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唱》导学提纲(鲁教版八年级)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⒈学习本文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⒉学习本文从不同角度描写声音的方法。 ⒊进一步培养运用品味和揣摩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体会侧面描写、通感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五分钟(内容略) 课前预习 ⒈拼音与生字。 偌大( ) jié鼓( ) 周匝( ) 千仞( ) 声声相和( ) jǜ然( ) 霍然( ) 花坞( ) 驰骋( ) 铮铮 ( ) ⒉先抄写加点的词语,再解释它的含义。 ⑴就这一声,满园子里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的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⑵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 ⑶满院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⑷但觉得那人的气味到还沉静。 ⒊朗读课文2—3遍,了解文章大意。 ⑴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人是谁?为什么? ⑵如何理解题目中的“绝唱”二字?这两个字是对谁而言的?文章的哪些文字是对“绝唱”的细致描绘?她的演唱有何特点? ⒋文中两姐妹使用的道具是什么?你了解多少?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民间艺术?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铧大鼓”,又叫“山东大鼓”。因表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而得名,并用三弦、四胡伴奏。据考,它发源于山东、河北南部农村,在河北省南部一带颇为流行,是中国曲坛上一枝别具风采的鲜花,深受群众欢迎。 清末民初小说家刘鄂在《老残游记》中所写的黑妞、白妞(即刘小玉姐妹)皆为驰名的犁铧大鼓演员。早期的梨花大鼓,因植根于民间,故多诉露民间疾苦和表现农家故事。它风格朴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传统书目很多,其中尤以说为主、唱为辅的中长篇书见长。现流行的有《包公案》、《海公案》、《西厢记》等。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听名家的演唱,若果让你评价一下他们的演唱你会如何去描绘?(互动)平时看同学们写的文章,总觉得你们写自己眼睛所见到的,写得较具体,较充实,一旦写到声音就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无从下笔了。我想原因主要是:声音这东西无形无色无味,同学们不知道怎样去表现它才好。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描写声音的名篇,我们来看看人家是怎么去描绘声音的。我相信,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后,同学们以后再写到声音时就会有很多办法了。 二、自主合作学习: ⒈出示学习目标。 ⒉了解作者与作品。 简介作者: 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江苏丹徒人,著有长篇小说《老残游记》。 简介作品: 《老残游记》共20回,署名洪都百炼生。小说中的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残之游历,记述其“言进闻见”,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这种黑暗史治的统治下,无辜被陷害,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它暴露了当时丑恶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示了一些所谓“清官”实为“酷束”的狰狞可鄙。鲁迅先生将这部书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任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本文《绝唱》就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 ⒊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⒋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侧面描写:课文1、2、3、4、8自然段 ⑴白妞出场前,戏园有什么特点?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⑵琴师有什么特点?你认为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他? ⑶黑妞的说书有什么特点? ⑷课文主要写王小玉的高超说唱艺术,但课文却先写到了琴师的演奏、黑妞的说唱,为什么这样处理? ⑸在黑妞、白妞的演唱后,各有一段听书人的评论,有什么作用? ⑹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分析,总结一下什么是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课文5、6、7自然段 ⑴对白妞的外貌有什么特点?着重抓住什么来写?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⑵为了突出王小玉说书的精湛技艺,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设喻的角度也多种多样。请根据下面的提示举例说明,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A、用人们的感觉设喻,如: B、用人们的视觉设喻,如: C、用人们的听觉设喻,如: 三、点拨讲解: 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演唱者精妙的说唱艺术。 ⒉“通感”手法的运用。 将人的各种感觉沟通起来,以视觉写听觉,以为觉写听觉,以视觉写嗅觉……在修辞中叫“通感”。通感也叫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渲染并深化意境的积极地修辞效果。 例如: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 ⒊板书: 戏园盛况→座无虚席 琴师演奏→技惊四座 侧面描写 黑妞说书→变幻多姿 听众评论→赞不绝口 绝唱 ↗高亢尖细 白妞说书 →宛转悠扬 (通感) 正面描写 ↘变化无穷 四、练习测评: ⒈精读7、8段,完成习题。 作者描写王小玉的说唱极有层次,请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演唱开始: 演唱发展: 旋律的跌宕: 演唱的高潮: 演唱结束: ⒉用本堂课学习的知识来赏析下面文字,可任选其一。(修辞、描写手法)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一股狂暴的掌声。 叶君健《看戏》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⒊欣赏梨花大鼓乐曲,切身体会其独特韵味。 五、布置作业 欣赏乐曲,模仿本文巧用比喻的写法,用一二三百字表达出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 推荐乐曲: 古琴曲《高山流水》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钢琴曲《水边的阿迪丽娜》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附: (一)《琵琶行》译文: 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么》,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象是儿女私语。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象撕裂绸帛。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二)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节选) 老残从鹊华桥往南,缓缓向小布政司街走去。一抬头,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有一尺长,七八寸宽的光景。居中写着“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那纸还未十分干,心知是方才贴的,只不知道这是甚么事情,别处也没有见过这样招子。一路走着,一路盘算,只听得耳边有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走到街上、听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一路行未,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里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侵举国若狂如此?”信步走来,不知不觉已到高升店口。 进得店去,茶房便来回道:“客人,用什么夜膳?”老残一一说过,就顺便问道:“你们此他说鼓书是个甚么顽意儿,何以惊动这么许多的人?”茶房说:“客人,你不知道。这说鼓书本是山东乡下的土调,同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没甚稀奇。自从王家出了这个白妞、黑妞妹妹两个,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他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这说书的本事。他却嫌这乡下的调儿没甚么出奇,他就常到戏园里看戏,所有甚么西皮、二簧、梆子腔等唱,一听就会;甚么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等人的调子,他一听也就会唱。仗着他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他又把那南方的甚么昆腔、小曲,种种的腔调,他都拿来装在这大鼓书的调儿里面。不过二三年工夫,创出这个调儿,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他唱书,无不神魂颠倒。现在已有招子,明儿就唱。你不信,去听一听就知道了。只是要听还要早去,他虽是一点钟开唱,若到十点钟去,便没有坐位的。”老残听了,也不甚相信。 (后接课文《绝唱》)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