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清流县城关中学   邓云东)

【教材分析】

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严厉的自责精神充塞在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能力目标: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课前准备】

      学生: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或作评价。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1、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

   ⑴ 1925年左右中外社会状况。

   ⑵ 鲁迅其人其作品其思想。

  2、查字典,落实生字词的音和义。

  3、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设境导入:在大屏幕上展示 “放风筝 ”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和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谈谈放风筝的感受。为课文学习设置情景,营造氛围。  

 三、合作探究

1、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但在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

     (1) 生交流

     (2)师总结

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你能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看出什么样的社会意味?

     (1)生分小组讨论

     (2)师总结

    3、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2)读完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提示: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3)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个别学生朗读全文,听读课文后,进行朗读评价。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课内作业]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四、品味语句,渗透感情

    生自由找出自己认为用的贴切的词语或精彩的语句加以品味。

五、体验反思

对待早年的鲁迅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老先生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生自由发言,师归纳

六、拓展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或对游戏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布置作业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板书设计】

                风筝

我                           小兄弟

补过,省悟                     忘却,麻木

                                                   (2008年11月2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