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淳于髡》导学学案(鲁人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手机版


 一.学习目标

1. 熟读本文,把握人物性格

2. 学会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采取巧妙的方式以获得最大成功的人生智慧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说、引、止、绝、辞、遗”和“者、之、以、且、若”等虚词。

4.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学习重点

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3. 对人物性格的把握

三.预习积累

1.写下你认为重要的实词并解释

词 语 例    句 解         释

     

     

     

     

     

     

     

     

     

     

     

     

     

     

     

     

     

2、写下你认为重要的虚词并加以解释。

词 语 例   句 解       释

     

     

     

     

     

     

     

     

     

     

3.找出通假字

通假的字 例   句 解       释

     

     

     

     

     

4.古今异义

词 语 例   句 解       释

 

5.词类活用

词 语 例    句 活用情况 解释

       

       

       

       

       

       

       

       

6.特殊句式

例   句 翻译

   

   

   

   

   

四.研讨探究

1. 第1自然段中讲述“大鸟三年不蜚又不鸣”用意是什么?

 

 

 

 

2. 第2自然段的隐语在向齐王暗示什么?

 

 

 

 

3. 淳于髡是个怎样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

1. 请与《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比较阅读,看两者的异同。

提示:①在劝谏的方式上

 

②在表达主旨上

 

 

③在人物塑造上

 

 

2. 司马迁在《滑稽列传》中用“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一语颂扬淳于髡的非凡讽谏才能。依据文本,谈谈淳于髡向齐威王进谏时“谈言微中”的具体表现,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六.文本链接

关于《史记•滑稽列传》

《史记•滑稽列传》记了淳于髡、优孟、优旃三人的故事,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以及“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能力。但对三人活动的年代,记载有明显的矛盾和错误。如说淳于髡是齐威王(前356前320年在位)时人,优孟是楚庄王(前613—前591年在位)时人,优旃是秦时人,秦亡(前206年) 后归汉,数年而卒。可是原传却又说淳于髡后百余年有优孟,优孟后二百余年有优旃。这是太史公的疏忽。淳于髡出身于赘婿,优孟、优旃出身于优伶,这两种人在 他们生活的时代处于社会底层。他们虽出身微贱,但机智聪敏,能言善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因而其言其行起到了与“六艺于治一也”的重要作 用。

“滑稽”一词的古义与今义并不全同。古义有多义性,屈原在《楚辞•卜居》中使用它带着贬义,有圆滑谄媚的意思;司马迁在《滑稽列传》里使用它带着褒义,有能言善辩,善用双关、隐喻、反语、婉曲等修辞手法的意思。这两种意义与今义都不尽相同,但又都有语义发展上的相承关系。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