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的天空——历尽坎坷,纯情依旧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80年代中期,仿佛是不知不觉的一刹那间,人们突然发现,有一个叫琼瑶的台湾女作家,带着她的小说,风靡了大陆数以千万计的少男少女。 这情形与20年前的台湾相比何其相似!那时,皇冠出版社在该社平鑫涛先生的坚持下,接受并出版了琼瑶那部被屡屡退稿的长篇小说《窗外》, 结果读者踊跃, 反响甚大,第一版印一千册,不到一星期便告售罄,再版两千册仍然供不应求,以后便以几何级数三版、四版、五版印下去,一时大有满城争看、洛阳纸贵的架势。于是琼瑶一炮走红,正式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忧郁的童年,严厉却博学的父母 琼瑶原名陈喆,1943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县。 父母都是教员。母亲为其启蒙,她6岁能读格林童话;8岁举家迁居上海,到上海第一天就写成《我的母亲》;9岁发表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1949年夏,全家去台湾后,陈喆在上学和中学,每晚写作不辍。16岁时,在当时有名的文艺刊物《晨光》上,以母亲的名字“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从此,她不断地写散文小说。从18岁起,始用笔名“琼瑶”发表重要作品。 琼瑶的童年算不上幸福和愉快。父母喜欢她的弟弟远胜于她,她从小就有一种失宠感。 抗战的时候,他们全家为躲避战火而避难,不幸两个弟弟走失了。她的父亲在焦急中竟指着琼瑶说:“为什么丢的不是你?”这句话大大刺伤了琼瑶幼小而脆弱的心灵。到她11岁全家迁居台湾,家庭虽稍微安定,但琼瑶始终未能摆脱自己在家中最为不幸的感觉。她一边读书,一边要做大量家务。 虽然如此,琼瑶仍对双亲充满感激和尊敬。她曾说:“我父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书生,即使在某些方面我们意见不一致,但他对历史的研究,以及那份传统儒家的美德,让我深深尊敬;母亲是一位非常要强的女人, 我一直有点怕她, 她在中国诗词歌赋画艺术方面的造诣,我十分羡慕。”父母在历史、古典诗词、绘画方面的修养和学识对琼瑶的影响在她以后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琼瑶高中毕业虽没考上大学, 却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30多年来,她先后写了《窗外》、《烟雨朦朦》、《几度夕阳红》、《庭院深深》、《在水一方》、《月朦胧、鸟朦胧》、《彩霞满天》、《梅花三弄》、《一帘幽梦》等40多部小说,而且这些作品几乎全部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琼瑶也成为因创作而致富的少数作家之一,并因此被推上当代台湾大众文学宗师的地位。 用创作发泄自己的不幸遭际 琼瑶的作品绝少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几乎全部是限于爱情与家庭的范围,她对千古难言难道的各种的情,诸如师生恋、青春恋、黄昏恋、婚外恋以及多角恋,描写得极细致、极独到,而这恰恰却得益于她自己坎坷而不幸的婚恋生活。 早在中学时代,琼瑶就与自己的一位老师产生一场师生之恋,她觉得老师是世上唯一爱她的人。这场恋爱就成了《窗外》的前十四章。这场师生恋只维持了一年多,便被外界四面八方的阻力截断,琼瑶又一次恋爱并结了婚,这次婚姻却很不愉快。 琼瑶终于和丈夫离了婚,她结识并和平鑫涛合作,长达十几年以后,在1979年终于与他结婚,从此才算找到了自己感情生活的归宿。 琼瑶的小说,可以说是对自己爱情和婚姻生涯的反映,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她对自己不幸遭际的逃脱。琼瑶这样看等自己的创作:“我这一生已经把人家几辈子都过去了。我在生活、爱情及婚姻上遭遇了这么多,我才有这么多可写。人有一种潜意识的发泄心理,有人用写日记进行发泄,有人却发泄在写作上。” 琼瑶的世界,琼瑶的天空 随着琼瑶作品的走红,她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她的作品在台湾和大陆掀起了巨大的风潮,也引来许多批评。有些人认为她的伤口过于虚幻,不很实际,作品题材狭窄,手法雷同等等。面对这一切,琼瑶仍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从写小说,拍电影到拍电视,她自言都不是为了钱,她只是热爱并喜欢而已。至于自己的作品,她也并不认为多么成功,或多么虚幻,她并不在意自己的作品是否能"永恒",但作为一个作家,她当然希望读者越多越好。 如今的琼瑶和平鑫涛先生过着幸福的生活,结婚多年,平先生一直是她的“第一位读者”。琼瑶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也不上班,她一直在家写作,每天凌晨4点左右睡觉,中午12点多时起床。她自己以为是一个忠于自己的人,爱静、为喜欢多接触人群,也不爱影响别人。 虽然人们对琼瑶的天空、琼瑶的世界和琼瑶的作品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琼瑶的成功绝非随意拣来。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