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笔诉我情——呼唤作文的真实(人教版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新课程理念提出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主张,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给以最大的人性关怀,但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其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在中学生写作这一板块。

在当今应试教育影响之下,作文教学曾长期忽视了自己的人文性,忽视了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情感、观念,标准划一地让学生用“三大块”“五大块”的模式写作,使学生束缚在重复的规范之中。甚至不少学校从高一开始就训练学生写议论文,因为高考作文写议论文的概率最大。怎么写?有老师总结出一套“新八股”:在作文开头点题,写一两句名言警句;中间写一些“通用性”强的例子,例子平时背一大堆,考试时挑几个来用;结尾再总结一下。这些灰色污染的误导使原本生机勃勃的学生泯灭了个性、抹杀了灵性、窒息了创造性。于是我们看到,公式化的描写、雷同的内容、陈旧的比喻、伪圣化的情感、成人化的语言在学生的作文中比比皆是;丰富的人生,五彩的生活,广阔的世界,多姿的自然,在学生笔下都成了一种颜色。“假、大、空”,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学生们在作文中消磨了天性,摒弃了自我,失去了个性,随之出现了哗众取宠、无病呻吟之风,作文离生活离真实也就越来越远了。

由此,我们大声疾呼:“作文要真实!”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一定要把学生引向生活的光明之路。”当前世界各国作文教学的共同趋向都是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如日本倡导“生活作文”的思想:提倡以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形成主体性人格。美国则盛行“本色作文”:作文题目不受拘束,但写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真正相信和关心的。这些对我们当前作文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重塑作文的生活之魂,实践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策略,需要着手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 真实地积淀生活

每一天,我们总是沉浸在生活的丰富之中,每一天我们总会遇到许多有趣的“故事”,但是每一天,我们也在浪费我们的故事,在不知不觉中,那些故事就会沉淀,逐渐坠入“无意识”的深渊。时间一长,便遗忘了。

不注重观察生活,就会使这种遗忘成为必然;不注重观察生活,就不可能有材料的库存,到写作时自然就有难为无米之炊的烦恼。要化解这些烦恼,唯一的出路便是做生活的有心人。

1.关注身边的人

     每个人在举手投足间都会带有这个人的个性特点,这种带有个性特点的动作行为,是刻画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细节。只有注意观察才有可能在你的记忆中烙下深刻的印记,从而成为写作素材。

     2.留心身边的事

     生活中,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不同的精彩,但并不是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成为我们写作的材料,我们要注意的是那些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事、能反映人物个性的事。莫怀

戚就从散步中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叶落而知秋”,只要你做生活的有心人,小事也便有了大意。

3.记住精彩的话

人物语言也是极具个性特点的。什么样的话才算得上个性化的语言?带哲理性的话、富含感情的话、幽默的话、人物习惯性的用语及句式 ,皆属此列。记住精彩的话还包括你自己的感悟、你自己的妙语以及书本中、网络上的精彩语录。

总之,为了避免遗忘,最好像绘画一样,准备一个速写本,随时记下身边的点点滴滴,集腋成裘,你就不会难在无米之炊上了,同时你观察生活的眼光就会更加敏锐、犀利。

二 真实地酝酿感情

作文是载体,情是作为的内核,没有内核的作为必然空洞无物,味同嚼蜡,所以我们作文必然要有感而发,有情而抒,要记真事,表真意,疏真情。一句话:我笔抒我情。可抒情得有基础,那何为基础?生活。

当某一时刻我们突然遇到相似的场景,突然遇到相似的情感,我们就有可能从生活的宝藏中找到唤醒我们深层记忆的“机关”,那么以下几种情况就是我们打开机关的咒语:

1.一幅似曾相识的图片

图片是最好的记忆触点,因为许多时候,我们储存的都是“图片”。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尽管只有四小节,但每一小节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两地书——新婚别——坟前泪——分离愁,这四幅图画传递的情是真的,并且不断深化:母子情深——夫妻恩爱——生离死别——民族统一。再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先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做了细腻而传神的描写,再写作者心中的焦虑悲痛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这样表达的情是真的、自然的,能打动人心。当有一天,无意翻开类似的老照片,“以今天的成熟”去审视昨天,一定会从中获得许多新的感悟。当我们用笔记录下来,这便成了美丽的文章。

