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北师大九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2、通过比较,探究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大意,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比较探究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教学方法: 比较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征,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二、诗文解释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 三、词语解释 岭外:今广东省一带。 怯:畏缩、胆怯。 四、诗文赏析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 五、比较探究 异曲同工“真”“奇”“妙” ——《渡汉江》与《述怀》比较鉴赏 述怀 杜 甫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以下简称“宋诗”)写的是贬客归家之心事,盛唐诗人杜甫的《述怀》(以下简称“杜诗”)述的是身经丧乱之情怀,但两诗的感情之真、反接之奇、渲染之妙,可谓异曲同工,下面分别作一赏析。 (一)、感情之“真”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宋诗和杜诗之所以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某种共鸣,首先归因于诗人的真情实感。正如宋顾乐称《渡汉江》“贬客归家心事,写得逼真的绝”,申涵先说《述怀》“非身经丧乱,不知此语之真”。宋诗的前两句追叙谪居岭南与家人音讯断绝的情景,一个“断”字,真实地道出诗人的思家之苦,思乡之切,其羁旅之愁、孤寂之感也尽在其中。特别是“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两句,更是把诗人急切盼音书又怕不祥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维妙维肖。 透过“情更怯”和“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