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诗歌《远游》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手机版


迄今为止,西川仍然主要是通过语言的意象,来表达他对超自然,超人类品质的存在的理解,在这些语言性的虚指意象中,他那种高贵的古典气质,也逐渐如“暗香浮动”,神游于其诗歌文本中。在中央电视台2007年新年新诗会中,主办方选择了他的早期一首代表作《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诗歌中以风和星空等意象寄托了诗人对时间和历史的思考。

 但是,要完全地探讨西川诗歌的所有可能与不可能,探讨其诗歌的所有想象与意识方向,不仅漫无目的,显得大而不当而且不具备可行性。因此,我们更需要的是集中关注于他的诗歌文本,尤其是一些具有典型意味的文本。而探讨的主题,也将由这些典型文本提供。对于一个创作力旺盛的诗人来说,这个办法显得更加切实可行。我们不可能在他那所有孜孜不倦的书写中详尽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参考文本,也不可能具体而微地指陈其个中得失。我们在此想做的是,而且也仅仅是试图指出他那首最适合我们解剖的诗歌作品,仅仅是道出它的位置,然后才通过这首独到的作品,更进一步深入到其诗歌语言环境当中,所期望获得的,则是梦想能深入到诗人思维的本质。

 这样做我们并非无迹可循。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说的:“每个伟大的诗人都只出于一首独一的诗来作诗。衡量其伟大的标准,乃在于在何种程度上致力于这种独一性,从而能够把他的诗意道出或纯粹地保持在其中。”(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这也意味着,诗人所具有的独一性不仅是他作为诗人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成为此一诗人有别于彼一诗人的显著特征。这种独一性也将通过诗人特定的诗歌文本“独一的诗”或者独特的诗歌意象表现出来。正如“夜莺”之一济慈,“老虎”之于布莱克,“迷宫”之于博尔赫斯,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正是《神曲》使但丁成其为但丁,而《比萨诗章》则只能是庞德在某一个夜晚的狂喜。

 对于西川而言,作为一个立志有别于其他诗人而又不愧被称为诗人的“自在的歌者”,他的作品显得深谋远虑并且意犹未尽。因此,捕捉西川诗歌的独一性似乎力有未殆,这是一种与智慧和流俗的斗争。但我相信我的冒昧选择遵循了时间这一最终的价值判断准绳。

 在进入《远游》这一诗歌文本时,我突然想到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对“经典作品”的定义:“经典作品或者说是古典作品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心阅读的书籍,仿佛它的全部内容像宇宙般深邃,不可避免,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可以作出无穷无尽的解释。”(见《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上》)尽管对于经典的考证可谓各执一端,但其内在的共性是不可抹杀的。在对当代诗歌作品的阅读经验之中,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让人感觉不到经典的这个含义了。而当我在阅读《远游》时,竟然有种欣喜。尽管我不能也没有权力去界定它是否应该或者可以成为经典,但是我愿意认为它是一首依从了博尔赫斯意义的经典作品。这首诗歌,或许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它将道出西川诗歌的秘密。

 诗歌《远游》不仅气势宏大地书写了诗人那种深刻的心灵体验,而且也暗示了诗人灵魂的远游与朝圣之庄严肃穆,而最后所透露的真正的灵魂居所,不是此世的大地,恰恰是远游的目的地——一种朝向永恒意义的彼岸世界。作为柏拉图主义的诗学刻画,西川的“理想国”尽管不具有具象意义,却也不失为柏拉图千年后的浪漫回归与诗意回声.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