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导学提纲(鲁教版七年级)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活动目标】 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3、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4、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说话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培养方面:让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沉浸于大自然之中,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的感情,借助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 2、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 3、语文能力训练方面:能说出和写出观察的景物特征以及内心感受、体验,即能说出眼中景和心中景。 【学习重、难点】 1、学会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能说出和写出观察的景物特征以及内心感受、体验。 【课时】 1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利用节假日、礼拜天,选择一处自然景点---一座小山、一片树林、一条小河……与同学或父母举行一次户外游览,在游览中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季节特征,交流心得体会,激发生活热情。游览前要做好准备,游览时要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游览后认真整理。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能力,通过这次综合性活动,让我们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之美,感受、赞美大自然之美吧!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2.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根据游览情况填写下列表格,把你的摄影作品贴在上面,加上文字说明,做个纪念。 项目 内容 游览人员 浏览地点 季节特征 山野美景 草木昆虫 感受体会 3.开展活动: (1)活动要求: a.在活动中为写作作准备,积累素材。 b.让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有选择地参加活动。 c.在活动过程中,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相互说一说,并及时进行相互评价。 (2)活动命名为“我是一棵树”。 (3)活动方式:两人即可进行,亦可分小组进行。 (4)活动进行的程序: 让一位同学站在一棵大树下,他(她)便是一棵“树”,围在一旁的其他同学可扮作“春光”、“夏雨”、“秋风”、“冬雪”。这些同学分别说着“我是春光”、“我是夏雨”、“我是秋风”、“我是冬雪”,相继从“树”前慢慢走过,“树”对此会做出不同的反应(用肢体表现)。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树的成长,树的奋斗,树的精神……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交朋友才是知心的朋友。 三、点拨讲解: 我有一个“朋友”,侧重于对自然中花鸟鱼虫、山川草木的“生命观照”,物我之间“心灵的对话”。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的生命、体悟自然的灵性。 四、练习测评: 1.口头练习: (1)根据自己积累,写出几个描写春草或春花的古诗句(不少于两句)。 (2)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写上一个优美句子,要用上“阳光”、“鲜花”、“微笑”三个词语(词语顺序不拘)。 2.作文: 春风,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词语。它驱走了严寒,唤醒了花儿,染绿了大江南北,温暖了城里乡下,它是春天的代言人,也是阳光的同行者。人们将他们对春风的喜爱藏在心中,也挂在嘴上:“满面春风”、“如沐春风”、“春花秋月”、“春风化雨”等,无不像自对春风的好感!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春风,它就是父母的一句贴心话语,就是老师的一个关注眼神,就是朋友的携手相牵,就是社会的关爱行动…… 请以“春风”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五、布置作业: 1.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写一篇景物观察笔记,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作具体描绘。参考题目:1.花圃 2.月夜 3.雨中 4.秋晨 2.作文:寒来暑往,你已经经历了十几回这样周而复始的季节变化。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由于性格和经历的不同,人们对四季的感受也千差万别。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呢?请你与同学交流一下对四季的感受,再用不少于300字的文章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季节的独特景色。 答案: 四、练习测评 1.口头练习: (1)根据自己积累,写出几个描写春草或春花的古诗句(不少于两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竹外桃花三两枝,驿路梨花处处开;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蜂争粉蕊蝶分香;千里莺啼绿映红;柳暗花明又一村。 (2)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写上一个优美的句子,要用上“阳光”、“鲜花”、“微笑”三个词语(词语顺序不拘) 煦暖的阳光下,我望着满园怒放的鲜花,不由地露出了微笑。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