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与诗歌同在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40多岁以上的人,恐怕没有谁没读过长诗《一月的哀思》。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作者李瑛是从河北乡下走出来的。 李瑛是家中长子,大家庭的艰辛养成了他沉稳内向的性格、强烈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是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进中学的。他一边读文学名著,一边写诗,笔下全是挥之不去的多灾多难的土地和乡下 的青苗。 1946年,李瑛借钱考上了北大。在北大,沈从文先生和冯至先生给他的创作以极大的帮助。4年之后,他告别了沙滩红楼,参加了第四野战军南下。 40年的军旅生活,使李瑛在细腻清新的诗风中融入金戈之声。在朝鲜战场浓烟滚滚的坑道掩体里,他点着煤油灯,用罐头盒上的纸写出了《野战诗集》、《战场上的节日》;在东海前线的工事里,他写下《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广西大山里的哨所中,他写下了《红花满山》…… 李瑛在《解放军文艺》当诗歌编辑几十年,肖华的《长征组歌》就是由他们共同商改后发表的。许多有创作苗头的人都被借调来工作,比如雷抒雁、叶文福、韩作荣等,《解放军文艺》成了诗歌的“黄埔军校”。作为编辑,他对改稿或是复信做得一丝不苟。凡是给他寄的书信,他一律亲笔回信。他的手抖了十多年,医治不好。而他就用颤抖的手,十多年写下了那么多的字……。 李瑛俭朴出名。他有两宝,一是黑色人造革手提箱,样式陈旧,是多年前开会发的,他一直用到现在。一次在机场,许多人对他大叫:“怎么,你还用这个?我们的早就扔了!”李瑛拍拍自己的小包,笑着说:“这个包最好,又轻又软,现在想买还买不到呢!”另一个宝,是用了几十年老掉牙的飞鸽牌自行车。没有后座架,锈迹斑斑。现在,李瑛外出仍不愿叫小车,70多岁的人坚持骑着自行车满城转。 人到老年,李瑛心中仍涌动着巨大的情感的波澜。当他看到生活在云南乌蒙峡谷中的贫困山民饥寒交迫,就解囊捐款。面对当地宾馆的盛宴,他一口也咽不下去。回京后,写的第一组诗中有一首《饥饿的孩子们的眼睛》:“他们的眼睛/和他们空空的碗/……静静地望着我/从我的骨缝直刺进心窝……”他的责任感使他为早日消除贫困而呼喊。 有人问他:“关于诗歌,你感到什么最能使你快乐?”他仔细想了想说:“什么都不是。能让我平静地写诗,就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快乐。”(《传记文学》2005年第2期李小雨文)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