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一、为什么以风筝为题?(默读)

结构:是文章的线索。

内容:由风筝引发回忆;毁掉弟弟的风筝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初步感知:

1毁掉的风筝是个怎样的风筝?(朗读3 4段)

     漂亮 精致 费尽心血 (从原文找依据后分析)

2文中哪个短语生动地表现了弟弟制作这个风筝所付出的辛苦?(苦心孤诣)

3这个短语的本意是什么?在这里表现了什么?

4苦心孤诣说明弟弟喜欢风筝,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一点?找出并点评。

张着小嘴 呆看 出神 小半日 惊呼 高兴  跳跃 

堆积杂物的小屋  尘封  什物堆

5 “我”为什么反对弟弟放风筝?

(因为我不爱;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指点:强调了这是出于我个人的专制态度。

6我毁掉弟弟的风筝,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用文中的一个短语归纳。(精神的虐杀)

7为什么说是精神的虐杀呢?说说你的看法。

(摧残了孩子的想象力;伤害了童心;……)

三、深入理解:(朗读文章6-10)

  1 概括这些文字的内容。

  2 这里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弟弟忘却了,我的心却无比沉重,对此你怎样理解?(学生发言)

  3我想把这个问题分解一下:

(1)弟弟为什么会忘?(他对我当初没有怨恨)

(2)请你再次阅读3 4段,体会一下弟弟对我是一种什么态度?(畏惧 顺从)

(3)那么,请你再次品味“精神的虐杀”这个短语,除了前面所说的之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被虐杀者没有被虐杀的意识,反认为是天经地义,这是精神虐杀更残酷的表现)

四、思维拓展:

   1文章由风筝引发回忆,我看到的风筝是怎样的风筝?

(阅读1、2和11段)  (一个 伶仃 寂寞)

2 你怎样理解这些内容?

3结合全文分析,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要表达一种什么思想?

(兄弟情感;自我反省;儿童教育;专制制度;不自觉地虐杀也是虐杀;……)

结束语:

鲁迅先生第一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写于1919年,到写作《风筝》一文时,六七年过去了,但摧残孩子身心的事件仍在重演。我想让大家记住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