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农家的暮》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整体感知 《一个小农家的暮》写于1921年的伦敦,在西方现代化的都市里,诗人思念着祖国,回想农村的生活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祖国、故乡、农村、农民的深情。或许这首诗也代表了诗人对故乡江阴浓郁的怀念之情吧? 这首诗以叙事的笔调朴实无华地写了一个小农家的傍晚生活。 黄昏时分,下了田的丈夫回到家里,妻子在灶下烧饭,丈夫在这个空儿里,逗逗狗、探探牛,问一声新酿的酒怎样了;月亮出来了,孩子们数着星,看着月,唱着,跳着,戏耍着。一幅多么安详和乐的农家生活图。 这首诗最感动人的是它的亲切、真实。每一个住过农村的孩子,心中都有这份甜美的回忆。城市里长大的人,透过诗人忠实的描写,也能想象体会出这份安详的幸福。这一首诗的调子自然、流畅。诗的描写不仅感人,而且是美丽的。 第一段“嫣红的火光”“殷红的脸”“闪红”的“青布衣裳”,透过“颜色”的处理,美化了诗境。读者情不自禁地要认定,这妻子的容貌是美丽的,这妻子的性情是温柔的,这妻子的心地是善良的。 妻子如此,丈夫呢?透过“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以及踱到栏里去看牛,回过头问声“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等“动作”的处理,也表现了他的温柔善良与可亲,读者同时也认定这丈夫是强烈地关爱着这个家的。 最后诗人描写孩子们的歌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世间的人啊心常不平,心不平的人啊哪有快乐? 问题探究 一、作者为什么把在军阀统治下的农村生活写得如此诗情画意? 这首诗写的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农村生活。诗人以欣赏的态度,跳荡的旋律,便于表现欢快情绪的“阳”韵,描写一个农家的傍晚——年轻的女主人和她的丈夫、孩子,荡漾着幸福、和谐与欢乐的生活。描写平淡,而诗意盎然。有的论者说,诗人所写的是现实中不曾有的“世外桃源”,美化了军阀统治下的农村生活。这是一种误解。刘半农当时并非不知道农村的贫富对立,也并非不知道农民生活的苦楚。应从生活的多样化去理解这种“农家乐”。这大概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农家,两夫妻在劳作之后晚炊时,享受一下小家庭的融融和和,也不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这样写,也与作者此时在国外,思念头祖国、思念故乡的情怀有关。距离,使诗人把记忆中的农村生活的表象修缮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让人思念。 二、结尾孩子们唱:“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这话有什么深意? 这两句普通的江阴民谚,如果说单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的话,只能说明它是一种流传的歌谣,孩子只是把它哼唱出来。那么,从字面上,从传播的广度看,它代表大众的心声,对地上苍生的艰难生活的申诉。另外,也体现出诗人当时大力提倡写作民歌、儿歌,从各地方言中吸取精华用于诗歌创作的诗歌理念。 语言品味 初期白话诗的语言有诗句口语化的特点。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而富有变化。在写女主人公时运用色彩的变化来映衬她的勤劳、娴淑和美丽。“灶门里嫣红的火光,/闪着她嫣红的脸,/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嫣红”和“青布”颜色的鲜明对比,动词“闪”逼真地写出了火光闪动的画面,生动地描写了农家生活最细腻的厨房场景。 而在描写男主人公时主要用动作,“衔着”烟斗从田里“回来”,“挂去”了锄头,“坐”在稻床上,“调弄着”狗,“踱”到栏里去看牛,从这些动作看出了农村生活的悠闲、与自然生命的贴近。诗人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他知道农民的烟斗都是衔了多年的,锄头是放在屋角的,床是南方的稻床,狗如同自己家的亲人一样。而且男主人显然以一家之主的身份问:“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 孩子们的活动是看月、数星和“借景抒情”地唱着民谚。整首诗的语言是散文化的,例如对月色的描写:“门对面青山的顶上/松树的尖头,/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格外地清新、隽永。 有关资料 一、 作者简介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1907年入常州府中学,1912年到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1917年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员。《新青年》创刊伊始,即为之撰稿,并一度参加编辑工作。1918年和钱玄同合作演双簧戏,争辩关于白话文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白话文运动。是最早发表白话新诗的诗人之一。