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职称评定政策发人深思、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中国青年报 2000-10-05 卢廷邦 买论文”“跑论文”,没有论文靠边站 编者按:近年来,不少中小学教师不断给本报来信或来电,认为“评职称非要论文不可”的政策不合理。本报今天编发其中一封来信,希望就这个问题展开一场认真的讨论。 您对这项政策怎么看?您对卢廷邦老师的观点怎么看?欢迎您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发表见解。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 我是贵报的老读者。想借贵报一角,就中小学教师评职称的事说几句话。 1992年,中断5年的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工作又开始了。不久,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条件又加了一条:必须有论文——且必须是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两千字以上,还要两篇以上。近几年,对这一条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实际上到了“一票否决”的程度。至于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教学成绩这些最能衡量一个教师真正水平的条件都被淡化为零。虽然文件上照样写着,谁也没说不重要,更没人说取消,但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存在了。因为过了按工作年限和学历划定的宏观控制线,只要有论文,就一帆风顺,连能不能上讲台都不管了。没有论文绝对不行,论文字数不够也照卡不误。去年我校有一位教学骨干(数学教研组长)因论文只有1700字就没评上。 有这种荒谬的规定,就有一个荒谬的市场。一些师范类院校的《学刊》纷纷出版面向中小学教师的“增刊”,一些教育团体(学会、协会)纷纷出版“论文专辑”。一些小刊物也打起“省二级刊物”的头衔参加进来。一封封“交600-800元就能发一篇论文”的约稿信飞往各中小学校,一股“买论文”热在校园里悄然兴起。有能力的自己东拼西凑,没能力的就求人代凑。有钱的,一篇又一篇;没钱的,下得狠心的宁可少吃少喝也要买,下不了狠心或思想不随俗的只能望职称兴叹。 为了制止这一现象,有关部门后来又规定“增刊”、“专辑”上的论文一律不算数。于是,大家的眼睛又盯上省级以上能发教育论文的报刊。这里的具体运作情况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几个在报刊工作的学生常向我诉苦:光应付别人求发论文的事就累死了。有个在省级教育刊物当编辑的老乡说,他手头攒着的这种关系稿,足够刊物登3年!而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能找上这门路的能有几人呢!我比较清楚的是,近几年教育报刊由于充斥这类论文,质量大大降低了。就连一些堂堂正正的党报教育专栏,也发表这样的论文。对于报社和读者,这都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这种荒谬规定造成的恶果显而易见。一方面,有些工作兢兢业业的教师被卡在职称大门之外或错过时机,另一方面,有些根本不合格的教师手持“论文”挤进了大门。我有一位同事,说起来还是我老师辈的人,1958年来到沂蒙山区任中学教师,近40年一直是学校的台柱子。1987年他评上中级,后来由于卡在“论文”上,直至退休还是个中级。 我说这种规定荒谬,不是为哪一个具体的人鸣不平。因为这一规定,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是不适当的。即便不取消,也应把它降到适当的位置,譬如作为参考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晋级”。 论文确实是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方式。可教育科研应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教育科研是专家和专门机构的事,教师的职责是完成他所担负的教育教学任务。从广义上说,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教研过程,着眼点在于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属验证性研究,即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这种成果主要体现在工作实绩上。 我并不想为某些教师“买论文”、“跑论文”的行为辩解。不过应当指出,这种事情,不能与别的行业钻政策空子、制造假冒伪劣的现象视同一律。因为,后者是政策正确,政府对钻空子造假行为也实施严厉的打击;而前者是政策不切实际,对“买”或“跑”来的论文,有关机构通常睁一眼闭一眼,一律放行。 因此,结论只有一个:改政策!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