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哪里》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要求:研读重点段落和重点语句,深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鉴赏作品的哲理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体会作者浓浓的乡愁和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留念。 二、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研读重点段落和重点语句,深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鉴赏作品的哲理美。 四、教学媒体:幻灯片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你们现在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你心目中的未来的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探讨。请翻开P66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位94岁的老人笔下的那个“家”。 二、朗读课文。(老师朗读) 三、具体分析。 (一)通过阅读文章,谁能告诉我冰心老人的家在哪里? 明确:“只有住着我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这句也是点题之句。 (二)她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文章从什么写起? 明确:梦见自己在大街上喊“洋车”要车夫送她回家,回的那个家就是中剪子巷。文章从一个真实的梦境写起。巧妙构思。这一切是从老人的梦境里幻化出来的。 (三)奇怪了,为什么冰人老人是在梦里找到了这个答案?那句话是怎么说的? 明确: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有时梦是不会撒谎的。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一个人在梦里“暴露”与“揭发”的往往是他寄情最深的东西,唤起他潜藏在心底的美好感情。冰心先生漂泊了一生、走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用她的话来说她曾居住过的四川、云南、东京、伦敦、巴黎、柏林、开罗、莫斯科、美国“都不是她的家”。照理,一个女性在自己成了家庭主妇、有了完整的家庭意识后的家才是真正的家,冰心老人在梦中完全应该回到成年后安家的任何一个门庭,不管它在哪座城市。 (四)“只有住着我的父母的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这句话是体验整篇文章情感的关键句,我们怎么来理解呢?首先我要问问大家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 明确:“灵魂深处”、“永久” 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冰心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即“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从十一二岁到三十来岁她生命中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 冰心在她的《寄小读者》中这样说过:“我的故乡,我的北京是一无所有!但北京纵使一无所有,然而有了我的爱,有了爱,便是有了一切!” 晚年的冰心,心境豁达而不死寂,她的内心依然有着纯真的情的涌动。冰心心灵的深处,藏着一个永远惦念的家,与其说她的家在中剪子巷,不如说她的家在家庭的亲情里,在爱里面。 我相信,每个同学对这句话都有各自不同的体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的思念也会越来越深。 (五)我们已经知道,冰心笔下的这个家,有父母之爱、兄弟之情,有血肉亲情,这是最自然、最纯真的爱,是其他家都不能比的。那仅仅因为这样,就说“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她梦中回到的那个家的?(品味第二、三自然段)(请同学来读) 1、这一段有这样一句:“我感觉到他称‘你’而不称‘您’。”还有“他就把我举上车去” 说明作者是以怎样的眼光去审视那个梦中的世界的? 明确:美好、无争斗;用儿时清纯的眼光去看的。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实际上是对童年所代表的人生的真、善、美的眷恋,对纯净的外界的渴望。 2、第三段的最后一句“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意味着什么? 明确:年少时的岁月永远回也不去了。 (六)我们分析了冰心的梦中的世界之后,再来看看她心目中的现实世界是怎样的?冰心为什么说她“一无所有”呢?(看最后一段) 在表面上看来,她无官无权,无级无款,但实际上正因为没有了这些人性争斗的事务,作者便拥有了坦诚为人的一世清白,拥有了真诚生活、清白做人的正直;拥有一种宁静厚实的心境。 (七)扩展练习:中剪子巷寄寓了作者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不受外界干扰,远离世俗名利,喧嚣浮躁。甚至也没有人生的各种牵绊顾虑。这就是冰心老人的这篇散文——《我的家在哪里》。好的,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大致上把它学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你们对家的认识,你们渴望的、理想的家是什么样的? 如果要为你心目中理想的家挑选一种颜色,你会选什么颜色?说说为什么要选这种颜色?老师先来说吧,我会选择红色,因为红色代表热情,我理想当中的家应该是其乐融融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笑声充盈了整个家,好,老师说完了,下面轮到你们了。 (八)板书: 父母之爱,兄弟之情 梦――――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真善美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