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苏教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课题:太史公自序

编制人:刘毅协 审核人:王丽萍 王丽霞   审批人:张国栋 辛文礼

2009-02-13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其人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 

       2.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导学提纲:

1朗读课文。正音,断句。 

2疏通课文。(说明文章比较长,旁边已经有了翻译,讲读的时候,点重要的字词,尽量让学生自己阅读) 

    字词总结: 

    (一)古今异义词:至于  去  市长  河  古文  故事  往往 

    (二)通假字:反  阙  指  罔  失  承  拂   

    (三)活用字词:相  显  则  死  善  恶  君  臣  子  闻  是非   

    (四)一词多义:所以    次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10分钟)

内容及要求:(指明预习范围、知识要求、时间要求)

  这篇自序介绍了哪些内容? 

       1-3自叙家世谱系。 

       4-6叙年轻时候的生活经历和接受父亲临终的嘱托,立志创作《史记》。 

       7-10阐述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 

       11叙自己忍辱写《史记》。 

       12-13《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史记》全书的体例和规模。

二、预习自测(5分钟)

翻译以下文句:

司马氏去周适晋

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

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

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三、合作探究(10分钟)

1第一部分:司马迁自叙家世谱系,有什麽作用?分组讨论。

2.二部分:司马迁自叙学习和游历,有什麽作用?

3.太史公自序》中得知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分组讨论,要求能用原文作论据。

4.总结写《史记》的目的。

5、促使司马迁撰述《史记》的因素有那些﹖ 

预习自测参考答案:

自从司马氏离周到晋之后

司马迁生于龙门,在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过着耕种畜牧生活。年仅十岁便已习诵古文。二十岁开始南游江、淮地区,登会稽山,探察禹穴。

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典籍,修复振兴被废弃破坏的礼乐,论述《诗经》、《书经》,写作《春秋》,学者至今以之为准则。

儿虽然驽笨,但我会详述先人所整理的历史旧闻,不敢稍有缺漏。

孔子死后到现在五百年,有能继承清明之世,正定《易传》,接续《春秋》,意本《诗》、《书》、《礼》、《乐》的人吗?

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简析:世典周史——说明修史是司马迁祖传的家学,创作《史记》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答案: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阔眼界,形成他的历史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答案:       A.时代的因素: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学术发展较快。 

          依据:壶遂的话(第九小节)  司马迁的话(第十小节) 历史条件(第十二小节)

B.家族的影响:史官世家赋予司马迁的使命感、责任感,先祖多方面的才艺对司马迁的熏陶。 

       C.自身的努力:自幼攻读古代典籍,青年时期两次游历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  依据:(第四段)

4.答案:

为完成家族的使命,父亲的遗愿,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效仿孔子作《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成王事”,成就一家之言。

5、答案:

发愤著”一段旨在说明“名”是否能传于后世,不关乎富贵,而在其人之表现。

像西伯、仲尼、屈原……这些人,都曾遭遇困厄,但他们都有著作而传于后世,因此名垂千古。大抵说来,这些人困厄不得志时,志意无所表现,所以把自己的心志表现于著作中,留待后世读者赏鉴深思。司马迁由上述这些例子得到启发:人不论是否得意于当世,将理念传扬于后,着书是很积极而可实行的方法,甚至可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于是,他发愤撰述,以“述往事,思来者”,这是说记述过往发生的事,以待后世圣人君子深思,意即待后世读者之共鸣与了解。

太史公忍辱受宫刑,为的即是发愤撰述《史记》。因为他认识到人的成就、价值不只在「生」的短暂时空,做为一史家,他毕生所欲所愿,在整理出这样一部纵横两千多年的史书,要做「青云之士」,甚至以孔子作《春秋》「明是非、别嫌疑、定犹豫」自勉自期。如果将「人的生命价值」解释成一个人的成就,对世界的贡献,自我期许的完成,及获得正面的历史评价。那么,只要太史公完成《史记》,成就了自我期许与留名千古的不朽生命,生前所受的屈辱又算什么呢﹖……这些「人的经验」是我们读史的人最应记取的。   

人的生命有二义,一是有形的肉体,一是无形的思想。

富贵往往会因一个人肉体生命的结束而消失,所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也。而思想〔或精神生命〕,可以借着著述而流传后世。司马迁从西伯、仲尼等历史人物的例子得到启发,因此忍辱作《史记》,因为他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重要的不是生时的虚名,而是后人的评价,将自己的思想流传后世,成一家之言,才是他追求的生命的不朽价值。

司马迁身为一个历史写作者,写史是他的使命,也始于他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的生命价值」的体察。〕故《史记》记录「有价值的人」——「倜傥非常之人」。而人们在阅读史书或论及历史人物时,常常会加以比较:什么是好的、善的,什么是恶的、坏的等等。人们经由比较、选择,迈向文明、进步,这就是一个社会进步的现象。……所以,历史是什么呢﹖我认为它是对人的活动的一种纪录,一种反省。如伯夷、伍员、孔子、太史公等人,表面看来,他们命皆不同、际遇各异。然而吾人可见在对生命信念的执着方面,他们有共通处。其实,这种信念,不只是他们的亦是全人类的。……他们何尝不能平平淡淡、和光同尘,何以却往往自致孤独以终﹖大概是由于他们视「道」(也就是理想)重于一切,而深知人的价值吧。……守真理者虽为少数,而历史常因其而变。我想,司马迁一定深闇此理,故对这些真实推动历史的「倜傥非常之人」予以深切之同情,而大书特书。对我而言,人的价值就在此吧:人性以自由面对真理时,他可以不理会群众,但将一切交于历史;这种自由,是「人」才有的价值!

