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言词语:阳、谬、咎、极、于是、夷、非常、观、至于、相、焉、穷、尽、其等。 2.辨析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以及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三、德育目标 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对课文字词句的准确把握。 难点: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解决办法 1、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 2、对注释,查字典疏通文意,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设计 一、课前预习 1.借功课下注释,朗读课文,了解其意。 2.注意课文生动语句的赏析。 3.归纳文意,疏通结构。 二、课内采用出题,学生自讲,教师总结的方式 课时安排 两课时(疏通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本文所体现的杂记类散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教学内容 一、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 者 认 真 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二、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 略写前洞(不到二十个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 处设 比: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 前洞“ 记游者甚众 ”与 后洞“ 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 至又 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通过这些对比,下文转入议论便水到渠成,有了很好的伏笔。 三、文章第三段有几层意思?怎样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提示: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接着以古人作为立论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再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它对比;然后 精辟地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也强调了“力、物”这两个客 观条 件的重要作用,反映出作者能辩证地看问题;最后又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这既是 本段 的中心,也 是 全文的主旨。作者在这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些道理,对于我们的治学、从事工作,无疑都有启发作用。 四、在第四段里,作者申述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引申出来的? 提示: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该轻信盲从,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大脑的认真思考辨析,然后谨慎地选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是很可贵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者之众,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呼应的?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对后边的议论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第二段的最后几句,第三段开头一句),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二是两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正是处处为议论部分埋下很好的伏笔,使议论有依据,三是记游与议论这两部分之间,游山与治学处世这两类事情之间,内在联系紧密,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围绕这一 共同 点来 展 开议论。记游,处处为说理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遥相呼应。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从而深刻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完成课后练习(略) 教学信息反馈: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