1920年赴英入伦敦大学学习,1921年转入巴黎大学专攻语音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1926年主编《世界日报》副刊,并任中法大学国文系主任。同年诗人将自己多年来在诗歌创作上的成果结集出版,分别是《瓦釜集》(诗集中对民歌形式的利用作了有益的探索)、《扬鞭集》。192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务长等职。1934年7月14日在赴绥远地区调查方言,搜集民谣途中病逝。 刘半农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白话文的倡导者。他积极主张写新诗和应用白话文,并亲自进行实践。他还倡导文学作品的分段和运用新式标点,并创造了“她”“它”二字,沿用至今。 二、 恬淡的农家之景,浓郁的思国之情——刘半农《一个小农家的暮》读解兼与《教 我如何不想她》比较(秦林芳) 1920年,在文学革命初战告捷的时候,刘半农这位为它“很打了几次大仗”的战士却携妻将雏,告别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到欧洲攻读语言学,由此开始了学者生涯。但是,学问之道并没有消解其作为诗人的敏感与热情,相反,远离故土的孤寂与悲哀在无情煎熬着他,折磨着他;于是,在彻夜难眠之中,在孤灯片影之下,这位为白话新诗的诞生而费尽心力的诗人在异国他乡又挥笔写就了许多思乡的诗章。《一个小农家的暮》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本诗写于1921年2月,为诗人在英国伦敦所作。刘半农论诗,一贯“求真”,力斥“虚伪文学”。他十分推崇陶渊明,认为“老陶能于自然界中见到真处”,强调要把“自然界”与“情感的势力”相交相并,在真自然中写出真情感。本诗正是这种审美理想的典范之作。与许多海外赤子直抒胸臆的爱国诗篇(如郭沫若的《晨安》、闻一多的《太阳吟》等)不同,诗人在本诗中没有把对祖国的思念以浓烈火爆的方式喷泻而出,而是含蓄地把它寄寓在对一个小农家晚间生活场景这一“真自然”的白描之中,精心地勾画了一组富有中国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光的“真自然”的画面。 在本诗中,诗人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农妇夜炊图”:“她”在灶下煮饭,灶里燃烧着新砍的山柴,必必剥剥地响,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山柴熊熊,从灶门透出“嫣红的火光”,映红了她的脸庞,映红了她青布的衣裳。在这幅夜饮图中,诗人实写了夜饮时的声响(“必必剥剥地响”)和光色(“嫣红的火光”“青布的衣裳”),虚写了味感(即我们能感觉联想到山柴的清香和弥漫的饭香),借此传达出了农家生活的静谧和温暖。这就从总体上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安宁和暖的基调。 接着,诗人又灵活地调整焦距,重点描绘了一幅“农夫收工图”。这里,诗人以房屋农妇为基本视点,拉长了焦距,镜头缓缓地从屋里拉到田间,又从田间拉回到屋角,仍然聚焦到田间,最后又延伸到了屋外的“栏里”。焦距的频繁移动,使对农夫的描绘不再是上文农妇夜炊式的特写,而是突现出了一个行动的流程。写流程的目的,自然是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地传达出农家生活的“真”内容:田间的荷锄耕作(从农夫的挂锄我们自然能联想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抑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劳动情景)、收工后的调狗看牛以及农家温暖安康的人伦情调。这里所反映的农家生活的“真”内容,如果我们从现代文明的理性层面来审视,自然可以说成是一种传统的落后小生产者的生活内容,它的生活方式是保守的、封闭的,它的生活节奏也过于缓慢滞重(请注意“慢慢地”和“踱”等字样)。但是,从人生形式来看,缓慢的节奏不也表征着心态的安闲、从容吗?在步入现代社会后,许多知识分子在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却又被现代文明无情地改造了,于是,异化了的自己都颇感失落,而安闲从容心态的失落,应该是一种最可怕的失落吧!周作人稍后曾作《乌篷船》一文,在有了电车、汽车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当时,还喋喋不休地劝说子荣去体味故乡行船的“真趣味”,其主旨正在于寻找已经失落的安闲轻松的心态。因此,刘半农精心描绘的这一画面,其重点不在展露小农生活的落后滞缓,而在寄托自我的心灵归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从结构上来看,诗人也注意了这两幅画面之间的勾连。农夫“回头向她说:/‘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既在内容上展示了农家人伦情调的温暖和生活的富足(在这里,我们自然能够联想到陆游的名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形式上也起到了联结的作用。 最后,诗人的视点又从屋里转到屋外,摄入诗人镜头的是农村常见的自然景物:青山、松树、月亮……在这静谧美丽的景色中,孩子们在月亮下面出现了:他们举头看着天上的月亮,数着天上的星星,唱着动人的儿歌……在这幅“孩子观月图”中,居于中心位置的物象是月亮。景色中的核心是月亮——无月则不见青山与松林;而数天上的星星则是看月的连带动作;最后所唱儿歌同样也是以月亮为比喻的喻象的。