资料链接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的一天夜里,一名小偷满心期待的进了一名老秀才的家。不过,小偷很快的就发现这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穷酸秀才,他的 家里空空如也。小偷不甘心空手而归,于是,径直把秀才放在床头的那口箱子抱起,三步两步的逃得无影无踪了。可笑的是小偷偷走的并非金银,却是老秀才二十几 年的心血——《国榷》的手稿。 

当第二天老秀才醒来发现书稿被窃时,他仿佛整个世界都已将他遗弃。二十年辛酸顿时化作老泪纵横:“噫!吾力殚矣!” 

   老秀才 叫谈迁,一名家境清贫的普通百姓。在他二十九岁的那年,母亲离世,他在家守孝。他是一名嗜书如命的人,只要有人送他一本书,他就会高兴得不行。他什么书都读,可谓博览群书。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历史。 

母亲病逝,他为了排遣心中的哀痛,认真通读了陈建所著的《皇明通纪》。但他发现这本记录大明历史的书,写得实在是差,不单见解肤浅,文笔不畅,甚至史事中的错误也不少,有些甚至是非颠倒。因此,他决心自己动手,还给后人一部真实的明朝历史。 

于是,他以明实录为本,遍查群籍,考订讹误,按实编年,序以月日。寻找史料的过程是艰辛的,因为很多相关的书只有富贵人家才有,他必须厚着脸皮 上门求借。遇到一些珍贵的书籍,主人家不肯轻易外借,他还要当场掏出纸笔进行抄录,这过程没有少遭到嘲笑和驱赶。他借书翻阅资料时常被拒之门外,有时为了 借到一本书,坐在人家门口等上一整天,但他并不在乎。

为了确认一些史料,他必须去寻访古迹。有次冒着滂沱大雨,不远百里去考察史迹。二十七年间,他借阅了有关明史诸家的史书100多种,一本本地相 互对证比较,一条条记录下来。他分门别类地进行综合研究,终于在1647年8月完成了初稿,共100多卷,有好几百万字,厚厚的一摞。

他在自序中高兴地写道:“故予窃感明史而痛之,屡欲振笔,辄自惭怒臂,不敢称述。间窥诸家编年,于伪陋肤冗者妄有所损益,阅数岁,裒然成性。” 

明亡之后,他怀着对故国的思念,以一个爱国遗民的感情,来收集补述崇祯、弘光两朝的史实,终于求得了先朝历史的完整。全书前后修改了六次。如今,这部凝结了他二十年心血的书稿竟然在夜里被人盗走,他能不伤心若狂吗? 

如果他就此沉沦,那么,那个窃贼必定为世人所痛骂。所幸,谈迁没有被挫折击倒,他擦干了泪眼,说:““吾手尚在,宁已乎!”。老人家从零开始。

为了抓紧时间,他不论酷暑严寒,不顾年纪老迈,总是拄着一根拐杖,艰难跋涉。他遍访各地藏书之家,恳求让他参阅一下有关书籍,然后拼命抄写。4年又过去了,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艰苦写作下,他终于又完成了书稿,取名《国榷》。

《国榷》完稿后,谈迁又想到了他的书中对明朝万历到崇祯这几十年的史实记载得不甚清楚,他想到了亲自去北京加以订正。正在他苦于没有盘缠之时,弘文院编修朱之锡聘他一起上北京,请他帮助做些文墨工作。谈迁靠着这个机会,来到了北京。

在北京,谈迁除了替朱之锡作些文字工作之外,就是为他的《国榷》收集材料,一有时间,就去寻书访人、探寻遗迹,脚磨起了泡,走迷了路,依旧兴致 勃勃,简直象中了魔,不知困难、疲劳为何物。前朝的降臣、皇亲、宦官和公侯的门客,他几乎遍访无遗,就连当年崇祯邸报也借到了手,取得了核对书稿的第一手资料。 

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北京之行使得《国榷》这部书稿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往业倾颓尽,艰难涕泪余,残编催白发,犹事数行书。”这便是他一生奋斗的写照。

后来,谈迁回到了海宁老家,返乡之时,谈迁在金钱方面一无所获,唯“筐中录本,殆千百纸”。他喜不自禁,连称“余之北游幸哉!余之北游幸哉!” 三十年的辛酸终于有所回报,谈迁也无憾了。几年后,他就去世了。 

明清的史学很发展,官修、民修的史学著作都很多。明代私家著史以谈迁的《国榷》最有名。《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 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 

《国榷》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对于研究明史,尤其是研究明代建州女真及崇祯一朝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