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孟子》选读之管窥“亚圣”说理之妙(人教版高二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关键词:孟子 选修 说理艺术 比喻 排偶 对比 内容摘要:孟子能言善辩,有着高超绝妙的说理艺术,这点在选修教材中的《孟子》表现突出,值得师生欣赏并借鉴。孟子的说理之妙表现在诸多方面,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更容易被人心悦诚服地接受。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即善用比喻形象化、排偶句式气势强、正反对比显意旨。这是立足于修辞角度,结合选读中的一些文段,作一些理解、分析与评价。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先秦诸子选读》,摘取的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孟子》的文章气势逼人,匠心独运,挥洒自如,充满卓绝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孟子在论辩说理时,常常是妙“口”生花,直叫人不得不服。听孟子侃侃而谈,如观一条明澈的溪流在山间跳跃前行,而最终流入滔滔江河,感受到运动的活力和磅礴的气势。感悟孟子之说理艺术,真叫人仿佛走入一座贮满奇珍异宝的宫殿,啧啧赞叹之余,使人流连忘返,沉浸于美妙的氛围。我认为在教学中这点值得重视,恰当引导会给学生在表达交流方面带来有益的启示,并使他们应用于表达交流实践。 《孟子》和《论语》在说理上有不同之处。郭预衡先生认为,二者虽然都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体,《论语》是“坐而论道””的“谈论”,《孟子》却是“针锋相对的论辩,而且结构更加完整,富于辞采、极有气势和感情色彩”[1](P─),可谓说到了点子上,指出其突出特色。孟子的说理之妙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也是《孟子》选读文章表现得最突出的地方。 一、善用比喻形象化 比喻是用一事物说明另一事物,两事物之间应有相似性。它一般使用熟知的事物比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比喻最基本的作用是使要表达的事理更生动、形象、鲜明、易懂。 郑振铎先生认为,孟子“沾了战国辩士之风”,因而“辞意骏利而深切,比喻赡美而有趣”[2](P)。汉代的赵歧认为“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3]可谓说到点子上了。《孟子》选文用喻多且广,富于创造性,它往往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设置比喻,既有针对性,又有妙趣横生,以一些超乎寻常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孟子》选文中的比喻大多简短而深刻。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齐宣王打算用春秋霸主的手段扩张领土,既座中原诸国的霸主,又安抚四周的少数民族。孟子认为这根本就不可能,但他不直接说不可能,而是用比喻去说,既有趣又有力。孟子说,齐宣王不施行仁政,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齐宣王文二者又什么区别,孟子取喻说明:要你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下北海,你说“我不能”,这是真得不能;要你给上了年纪的人折一根树枝,你说“我不能”,其实这只是不为,而不是不能。这一解释既浅显地说明了道理,又妙趣横生。孟子在《离娄上》里说:“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以一个简洁明了的比喻表现百姓归顺人君的必然趋势,这种力量是不可阻挡的。他认为,“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形象地说明国君应在平时就实行仁政,不能临时抱佛脚。 除了采用简短的比喻,孟子还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作喻,形象说理。《梁惠王上》中,孟子用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想说明梁惠王对本国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措施,跟邻国的君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没有实行仁政,这就如同战场上逃跑五十步的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一样,他们本质上都是逃跑。梁惠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不要疑惑“寡人之民不加多”了,如古语所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宋国大夫戴盈之就征收赋税的问题跟孟子探讨,孟子开口就讲“攘邻之鸡”的故事(《滕文公下》),想说明如果知道所做的事不合道义,就马上停止,为什么要拖到以后呢?如故事所说,一个人开始每天偷一只鸡,别人告诉他这样不合道义,他就说那改成每月偷一只鸡,来年就不偷了。孟子要说的道理跟故事内容有很大相似性,让人容易接受。另外如“揠苗助长”的寓言(《公孙丑上》),孟子想说明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不要刻意促使浩然之气成长,否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如同拔苗助长,反害苗干枯,这跟孔子的观点“欲速则不达”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更能为人接受,这就是形象说理的佳效。 二、排偶句式气势强 此处的“排偶”即排比和对偶,这两种修辞用在说理中即能使表达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不可阻挡之势,增强说理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可说是“咄咄逼人”,让人无话可说,甘心折服。此谓之能说,会说,而不是一般的罗嗦。 孟子本人能说善辩,七篇选文当中几乎每篇都能让人感受到其文章雄辞激越和气势磅礴的风格。孟子说理善用排偶句式,还时常反复使用,使他的表达“如长江大河,浪头一个接着一个,造成浑灏流转,滔滔不绝的壮观”[4]。洪波先生也认为孟子“嬉笑怒骂,感情毕露,豪爽直率,痛快淋漓,心地正大光明,议论开口简见心”,其论辩具有“若决江河、势不可挡的气势和锋芒毕露、万物披靡的词锋”,“具有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气概”[5]。 