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端午的鸭蛋 授课:蒋松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2、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 族自豪感。 重点: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难点:体会作者在鸭蛋中饱含的对传统文化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让学生回忆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时有哪些风俗?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寻找答案。然后,再引出文章的写作的主体──“端午的鸭蛋”。 二、1、下面请同学听本文的朗读录音,在听的时候,请同学注意本篇文章中,作者写了哪些端午的风俗?其中哪些是很多地方都有的,哪些是作者的家乡特有的? 2、上面我们了解了作者的家乡端午的风俗,从整篇文章看,在这些风俗中作者重点围绕哪一个风俗展开的?(端午的鸭蛋) 3、的确,作者这篇文章是围绕他家乡的鸭蛋展开的,那么我们下面一起来品味一下作者家乡的高邮鸭蛋,看看高邮的鸭蛋到底有哪些特点? 4、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文章的第2、第3自然段,读的时候要考虑刚才老师提得那个问题。 5、请学生回答高邮鸭蛋的特点: 6、再请学生回答高邮鸭蛋特点的时候,让学生用文中内容加以说明。 特点讲完后,抓住文中‘空头‘二字引导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的特点 (刚才同学在讲高邮鸭蛋的特点的时候,有一个词“空头”怎么来理解?) 学生解释后,追问这个词属于口语还是书面语? 那么请同学看看本文中还有没有类似这种特点的语言了? (学生寻找,举例回答) 7、同学们思考一下,文章使用这种平俗的语言有什么好处?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 8、平俗的语言,固然自然鲜活,明白如话,但是全篇如此,便少了华美和灿烂。所以要想文章的语言自然而又华美的话,语言中除了要运用平俗的语言外,还需要加上一些优美典雅的语言。那么我想请同学看看汪曾祺在这篇文章中是否运用了典雅的词语? (或者,教师举一例点明该语段使用的语言具有文言的特点,给人带来一种典雅而高深的感觉。“曾经沧海难为水“等) 接着学生在文中举例,并作简要分析,教师简单点评。 9、教师小结上面一块内容:通过我们的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说其雅,是它巧妙地运用了文言和;说其俗,是它适度地运用了口语。雅俗相济,使文章的语言既华美又清新,读来是一种享受。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10、作者用这样华美而又清新自然的语言来写家乡端午的鸭蛋,可见家乡的鸭蛋在作者心中是印象深刻。 大家想一下过春节时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印象深刻的?(鞭炮、饺子、元宵、灯笼压岁钱等等) 印象深刻代表着什么?(喜欢)推己及人 请同学找出相关语句。(自豪,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 11、这些语句中除了充满了作者对鸭蛋的感情,其实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什么感情? (学生可能会说到:对家乡的喜爱。) 12、作者写鸭蛋是为了写家乡,但是这里写的鸭蛋不是普通的鸭蛋,他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中的鸭蛋,端午的鸭蛋。端午吃鸭蛋这是一种民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写鸭蛋还是为了写什么? 端午, 不仅仅是端午,具体地说应该说是端午的民俗风情。那我们再进一步想想看,写端午这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民俗又可以由点到面来写我们的传统文化。 三、小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端午的风俗,品味汪曾祺富有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的语言风格;以及一个小小的鸭蛋在作者的笔下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人生的哲理。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