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4.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2.激趣法、合作探究法 3.朗读法 4.思维拓展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中心 培养学生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2.难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对和谐人际关系的理解 教学手段:模式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课前音乐《波斯猫》调动学生的参与情绪。同时做一个课前调查——是否喜欢猫?多少同学家里养过猫?然后师出示收集的猫的图片,既资源共享,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入课题——《猫》 二、作家作品简介:现代作家、学者。福建省长乐县,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1925年和叶圣陶、胡愈之合编《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的暴行。1927年“ 四•一二” 政变后,被迫旅居英、法、日等国。1929年初回国,一度在商务印书馆工作。后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长。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创办《民主周刊》,被国民党当局查禁。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还是著名藏书家,逝世后, 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 三、深难字词过关:怂恿(sŏng yŏng) 蜷伏(quán)诅骂(zŭ)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污涩:不光滑。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四、整体感知:粗读课文并思考: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几只猫?其中那一只在作者心中的印象最为深刻?然后细读课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对下表的填写,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感知:(表格略,见课件),同时指导学生完成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 五、合作探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写作的技巧:1.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2.既然作者重点要写的是第三只猫,为何要写前两只猫呢? 六、语言品味:朗读30—34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1.勾画出这一部分表达“我”心情的词语,品味作者的感情。2.第二只猫丢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七、拓展延伸: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请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呢? 八、心灵鸡汤:此举是为了上一个环节而设,同时也深化了课堂的内涵。 九、露他一小手: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么做?请写成200字的片段作文。让学生由听说读感到写作的过渡,从而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课堂上小练习,课后大练习。 十、结束本课,向领导、老师、同学们致谢!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