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信客》人生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第二轮校内公开课教学反思        ------我眼中的《信客》人生

一文本解读:

    社会有某中需要,就会出现某种职业。作者余秋雨的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在20世纪初便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而当时的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通信又需要有专人担当,于是便有了信客这种特殊的职业诞生。文章便给我们讲述了两代信客的感人故事,把他们悲惨的经历和遭遇,以及生活的困窘及落魄运用质朴而典雅的语言进行了细致地描写与刻画,倘若静下心来设身处地细细品读字里行间中氤氲着的丝丝哀愁,就会让人不禁暗自神伤潸然泪下。

     因而在教学设计中便把对信客的精神品质的体会与挖掘,以及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熏陶和人生观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侧重点,紧扣“信客”的品质内涵设计教学环节,分别为:“(一)了解信客(二)走进信客(三)赞美信客(四)品读信客(五)铭记信客(六)寻找信客(七)学习信客。”

二课堂再现:

因为文章篇幅比较长内容比较多。因而,长文短教梳理文章脉络,让孩子先对文本有整体的感知和认识就成了学习的首要关键。为了激发学习兴趣,首先通过对信的认识和作用的了解与现代发达的通讯手段相比导入新课,了解时代背景,然后通过知识链接“了解信客”相关信息,对信客这种职业有一个整体认知,那便是苦。紧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力量分段提炼信息,整理“信客档案”“走进信客”的生活,了解课文的内容。对这种职业的苦有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例如:1身体的疾苦:胃病和风湿病成为了信客的职业病;2工作的繁苦:收发信物,代写代读书信;3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还要尽同乡情谊,代表家属料理后事。回到乡间,又要通报噩耗,还要安慰家属交送遗物;3生活的劳苦: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4经历凄苦:遭受同乡人的污蔑和殴打等)通过对文本这些内容的理解和具体事例挖掘后,让学生用心体会信客三十载风雨里程的艰辛与苦涩,然后来“赞美信客”的言行,感受他的精神品质,有了血肉的事件和对课文的饿理解做载体,同学们偏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起来把信客的精神特点板演到黑板上: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等。(随即板书)

板书设计:

身体疾苦

      工作繁苦   

生活劳苦

经历凄苦

在此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走进文本品析文中的语言和一些在讲解中没有涉及到的对信客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对信客有更加深入而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体味作者语言的精妙。当学生自由朗读完之后便找其代表进行配乐朗读,将“品读信客”这一环节得以升华。紧接着入木三分地深挖信客形象,给去世后的信客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墓志文,通过对“铭记信客”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内化了信客的形象品质又锻炼了学生的动笔能力,起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之后话锋一转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身边的信客“寻找信客“的社会缩影。关注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学习他们凡而不凡的生活真谛,为人纲领。本节课的结尾是在班内提出倡议学习这些生活中的信客,其目的是用铿锵的声音告诉我们自己:信客的人生将成为我们成长的航标,通过他们人生的苦旅指引我们向更加光明幸福的前方驶进。

三教后后记

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很完整也很清晰,在音乐的陪伴下,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文本和学生产生了脱离空间的情感共鸣。体会到了信客的苦旅生活,潸然落泪的同学正是这种情感体验的升华。课虽然上完了,但走下讲台的我既轻松又略带遗憾,回想上课时的每一个环节,总感觉若能把其间的一些内容再精练浓缩一下的话。会使知识的和情感的落实与体验更加得扎实充分些。

当然,课中的遗憾已经成为往昔,今后授课的路还很漫长,我会通过这次教学比武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锤炼课堂语言,精心备课,设计好教学环节,运用好文本教材。夯实语基的同时营造浓浓的语文课堂气氛。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并能享受语文课堂,乐在其中。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