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毛泽东《新闻两则》之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作者:袁蓓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

2009年4月

第一课时:新闻体裁的预习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预习,使学生了解阅读中预习的重要性,并学会预习的方法,了解应从哪些方面着手预习;

2、了解新闻体裁的有关知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新闻体裁的有关知识; 

难点:学会预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四、教具:教科书、预习题卷、投影、报纸(当天买的)

五、教学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不懂得预习的方法,往往老师布置下预习的作业,总是流于形式,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教学来说,不啻于是一个缺陷。因此,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培养学生从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的重点,明白自己学什么,怎样学。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来阅读、分析课文,将课文作为阅读、分析的对象,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六、教学具体过程及步骤:

(一)、导语设计:

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环境气氛,用直接导入法,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目的及具体做法,以及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二)、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关于消息

1、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2、理解新闻定义要注意三点: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注意三点:

(1)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

例如:美国总统竞选,总会抖搂几十年前的事。

例如:1970年中国云南发生了强烈地震,2002年初仍载文报道详情。

虽时过境迁,但仍有很强的报道价值。

(2)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

教育作用:对读者的思想、道德、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认识作用:可以使读者获得有关社会、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怡情作用:不包括低级趣味在内,那些对影视明星的私家事情不厌其烦地加以 报道的所谓新闻,实在是把肉麻当有趣,我们所说的“情”指积极的乐观的健康向上的情趣。

(3)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事件本身不是新闻,一件有价值的事件,还必须通过“报道”才能成为新闻。

报道,指记者或其他新闻工作者,爱好者对有价值的事件进行采集、处理之后,再通过相应的新闻传播途径公之于世的手段和过程。

3、通讯社:

中国——新华社   

美国——美联社、合众社

英国——路透社

法国——法新社

日本——共同社

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

4、了解消息的知识:(结合“写作”第四单元进行教学)

(1)消息的概念

(2)消息一般有3个特点:

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真实性)

2、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强)

3、语言简明扼要

(3)消息的写法:

“倒金字塔”式:结果—过程(重要—次要—再次要)

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

(4)消息的结构:

电头:可有可无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5)消息的表达方式:多用记叙手法,因此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的使用。

(6)消息格结构部分具体内容及特点:见书P165—167页

关于评论:

1、概念

2、阅读评论注意三点:

(1)弄清它是针对什么事件或问题而发的;

(2)要看评论对该事件或问题的观点和态度: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3)注意评论是从哪些方面或通过怎样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3、评论是新闻文体,但它不是记叙文,而是议论文。

4、评论的本质特征与写作风格的关系:

=兼理论性与新闻性于一身

    ( 时效性、 针对性 )

5、评论写作往往采用据事论理的方法

以某种事实作发论的依据,既叙事,又讲理,事与理融为一体,以其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说服读者,使之接受作者的见解,达到宣传的目的。在这里,事实成为论据,被事实说明的道理叫论点,在报刊上用这种方法写成的评论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有理论有事实,有虚有实,虚实相合。是具体的事实理论化,是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说清道理,给读者以教育。

5、阅读:

精读:字斟句酌的读。略读:明确主要观点即可,抓关键语句。

6、分类:社论、短评、述评、编者按、编后等。

7、特点:针对性强是主要特点。除此以外,作为新闻体裁,还有观点的鲜明性,表达的直接性,时效性。

记忆评论 

有关内容:

关于通讯:(结合“写作”第五单元)

1、通讯的分类:

2、通讯与消息的区别及共同点:

区别1:在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从内容上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非常少的;而通讯报道的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

区别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形式一般是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它的外部结构有固定模式,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性的地方;而通讯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模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其他表达方式用得很少;语言上,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使用,显得溢彩流光,摇曳多姿。

区别3: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写作技巧包括多种修辞手法,也包括对比、烘托、虚实相衬、设置悬念、欲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曲径通幽、断续反跌等。

消息由于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限制,偶尔一用;通讯为了能够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常综合使用。

区别4: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手法不同自然风格不同。

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通讯则有较强的文学性,生动活泼而富于文采,各有所长。

区别5: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消息内容简略,篇幅短小,采访快,写稿快;通讯有大量的细节,篇幅一般比消息长,采访快不起来,写稿时间自然也比消息长一些。

(四)、课堂练习作业:

分组讨论,运用报纸分析三种体裁的运用。

七、板书设计:(可用投影将具体内容及要点打出来,进行展示,以节省时间,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课后记:

在这次预习中,我尝试两种教法:

