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沁园春.长沙》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一些词有关的体裁知识

2、品味关健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词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重点]

1、品味词中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毛泽东同志宽广的胸襟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

[教学难点]

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2、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历的吧,小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叫我们树立一个自己的理想,同学们应该都有自己的理想吧。(找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其实呢,自古至今,都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就是“名人少年多立志啊”,中国科学院人才研究小组对50名名人作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李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等宏愿,均是其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可以说,立志是成才的动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长沙志”。

[ 板书一 ]

二、解释题目及词的相关知识

  (1)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寿明星》。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由此而得名。长沙,这才是词的实际名称,它写出了本词的内容。看完了题目,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词。

   (2)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说到词,大多数的同学都会想到宋代,其实,词这种诗歌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词,和乐而歌。在发展的过程中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初起是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词牌: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这就是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本文的题目上就能很清晰的体现。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在这里,我给同学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两个流派,这是词在鼎盛时期的两个主要的流派即: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垫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三、背景及作者简介

(1)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2)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四、指导朗读

   介绍到现在,我们还没进入正文的学习,那么现在我们就正式进入这篇词的学习。俗语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那么在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做的前提就是朗读工作。对于一首诗或一首词来说,朗读工作更为重要。布置本文的朗读工作。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学生诵读→教师指正

诵读提示:“看”、“忆”都是领字,读时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五、整体感知,疏清思路

 提问:(1)本文塑造一个主人公形象,是谁?本文主要以主人公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关键词。 

明确:主人公形象——我

                关键词语(动词):上阕——立、看、问;

                                 下阕——忆、记

          提示:从以上这些动词来看作者的思路一目了然了,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侧重写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谁主沉浮;下阕由“忆”到“记”,侧重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思路清晰,情贯全词。

(2)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

    明确: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3)纵观全词,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A、写壮景,抒豪情。 

B、对比突出。“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于明处对比,“万类霜天竞自由”有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C、语言富有表现力。(“阅读鉴赏”时讲解)

六、课文分析

(一)独立寒秋图:让学生看前三句,并说说前三句的大意,谈谈从前三句中,我们能得到什么?

提示:前三句的词序与一般的词序不一样,这其实是为了适应诗词的格律的要求。其实这三句话可以这样的排列: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可以说它的意思是:在深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这三句中最传神的词就是“立”。这个字让人联想到了一种矗立的威严,让读者想象词人面队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这三句同时给我们点明了词中的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

(二)湘江秋景图

让学生看第一阕后几句并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提问:(1)诗人看到了什么景物?“看”字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作者抓住哪些典型的景物来写的?同时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3)本阕中作者用哪些词来描写这些景物的?同时表现了什么?

(4)把作者描写的每个景物串起来,从整体上来看,作者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

(5)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同时,作者所描写的是一幅“寒秋”景象,一般说来,“寒秋”的景象会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那么本段所透露的情调是不是一种“悲秋的情调?

明确:(1)从第一阕的“看“后面的几句来看,作者看到了以下几个景物即:山、林、江、舸、鹰、鱼,同时从这几个景物来由点及面,最终引申至万物;“看”字起到统领作用。

     (2)这里说的怎么样来写的,指的是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总的说来作者采用了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的手法来写的。

           远眺:群山       山红林染如画(静)

      看   近观:江中       水碧船急驶(静、动)

           仰视:长空       雄鹰展翅高飞(动)

      俯视:水底       鱼儿轻快畅游(动)

(3)现在具体的来看一下作者是如何的来写这些景物的:

 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4)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5)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但作者描写的秋景图却没给人一点悲凉的气氛,词中的秋是活泼的、美好的。作者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也在描绘中蕴涵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最终是这首词中的秋净辞悲凉的气氛。

  (三)峥嵘岁月图:

以问题为主,引导学生学习下阕

提问:(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2)“忆”的是什么内容?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中?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感情?

明确:(1)这句在这首词中起了承接过渡作用。一般的说,分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为过片,起上下阕的过渡作用。常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非常注重过渡的语句。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的很自然。

     (2)“忆”的内容是往昔“峥嵘岁月”(即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而中间的七句是对“峥嵘岁月”的具体的解释。这几句由“恰”字统领。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将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峥嵘岁月图。在这个图画中有哪几个看点呢?如下:

           同学的精神面貌——“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同学们的活动和志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同学们的好恶——“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

同时,综观这幅图片来看,这幅图片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作者及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世界的战斗精神。

(四)中流击水图:1、让学生品读最后三句,然后想象一下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2、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其实,本文的结尾是一个设问,同时也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运用了大胆的夸张

         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

         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气概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小结:下阕,作者采用了总分结构来描写。作者先总写“峥嵘岁月稠”,再具体描绘往昔的“峥嵘岁月”,最后再选取往昔最富有激情的一幅画面来描写,抒发了豪情壮志。总的说来,下阕总结了上阕的问题,“谁主沉浮”?答:同学少年。

(五)上下阕的内在联系

   总的说来,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合一。

  (1)但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1、“独立寒秋图”以江洲为背景,以词人为主体构成画面,流露出激荡的思潮。滚滚的湘江水好象就是作者的思潮。2、“湘江秋景图”生机盎然,绚丽壮美。红,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烈火、光明。“万山红遍”同时也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憧憬。“鹰击鱼翔”也不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也包蕴了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怅”字,更是词人由眼前之景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引发深思,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直接转入抒怀。

  (2)下阕:以叙事为主,虽着重抒发革命豪情,艺术回答了上面问题: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但情中也不乏含景。“峥嵘岁月图”:岁月化山峰→巍峨奇丽之美;“忆”所统领的七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中流击水图”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图。艺术回答了上阕的发问。

总之,全词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诗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

七、课文总结

  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借景抒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人;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怀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斗士。所以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诵读入境,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形象;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情感特征。

八、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独立寒秋图——立: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

                       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静

                       近观:漫江碧透         问:

                             百舸争流         谁主沉浮           

         湘江秋景图    仰视:鹰击长空   动    景中寓情

                                              情中显志

沁                     俯瞰:鱼翔浅底



春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长       峥嵘岁月图

沙.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答:

                                             同学

                                             少年

          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