月亮是晶莹洁白、沉静美丽的,这幅画面以月亮为中心,无疑强化了本诗静谧美妙、富有童话色彩的氛围和情调。而孩子们数天上星星时的颠倒错乱,则突出了他们的浑然未琢的童心,体现了本诗反映自然之“真”。实际上,前面两幅图画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也正是一种没有经过现代文明雕琢的童心世界,稚拙质朴,一派天然——这就是这幅孩子观月图与那两幅图的最根本的一致之所在。 这里,还须提出来讨论的是对孩子们最后所唱的歌(“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的理解。有评论者对此非常推崇,意谓诗人似在不经意间就借孩子之口唱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揭露人间的不平,并对全诗作了一个非常有力的收束。其实,在我看来,诗人的用心仅在写唱儿歌本身而已。就诗中孩子本身而言,他们稚气未脱,过着悠然无碍的生活(看月数星),因而,对于连数也会数错的他们来说,对世间生活是无法也无力作出如此警醒的概括的——他们只是在看月数星顺口唱出由成人教唱的与月亮星星有关的歌而已。再从诗人本身来看,他固然写出不少反映人间不平的诗作(《相隔一层志》《学徒苦》等),但在本诗中他显然没有这样的立意。否则,他不会用如此之多的篇幅去描绘与人间不平无关的生活画面;如果认为反映人间不平是该诗主题的话,那么可以说,全诗除了这两行本身以外就全是偏题的。如果硬要派定诗人是要借孩子之口唱出人间的苦涩,那么,我们也只能说,这只是整个田园乐章中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不从作品实际出发,而从框框出发,拔高诗歌的思想境界,只会从总体上贬损它。许多事实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总之,《一个小农家的暮》精心地有层次地勾画了三个生活画面:农妇夜炊土、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借此写出了农家生活的“真自然”。这三个画面,从形式上来看,是以“暮”为背景、以农家生活为中心的空间排列,虽然诗中也有横向的勾连,但从总体上来看,各个画面中的主体都在各行其事,因而画面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有序的空间并置,其有序性正根源于诗人在一个以小农家的生活为总体框架的题材范围内对视点的有序推移(屋内—田间—场间)。但是,从实质上来看,各个画面在没有因果关系的并置中,又从不同角度传达出了农家生活安谧恬淡的氛围,这种共同的氛围使这些画面具有了共同的指向性和趋同性——它们都传达出了诗人对祖国农家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换言之,诗人是把自己浓郁的思国之情——这一“思想中最真的一点”寄托在这三种恬淡的农家之景的形象描绘之中的,从而造成了情与景融、意与境谐的优美意境,实现了其“于自然界中见到真处”的审美理想。 与同是抒发思国之情的诗人的另一名作《教我如何不想她》相比,本诗在意境的创造(即诗人所言“自然界”与“情感的努力”之相交相并)上,具有鲜明的优长。首先,从对“自然界”的描绘来看。《教我如何不想她》中也刻画了许多形象的画面,如“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等。这些画面本身都很优美,但相互之间却缺乏必要的同一性与有序性(例如“落花”“鱼儿”与“枯树”“野火”之间),因而有“为情而造境”之嫌,造成了境与境之间的“隔”。而本诗所写皆为农家生活之景,因为景与景之间内在的有序和整合,又纯以白描手法出之,致使本诗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写景叙事的画面,无须以“啊!……教我如何不想她?”之类的直抒胸臆来点示画面的含蕴,收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效果,这是意境创造中的上境。其次,从情感的抒发来看。《教我如何不想她》中的思国之情经反复咏唱,虽然浓烈感人,却很单薄——只是“教我如何不想她”。而本诗所抒之情,实际上是把眷恋祖国的情绪同对人生形式的思索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或者说,诗人是通过对祖国的一种合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描绘与讴歌来传达出对祖国的思恋的,因而它具有更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刘半农生性活泼勇敢,但也有失之草率无谋的地方;再加上他“没有正式的学历,为胡博士(即胡适)他们所看不起,后来“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在新文化阵营内部,刘半农也受到了排挤与冷眼,他是在很伤心的情况下才去异域留学的。这样的人生遭遇自然会激起他对安闲从容的人生形式的追求,因此,在本诗中他才会如此一往情深地把没有经过现代文明改造的农家生活描绘得如此静谧恬然,如此美好诱人。而且,他还把这种人生形式设定于祖国的一农家,把对人生形式的思索引向了眷恋祖国的母题。这样,“祖国”在诗人笔下就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她成了美好的生活、合理的人生的载体。因此,诗人所抒发的思国之情,也就具有了更丰富的情感向往。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