1、先总体预习消息、评论、通讯文体,再以课文为阅读对象,作为进一步了解的材料;

2、将消息、评论、通讯三种文体的介绍与课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尝试中,观察两种方法的优劣。

——两种做法各有利弊。

第二课时:

讲授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新闻”体裁的有关知识(概念、表达方式、结构、特点等);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简洁、准确、感情色彩鲜明);

3、学习并体会本文结构严密的特点,学会分析其他类似体裁。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消息的特点,学习课文语言及写法; 

难点:理解主体部分的内部层次关系。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具:教科书、投影

五、教学方案设计:

在学习本课之前,预习课已经很详细地学习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带领学生运用新闻有关知识对课文进行分析,将课文作为阅读分析的对象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注意投影拓宽,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具体过程及步骤:

(一)、导语设计:

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环境气氛:

1、用直接导入法,衔结上节课“预习”情况,对新闻有关知识进行复习,重在分析“消息”;

2、运用投影测评以上内容:

——(1)新闻的概念及特点

(2)新闻的结构及其特点

[引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所学知识来阅读,并且分析一则新闻。

3、引入本节课内容,板书课题。

人 民 解 放 军 百 万 大 军       长 江

(二)阅读课文,讨论分析消息的结构:

1、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再进行简要分析,注意本文背景与结语已经省去。而导语是开头前两句而不是一句。

——提示学生知识要灵活运用知识,不要死学,要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根据分析结构的情况,写出本文的层次示意图。(见板书)

(三)、分析体会本文写作特点:

方式:教师提出问题来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写作方面的特点。

     (这里因是教案,所以只写出大致的要点。)

1、刚才从大家对结构的分析中,我发现本文没有背景和结语,大家觉得这样行吗?为什么?

——可以。消息中背景和结语可以省略,它们可以没有。本文正属于这种情况。

2、教师与学生相互补充背景,然后根据学生熟知的情况,教师灵活补充。补充材料内容见投影:

(1)渡江战役概况:

(2)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发表了两则新闻,本文为后一则,上一则即是上面的投影,内容上两篇有连续性。(展示内容见上面投影。)

消息:《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因为有前一则,所以本文有些内容就较为简略。

3、从结构上,分析三路大军的顺序安排,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从而体会本文结构严密的特点。

4、投影《渡江区域图》,思考:三路大军的介绍顺序可以打乱吗?详略可以改变吗?

——三路大军三个层次,从衔接上分析其顺序的安排。

1)时间上。

2)渡江部队。

3)内容上的衔接。

——(1)中路军首先突破,所以先讲。因已有报道,所以简略。

¬——(2)西路军与中路军情况相似,连在一起,顺理成章,较为具体。

——(3)东路军敌情与前两路军不同,战斗激烈,又因为此处被敌人吹嘘为“金汤”防线,有必要具体,才能显示出我军英勇善战,摧枯拉朽的作风和气势。

  5、新闻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讲话”,这就要求语言准备,课文哪些句子或哪些词语你认为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方式:提问,有学生来寻找,来讨论。

要求:只要言之有理,均予以肯定。

——教师点拨,视情况而予以点拨:

   (1)“百万大军”的数字准确吗?

   (2)“不含”一次的用法有何作用?

   (3)(见课后题)

   (4)其余可由学生进行补充。

      6、这是胜利前夕的消息,作者的感情在文中很鲜明。找出文中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体会。

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敌  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泄气

——这些大多是四字短语,不仅使文章显得感情鲜明,而且气势雄浑。

  7、小结本文写作特点:(见板书)

(四)、开拓延伸:

  1、新闻体裁的主要表达方式用叙述,而在本文当中,不仅有叙述,而且还出现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请找出,并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议论句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及予以肯定和赞扬。

(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深化了文章的思想性。)

(瓦解敌军,孤立少数战犯,争取广大国民党官兵。)

   2、课外拓展内容,选择新闻材料进行训练。(可利用手中的材料)

(五)、备注:

注意朗读课文可以增加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或早读时间多读课文,也可解决这一问题。

(六)、课堂练习作业:

1、课堂练习三

2、课外资料上的习题,自己找着去做,老师做一个检查。

七、板书设计:   

(小结)写作特点:

1、文章结构严密;   2、语言准确简洁;

3、感情色彩鲜明;   4、气势雄浑。

***课后记:

在课堂教学中,关于本文写作背景的介绍不宜过多,多了就会掩盖了重点——新闻的特点,在教学当中一定要记住:文学≠历史,虽然文史不分家。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