对生活的态度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性格特点 变化原因 表层原因: 深层原因 图二:杨二嫂的变化 人物 项目 以前的杨二嫂 现在的杨二嫂 外貌 语言 动作 性格特点 “我”的评价 变化原因 2.分析人物。 A、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 ①外貌:少年闰土淳朴天真,令人可爱可亲。 中年闰土:受尽生活的折磨,使人怅惘。 ②动作、神态: 少年闰土: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中年闰土:欢喜——凄凉——恭敬、断断续续;迟钝麻木,痛苦难言。 ③对“我”的态度: 少年闰土: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深受封建等级思想的毒害。 分析词语:欢喜、凄凉、老爷、厚障壁、高墙。(见到了有着深厚情谊的儿时好友,自然欢喜;二十多年的世态炎凉和穷困窘迫的生活现实让他感到尴尬难堪,所以凄凉;喊老爷是因为他已经深受封建等级思想的毒害;厚障壁、高墙都是比喻我和故乡之间的隔膜,前者是因为封建等级思想,后者主要是因为生活窘迫。) ④对生活的态度: 少年闰土: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绝望,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B、杨二嫂 ①人物:放肆、泼辣、尖酸、刻薄、品行低下、可鄙可恨。 ②在文中的作用:反映了故乡城镇小市民在生活重压下的可鄙变化;同时,在小说中,杨二嫂是作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尤其是碗碟事件:分明是诬陷,以此作为拿狗气杀的借口)。 C、闰土父亲、闰土、水生三代人的对比 这组形象对照揭示的是:故乡没有变,闰土们一代接一代地在旧时代中国的黑暗社会里生活、挣扎,一代接一代地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重复着同样悲惨的命运;故乡又是变了,剥削变得更重了,压迫变得更深了,摧残变得更烈了,因而劳苦人民的命运,也一代比一代更悲惨了。 D、人物关系的对比 ①现代的“我”与闰土的关系和过去的“我”和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过去时的“我”和闰土则是一对朋友,亲密无间,无话不谈。而现在时的“我”和闰土,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彼此有话“吐不出口外去”了。 ②现在的宏儿和水生的友谊与“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a.这一部分开始写了“我”和宏儿的几句对话,作用是什么? 反映出宏儿和水生的深厚友情。并用宏儿、水生的友情和“我”与闰土的隔膜的对比,引出下文“我”对“新的生活”的渴望与憧憬。 b.宏儿与水生的友谊如同旧时“我”与闰土的友谊,然而这种友谊是否会仍回到现实“我”和闰土式的隔阂?“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因此,希望“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作业布置: 1.复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描写了故乡的景象,请找出并作简要赏析。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在对比中分析故乡的变化(记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憧憬中的故乡)。 2.分析篇末议论,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月是故乡明,景是故乡亲。在分析了故乡的人的变化,我们来一起分析故乡本身的变化。 二、检查预习、思考: (一)找出文中描绘故乡的片段。 A、记忆中的故乡 解读:这样的描写倾注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生活、对少年闰土的无比深厚的感情。也为后文写闰土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B、现实中的故乡 解读:①“横”的用法:杂乱、毫无生机。写出了故乡的萧条破败。 ②这幅荒村图生动地显现了旧时代中国农村的衰败景象,也衬托了“我”的悲凉心境。为下文写故乡及故乡的人的变化作了很好的铺垫。 C、憧憬中的故乡 解读引导: 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反映了故乡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揭示旧时代中国的反动统治造成的农村经济日益凋敝、人民生活的日趋困苦的悲惨现实。 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二)小说最后三个自然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议论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引导:小说中的议论句子不多,但却起到点明中心,深化(升华)主题的作用。 引导:“我”否定了三种人的生活,寄托了“我”下一代有过上新的美好的生活的殷切希望。 分析词语:三种人的代表、三个“辛苦”的内容、恣睢 三个“辛苦”的内容——“我”: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忙碌;闰土:贫穷窘迫、愚昧麻木;杨二嫂:生活每况愈下而变得尖酸刻薄、自私势利、处心积虑。 ①分析词语:两个“偶像”、“愿望”的内涵是不一致的。 ②“我”希望下一代应该有“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但又不能明确解释“新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以及何如才能够实现……所以才觉得“茫远”。 解读:用“路”比喻“希望”。“这”指代“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一句。 议论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特别是最后一段的议论,含义是很深刻,很好地点明了中心,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抒发了作者对实现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最后一句议论的理解:有了希望,却不为之去努力、奋斗、拼搏,希望必然会落空,也就无所谓“有”;即使实现希望很渺茫,很“茫远”,困难重重,但只要大家都去探索实践、始终不渝地追求、奋斗,美好生活的希望就一定会实现,希望便“无所谓无”。只要大家都去探索实践、始终不渝地追求、奋斗,就一定能够走出希望之路来。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 3.完成《补充习题》p19页练习三、四、五题。 板书 回故乡 少年闰土:活泼可爱、伶俐勇敢 迅哥儿…… 闰土的变化 故乡经济日益 中年闰土:迟钝麻木、深受毒害 凋敝,故乡人民 老爷…… 的生活日益困苦。 在故乡 以前的杨二嫂:豆腐西施 对比:对故乡现状的 故乡 杨二嫂的变化 深层忧虑。 现在的杨二嫂:尖酸刻薄、 自私势利、放肆贪小 对美好生活的 强烈渴望和 别故乡 议论:坚定信念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