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和为贵”,孟子也非常看重“人和”,他在《公孙丑下》中有这样一段话: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戈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易兵戈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人和最重要的结论,层层深入,条理井然,读起来气势非凡。整段话对偶和排比交替进行,先推倒天时,确立地利,再推倒地利确立人和,最终推出经典名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对偶之中有排比,层层推进,使人自然而然地跟着他的思维而思维,用一句俗话可说是被他牵着鼻子走,走到其说理的深层境界,想回几乎也回不来,直至人心悦诚服,欣然接受,这便是孟子说理的一个妙处。 孟子与景春有过一段关于何为大夫的对话,景春认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者为诸侯,孟子开口便否定了他的观点,接着说道: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 孟子先从父母对子女的训导说起,从日常生活说起,使人很容易接受并进入他所提及的话题,而后顺着他的话去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一个人坚持道义如磐石般坚定,居住天下仁之宅子,立于天下礼之位置,依循天下义之道路,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浩然之气至纯至刚,执着于道义,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这便是真正的大丈夫!本段对偶排比共用,如急湍流水不能断绝,而大丈夫形象跃然纸上,说话掷地有声,说的是浩然之气,言语间闪耀着浩然之光,让人欣然,让人佩服。 三、正反对比显意旨 俗话讲,有比较才有鉴别。从修辞角度来讲,比较中事理相近叫类比,事理相反叫对比,对比使黑的更显其黑,白的更显其白,起到反衬、凸显的作用。 孟子说理善用正反对比。章沧授先生认为孟子的对比论辩“尖锐深刻,淋漓痛快,从而形成其‘锋芒毕露,剜心入骨’的气势风格”[6]。孟子主张王道,就要和霸道对比;主张义在利先,就要和利在义先对比;主张与民同乐,就要和不与民同乐对比。 孟子在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中提到“制民之产”之事,他说: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事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事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制礼仪哉? (《梁惠王上》) 如何达到人和?施行王道仁政,制民之产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孟子在此用王道仁政和霸道暴政作了鲜明的对比,两种道路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孰是孰非,何去何从,可知之矣。宋国著名学者宋牼想劝说秦楚停战,打的名号是“言其不利”,孟子反对他用这样的名号劝战,他认为,不管做什么都应把“义”放在首位,何必说利,或何必先说利。且看他对宋牼的一番话: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师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告子下》) 本段话有两个鲜明的层次,即以利说秦楚之王会怎样,以仁义说秦楚之王会怎样。两种不同的劝说依据将会带来两种相反分的结果,一是“亡”,一是“王”。宋牼一听分明,而后人一目了然,该如何选择,如何对待义与利,孟子的话在人的心目中激荡成一盏明灯,照亮正确的方向。 孟子有一个观点叫“与民同乐”,他认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他在跟梁惠王的一次谈话中提出,王若不与民同乐,鼓乐田猎时百姓会“举疾首蹙頞而相告”,王若与民同乐,鼓乐田猎时百姓会“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梁惠王》)相比之下,与民同乐的好处昭然若揭。一者如此,一者如彼,事情就明摆在那儿,全看人怎么选择。孟子启发梁惠王”与民同乐“,主旨表现鲜明,也易使人接受,均归结于孟子的正反对比说理之妙。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三国时诸葛亮出使东吴,欲联手抗曹。他以自己的三寸之舌,先战群儒,说服武将,再打动吴主孙权,激将主帅周瑜,以自己为筹码,与东吴联手击曹操。一场惊天动地的赤壁之战,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也显示了一位善辩之人的伟大力量。 一位能言善辩之人,首先他具备了灵活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再加以自己流利的口齿,把语言发挥成利器,虽没有雄兵百万的威风凛凛,但足以震撼人最隐蔽的心魄,不可小视语言的力量。 《孟子》选文中透出的说理之妙处,也震撼每一个用心读他的人。我认为,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选文时,除了以此来了解孟子的思想外,教师更应重视其说理艺术,让学生从中受益,并扩而展之,把这种艺术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交流写作实践,为自己的语言大厦添砖加瓦。如此,选修《孟子》之“一箭”也能得“双雕”了,甚至“多雕”,不亦悦乎? 参考文献: ● 高中语文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1]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郑振铎《中国文学史》,团结出版社,2007年5月。 [3]赵歧《孟子•章句•题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4]谭家键《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光明日报,1957年9月8日、15日。 [5]洪波《孟子散文中的论辩方法》,宜宾师专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二期。 [6]章沧授《论孟子的语言风格》,安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四期。 [7]刘勰《文心雕龙》(注解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