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赵公救灾记(苏教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备课人: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刘剑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点拨、引导赏析、感悟、理解、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学习做人的可贵品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要实词和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历史上的那些清正廉洁著名人物导入。

2、以将琐事写得详略得当、富有条理的文章导入。

二、了解作者。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汉族,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布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 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 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

曾巩为文主张是接近欧阳修的。先道而后文,但比欧阳修更侧重于道。文章写得自然淳朴,自成一家。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与欧阳修近似。其次,曾巩文章虽质朴少文,然亦时有摇曳之姿,纵横开合,有如韩愈。赠序之文,尤有特点。代表作有《战国策目录序》、《宜黄县学记》、《墨池记》等。

三、初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1、学生结合注释了解文本大意。明确文章的中心事件。

明确:救灾。

2、理清文本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1——1):写灾前准备。

      第二部分(2——3):写救灾措施。

      第三部分(4——5):写赵公救灾中的品德和救灾措施的意义。

      第四部分(6——6):交代写作缘由。

四、细读文本,问题探讨。

(一)、研读第一部分,探讨以下问题。

1、自由读文本质疑,师生共同解答,突出重点字词句。

   (1)重要字词。

前民之未饥      为书问属县        灾所被者几乡      当廪于官者几人

   可僦民          僧道士食之羡粟    其几具存            谨其备

(2)重要句子.

○1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

○2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

○3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2、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救灾,而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救灾,却从救灾之前开始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1)对人物进行总体勾画,给读者以总的印象,突出人物品德:遇事从容、严谨精细,具有远见卓识。同时,从接连七问中也看到了赵公的忧心如焚。

(2)使救灾的记叙更加完整。

3、齐读第一部分,再次感受人物品格。

(二)、研读第二部分,探讨以下问题。

1、自由读文本质疑,师生共同解答,突出重点字词句。

(1)重要字词。

故事           佐其费       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        计官为不足用也

寓于境         有是具也         为病坊                   处疾病之无归者     

属以视医药饮食              令无失所恃                   使在处随收瘗之

(2)重要句子。

○1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2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

○3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2、第二、三节分别写了哪两件事?

明确:救饥和救疫。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赵公从哪些方面去安排救饥工作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么样的赵公?

明确:

工作安排:

救饥:(1)忧领粮秩序混乱——男女分开

     (2)忧百姓流亡——广设救济点

     (3)忧官吏不够——聘离职官员

     (4)虑能自食者——令富人开仓

     (5)虑需举债者——令富人放债

救疫:(1)忧疾病无归者——为病坊,属人照顾

     (2)忧死无葬者——就地安葬

形象:严谨周密、细致深入的工作作风和忧民爱民的品格。

4、第二部分里用了大量的数据,有何作用?

明确:准确有力的介绍了救灾措施,充分的反映了赵公出色的救灾政绩,歌颂了赵公的吏才与品德。

5、作者写旧例(故事)有什么作用?

明确:和赵公的做法形成对比,突出赵公救灾突破常规的做法。

6、第二部分在叙述事件时,是如何处理材料的,这样安排有何妙处?

明确:有详有略的安排材料。详写了“救饥”的考虑和安排,这样更能突出赵公忧民爱民的品德,更能突出赵公精细严谨的组织才能。略写了“救疫”,因为有医者司其职,非政治家所长,所以略写。有详有略的记叙,使行文简练,重点突出。

7、齐读第二部分,再次感受人物品格,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巧妙之处。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

赵州赵公救灾记

灾前准备:遇事从容     严谨精细      远见卓识        增强记叙的完整性

                    忧领粮秩序混乱——男女分开

                    忧百姓流亡——广设救济点

             救饥   忧官吏不够——聘离职官员

            (详)  虑能自食者——令富人开仓             严谨周密、细致深入

救灾措施            虑需举债者——令富人放债             的工作作风

                     忧疾病无归者——为病坊,属人照顾      

              救疫                                          忧民爱民的品格

             (略)

             

                    忧死无葬者——就地安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讲内容导入。

二、细读文本,问题探讨。

(一)、研读第三部分,探讨以下问题。

1、自由读文本质疑,师生共同解答,突出重点字词句。

(1)重要字词。

法,廪穷人           公一以自任        有上请者        或便宜多辄行

    蚤夜惫心力不少懈      民不幸罹旱疫      死者殆半        公所拊循

所以经营绥辑          委曲纤悉          足以示天下      治世

予故采于越            乐为之识其详      

(2)重点句子。

○1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2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3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

○4所以经营绥辑⑥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5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6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3、齐读第四节,思考此时作者给我们展现了赵公的哪些品德?

明确:不怕承担责任;不惜功名利禄;为救灾公而忘私。

4、自由读第五节,思考作者是不是还继续记叙救灾事件和赵公其人呢?

明确:作者针对事和人发表议论,阐明文章主旨。

5、找出本段的关键句。

明确: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6、作者用什么方法来阐明文章主旨的,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呢?(找出文中句子)

明确:对比。(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意图: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小结:作者一方面评价了赵公救灾措施的意义,也是赵公匡世济民、推利天下的政治理想,同时是曾巩毕生所追求的民本思想。

7、齐读第三部分。

(二)、研读第四部分,探讨以下问题。

1、结合注释自由读第六节,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1)重点字词

致仕     家于衢      可师者

(2)重点句子

○1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

○2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赵州赵公救灾记》云。

2、文章结尾交代了写作的缘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既概括地介绍了赵公其他方面的品质、修养,又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具有无尽的余味,是一种很巧妙的写作手法。

3、齐读第六节。

三、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一次救灾过程的叙述,为封建时代的一位清官树碑立传,也留下了一份古代荒政的珍贵资料。

四、归纳文章写作特点。

1、以史家的笔法有详有略的叙述。

2、在叙事中表现人物品德。

3、对比手法的运用。

4、纡徐曲折的笔法。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

           赵州赵公救灾记

一以自任,不累其属——不怕承担责任、不惜功名利禄

赵公救灾中的品德   事细巨必躬亲             

                   多出私钱        为救灾尽心竭力公而忘私

                    皆公力               

  

匡世济民

救灾措施的意义                               

(议论)                         对比

推利天下

交代写作缘由:概括补充介绍       余味无穷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