这是多么有趣的同时又是多么有用的现象。所以,棉队作文题目,首先要寻找的是与题目提供层面相关而恰当的生活图片。然后用这些图片唤醒我们沉睡的记忆,搜寻记忆库中的积淀,再现曾经经历过的生活经历。

2.一段熟悉悦耳的音乐

音乐是情感的积淀,每一段美妙的旋律都沉淀着无数美丽的情感,都能让我们想起无数精彩的瞬间。所以,当《童年》的旋律在耳边响起的时候,我们会想起童年的玩皮,想起童年的快乐;当《同桌的你》演唱的时刻,感动听众的正是唤起了他们记忆深处曾经有过的一段美好回忆;当《二泉映月》那如泣如诉的旋律流淌而出的时候,那些沉睡在我们灵魂深处的伤感会随之而产生共鸣。

所以,面对作文,我们应该打动的是我们的情感,应该唤醒的我们的感动。只有感动,才有触动,才有记忆之门的开启。

3.一段精彩感人的故事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这是心灵的注视,这是挚爱的描写,难道你不会想起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难道不能给我们有关亲情的感悟?

所以,面对一个作文题目,面对题目中出现的语句、画面,或者是独自欣赏风景、品味美文、聆听音乐的时候,我们头脑里会引发出深藏在记忆中的一些生活画面。如果我们利用这些可能获得写作所需的素材、情感、思想甚至表现的技巧。

三 艺术地再现真实

记得一次与学生攀谈有关理想的话题时,其中一个就说:“‘鸟为食亡,人为财死’,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赚很多很多的钱,这样我就可以拥有我想要的香车美女,过皇帝一样的生活。”请问,你会认为这种所谓的“真实”应该出现在我们的作文中吗?当然不会!但是,如果这个学生稍加润饰,换个说法,可能就会为人接受了。所以无论写什么文章,我们虽然强调所用材料(人、事、景、物)都应是真实的,但我们也提倡“艺术真实”,即想象。只要想象合乎生活逻辑,人物、情环境有现在基础,一句话,就是要有“可能”,那么,这样的内容就可以视为“真实”。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美学家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诗人歌德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由此可见,联想与想象是艺术美的摇篮,离开了联想与想象就写不出好文章来。那么怎样才能合理的联想、想象,拓宽思路呢?

1.深厚的生活积淀是想象的基础

艺术高于生活,但毕竟来源于生活,再艺术的想象也是建立在生活的真实基础上。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无一不是想象的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多角度地去观察,并捕捉生活中精彩的图画与事物的特征,打破既定的硬壳,突破时空局限,去追忆以往经历的事情。或是想象未来要经历的事,可以给它增加一个环境——神话传说、故事新编、科学幻想、梦境等等。要注重生活的积累,生活积累越丰富,想象的看见就越广阔。生活积累越匮乏,必然造成想象力的贫乏。

2.掌握几种想象作文的构思技巧

比如“反向式构思法”,反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独辟蹊径,熠熠生辉。2006年湖南省益阳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类窠臼,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很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以更深广的内容,给人思考,新人耳目。又如“时空转换法”,突破现实与环境的局限,让时光倒流或“预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其实就是农民起义领袖的化身,那把海底搅得天翻地覆的哪吒,不正是现实生活中少年英雄的写照吗?再如“角色换位法”,这种构思的创意在于,可以让自己导演出一幕幕新的人间悲喜剧,演绎出一个个新的“天方夜谈”,从而增加认识的高度。例如今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他们》,选择的角度新颖,在思路定位上,“他们”可以是今人,也可以是“古人”,可以是具体的某些人的刻画,也可以鲁迅式的“杂取种种人”,当然就写具体的两个人,比如感动中国人物中的父子俩也未尝不可,因此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同时,本题也在提醒那些沉迷于“自我”中的人们,适当地把眼光瞥向“他们”,这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3.把握行文中自己真挚的情感

写作当中,人物、情节都可以虚构,感情却无论如何虚构不了。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是审美主体与对象碰撞火花的电石。写作只有将自己的真情去拨动读者喜、怒、哀、乐的琴弦,那么这种即使是虚构的文章也能真实地打动人,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交织融合在一起而发生共鸣”,才会产生“动人”的艺术魅力。

总之,作文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是充满活力的,生活中蕴藏着着无穷无尽的写作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形象,尤其是生活细节,并对已积累的材料进行加工、组合、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生动地、艺术地再现生活。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了。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