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教案及反思(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澄西中学 周超 214441 1531227268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朗诵激趣,导入新课 春的百卉萌发,给人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秋的收获给人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宣泄。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板书:夏),这是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 难道在同学们的心中,都是这么讨厌夏吗?夏天就一点乐趣都没有吗? 那么在当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梁衡的《夏》。 二:检查预习 芊芊(qiān qiān) 黛色(dài) 磅礴(páng bó) 匍匐(pú fú) 迸发(bèng) 澹澹(dàn dàn)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带着问题,齐读课文: 1、作者笔下的夏有何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2、文章第二、三、四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 (夏天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或夏天的人物活动) 3、作者喜欢夏天吗?你从文章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 (喜欢。我却要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四:细读课文,探究学习 1、男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多媒体显示问题: 本段选择了哪些具有特征性、季节性的自然景观?写出了夏怎样的特点? (选择细草成厚发、绿烟成黛色长墙、蝉、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等极具季节特征的景物描写 展现了夏天蓬勃的生命力。) 2、夏天是突然到来还是有一个过程?请找出相关语句。 (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3、第二自然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夏天缓缓而来的过程。女生朗读第三段,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前”指春天,“后”指秋天,“生命的旺季”是指有的农作物已经收获了,有的还正在茁壮成长,还有的农作物正要播种。也就是说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4、第二、三自然段写的是夏天的自然景物,夏天还应该有人的活动,在第四段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派农忙景象。读一读,他们是怎么忙的?忙到什么程度? (忙着收割,给秋苗追肥、浇水等。) 5、读了二、三、四段,你能说说作者喜爱夏天的原因吗? (景美,人勤) 五、品味语言 读文章不仅要了解内容,还得细细地品味语言。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感受一下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能打动你的心,哪些语句能引起你的联想,让你想起你自己曾经看过或感受过的类似情景。 学生先默读课文,勾画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独立学习以后,先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再由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例如:(1)“烘烤”这个词用得好,能使人感受到太阳的温度特别高。 (2)“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句写得好,我们仿佛能闻到麦子的这种香味。 “热风浮动着”这句让我联想到夏天走在柏油马路上的炽热。 (3)“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用一锅水逐渐沸腾的比喻,形象的写出了从春到夏的过程。表现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4)“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挑”字,让我感受到了棉苗均匀有力的呼吸,感受到了它们正在努力生长。“举着”让我们感受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匍匐前进”我们同样感受到了瓜秧的腰肢扭动,蜿蜒蛇形。 (5)“这时……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运用拟人的修辞,“冲刺”一词看出农作物在紧紧抓住大好时光,大显身手,茁壮成长,显示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 六、指导朗读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这堂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那么这篇课文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呢?音量上面应该如何控制呢? 感情:喜爱 音量:饱满、洪亮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注意重读和节奏等。这篇课文,要读出夏天那种火热、急促的、美好的氛围,并注意文中感情递进的句子及修饰语。 首先解决重读,给出了三个含修饰语的句子: 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B、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C、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 让学生自由读,找出句子中的重读词语,学生基本能体会到修饰语需要重读,总结规律——突出景物特点的修饰语一般需要重读。 其次是节奏,我们在第一遍齐读的时候,节奏较慢,且有些拖拉,不适合读这样“火热”的课文。所以要练习朗读情感递进的句子,同样给大家出示这样三个句子: A、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B、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C、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自由读,找出需要连读的地方。 学生在反复练习之后,总结规律:每句最后的部分连读可以读出句子应有的力量和“火热”的情感。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似的词语和句子进行重读及节奏的朗读训练。 最后老师找了第三、第四段这两个精彩的段落,全班来演读。 [女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女合]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男合]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男领]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男女领]你看, [女合]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男合]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 [众合]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男领]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男合]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众合]快割,快割; [女合]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众合]快打,快打。 [女合]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 [男合]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男领]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女合]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众合]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七、结束语: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领略、发现生活中的美。 八、布置作业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请你发挥想像,写几笔“夏之色”、“冬之色”。 此题意在品味语言,又学以致用,训练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对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或许仿句难了点,不必要求太高,只要句式大致相同就可以了。 教学反思: 当代作家梁衡的《夏》,是一篇语言生动形象而内涵丰富的优美散文。我将这篇散文的教学大致思路定为:整体感知——细读探究——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品味语言和朗读上,这也是散文教学的两大重点。品味文章富有魅力的语言,挖掘本文含蓄隽永的一面。怎样才会品味得透、怎样才会体味得深?只有抓住重点的词语、句子或者语段做深入细致的研读,才会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匠心独运及表情达意的淋漓尽致。但重点赏析不等于不做整体把握。同时还要寻找到这节课的朗读训练点,进行有梯度的朗读指导训练。 总的来说,这堂公开课还是非常成功的,得到了教研员王金海老师的充分肯定,是他所听到的十几堂《夏》中的上层之作。 同时也得到了江阴市兄弟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 1、本堂课思路清晰,问题设计由简到难,由整体到局部,丝丝入扣,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的规律。 2、教态亲切自然,虽是借班上课,但课堂气氛活跃,能在课堂上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侃侃而谈,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习的热情充分被激活。整节课,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同桌、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呈现出合作探究的浓浓学习氛围。 2、本堂课的高潮和亮点部分是在语言的品味和朗读上。写景抒情散文的授课重点一般在于语言的品味积累。吕淑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朗读是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美的重要方法之一。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写景抒情散文正是训练朗读能力的非常适合的文本材料。我们一般会看到这样的模式和惯例:教师范读,提出朗读注意点(停顿、重读、语速、情感),学生自由读,学生齐读或个别演示,品味完语言再读。在学生预习非常充分,理解全文内容情感的情况下,这样的朗读训练对一部分朗读基础较好的孩子,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大部分还不会掌握朗读规律及对朗读不感兴趣的孩子,长此以往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因此,在上《夏感》这课时,我尝试从文本出发,寻找这节课的朗读训练点,进行有梯度的朗读指导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课堂有成功之处,但也有遗憾在心。 1、 一堂课只有45分中,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顾此失彼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充分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环节,因时间给的不够充分,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还是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这也跟平时的指导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关系。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这些能力。 2、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炼。语言缺少趣味性和美感。在课堂教学时,我需要多多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当然,锤炼语言应该从日常会话开始,我会在教学时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并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语言表达,便于以后改进。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