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苏教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课题:             祭十二郎文

教学目标:

1.弄通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辨析文言虚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3.培养对古代散文名篇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并把握本文在记叙中抒情的特点。

4. 体会至情至性的人情美,和作者创造这种美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如泣如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本文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鉴赏古代散文,首先应读懂文字,本课时在初步疏理课文层次的基础上重在解析文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了解,并作一些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由唐宋八大家,或由韩愈的《马说》《师说》;或“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名言引入新课教学。 

2.介绍相关的文学常识及背景 

 (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2)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3)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4)作为祭文,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宣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3.把握内容大意。 

    全文10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了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诵读课文,小组或同桌互相口译课文,初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1) 重点实词 

衔    止一岁    辍汝而就   东亦客也   图久远者   敛不凭其棺   其又何尤 

幸其成    遇汝从嫂丧来葬

 (2)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奠    零丁孤苦    皆不幸早世    敛不凭其棺   

(3)词类活用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恐旦暮死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长吾女与汝女 

 (4)古今异义      

少年 

 (5)一词多义 

幸:A皆不幸早世            B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省:A不省所怙              B 汝来省吾 

其:A请归取其孥                  B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        D曷其有极 

    E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F死而有知,其何离? 

虽:A以为虽暂离别,终当久与相处   B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

始:A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B汝之子始十岁

 (6)变式句 

①惟兄嫂是依     ②吾念汝从于东    ③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2.再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内容,并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明确:《祭十二郎文》全文共10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第2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第3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第4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第5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第6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第7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第8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第9自然段为侄几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俱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第10自然段全文结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 

    全文可分三部分,概括这三部分的大意如下: 

第一部分(1—3)  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8)  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叙及死因和死期等情况。 

第三部分(9—10)  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3. 总结、扩展 

  本文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作者贴切、生动地切情、切“境”。作者在人的情感活动中,情至笔随,表达的情感世界微妙深奥真挚感人。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催人泪下的最佳效果。 

  本文的语汇和语言现象非常丰富。我们应将诵读、理解与识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文言语汇,形成迁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背诵第5.9两个自然段。

 (2)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第一课时初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揣摩,把握文章叙事、抒情时文意的曲折起伏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学生读自己的译文,师生共同评点。 

2.鉴赏、研读 

鉴赏古代散文,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走进作者创造的意境,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内涵,与作者同悲同喜。共同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明确]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2)第四段写的痛惜诸兄之死,与本文主旨有何关系? 

 [明确] 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去已令人悲痛不已,在人丁不盛的情况下,十二郎的死更令人悲伤不已,感到绝望。 

 (3) 8—10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明确]  替他处理家务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丧侄之痛。

 (4) 在文章的叙述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 

 [明确]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可让学习小组讨论,先在小组发言,而后交流,并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情体验。

 (5) 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为世间少有的哀情——悲家事不幸;悔“旅食京师”;叹未老先衰;恨小病丧命;哀后辈孤苦;疚丧葬难周。

 (6) 十二郎远殁它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细读体会,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开篇一个“告”宇,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感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难怪本文被称为“至情”之作而千古传诵。 

 (7)课文的语言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有何特点?它们的作用如何? 

 [明确]  这又是一个难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篇文章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对面交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段段变、时时变。句式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成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

3.引导小结: 

    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以下的特色: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櫆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总结、扩展 

 [总结]  叙事与抒情相互融合,是许多古代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课外阅读《祭妹文》和《指南录后序》这两篇文章,加深对融抒情于叙事、在叙事中抒情这一表现手法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和有关练习题;                                         2.选取几个生活细节,写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注意融情于事,叙议结合。题目自拟。

教后记:

课题:           祭石曼卿文*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抒情特色,理解作者对亡友真挚深沉的哀痛惋惜之情。

2、学习本文运用反复手法,从不同角度抒发强烈感情的艺术手法。

3、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寄托哀思的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文章层层深入地抒发赞颂哀痛悼念之情的构思艺术。                    

教学进程:

     一、检查旧课,简介背景

1、回顾所学的有关祭文方面的常识,背诵《祭十二郎文》的名句。     

2、介绍石曼卿(见注释),了解写作背景。作者晚年遭权臣排挤,上表请求辞职。后来到亳州做地方官,这使他想起许多怀才不遇的朋友,对已经去世的石曼卿尤为怀念。写这篇祭文,既是对亡友的祭奠,又寄托自己的不平之意。

二、自读、理解文句

提示各段重点词句:

第一段:具官  清酌庶羞  吊之以文

第二段:而著在简策者,昭如日星

第三段:仿佛   轩昂磊落  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   

踯躅  生长松之千尺   

第四段:畴昔   陨涕    太上之忘情

三、探讨全文思路

首节是套语;

二节称颂亡友英名不朽,抒发崇敬之情;

三节写亡友坟墓荒芜凄凉,抒发哀伤痛悼之情;

四节借悼念亡友述怀,抒发人生凄怆悲凉的感慨。

全文从忘情达观始,于难以忘情终。

四、赏析写作技巧

1、全文以一个“情”字贯穿始终,但又不是一览无余,而是层进层转,逐层深入,显得摇曳多姿。

2、文章主体部分三次用“呜呼曼卿”开头,把感情抒发得层层深入淋漓尽致。

3、文章运用对比的方法,文思纵横,笔力疏放,今与古,近与远,形与名,太上忘情与己之不能忘情都构成对比,把思想感情表达得跌宕起伏,呜咽顿挫。

五、自主探讨题

本文第三节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欧阳修另一篇散文《醉翁亭记》也有出色的景物描写。请你对比这两篇文章的写景片断,探究其中的异同。

布置作业:1、翻译课文,整理文中重要的实词及虚词。

2、写一段文字,对本文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不少于300字。

教后记:

课题:                祭欧阳文忠公文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表达的思念追慕之情。

2、品味课文善用修辞辞采纷呈气韵充沛的语言。

3、学习文章运用形象语言阐发抽象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深刻的议论,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

教学难点:作为祭文,作者淡化一个“悲”字的用意。

教学进程: (一课时)

    一、简介

    1、写作背景:退休家居的欧阳修66岁时病逝。王安石当时在京为相,闻讯后写下这片祭文。明代茅坤认为,在所有为欧阳修写的祭文中,本文数第一。

2、作者与逝者的交往:欧阳修对王安石有知遇之恩,作者曾感慨“非欧公无足以知我”。后以政治见解不同,也有过意见分歧。作者得知欧阳修去世的消息,不能忘怀于欧公,写下这篇表达无比崇敬和绵绵哀思的祭文。

二、疏通文句

重点研讨下列词句:

第一段:溟漠    苟

第二段:器质     精微    闳辩    

第三段:屯邅    困踬   窜斥流离

第四段: 指顾    出处   庶乎   湄   瞻依

第五段: 念公之不可见,而其谁与归

三、理解内容

1、概括各段大意

(一)评价欧公人生境界

(二)推崇欧公文学成就

(三)赞颂欧公道德人格

(四)肯定欧公政治作为

(五)直抒敬仰之情

3、文中有四个比喻句概括了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从课文中找出来,说明这四句话分别表现了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语句,即“其积于中者……骏马之奔驰”。概括的特点分别是:积累丰厚;文彩华美;语言优美飘逸;文词雄浑有力)

3、作为祭文,文章开头却用议论的笔调强调“亦又何悲”,原因何在?

(这样强调是为了突出欧公杰出的功绩,突出他和作者与众不同的人生境界。作者并非不悲痛,也非无感情,但作者能够超出人之常情,这也切合死者)

四、赏析写法

1、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课文没有像一般祭文,表达形式单一,而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段,酣畅淋漓地展示自己的思想感情。

2、大处着眼,高瞻远瞩,全面揭示欧阳修的成就贡献,选材构思有创意。

(具体分析可看段意)

布置作业:

探究题:本单元三篇祭文都涉及“情”“忘情”的问题,请找出有关词句,指出不同之处,说说为什么会不同。

(提示:韩愈的祭文是写给侄儿的,亦亲亦友,情不能堪,所以他“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欧阳修和王安石的祭文都提到“忘情”二字,并且都表白自己不能忘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不能忘情”,但由于祭奠的人的特殊身份以及作者与死者的不同寻常的交往情况,侧重于议论的因素较重,而非单纯抒发哀痛之情)

教后记: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