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老人(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的: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与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的叙述角度与叙述腔调。

         4.了解小说的叙述角度、腔调和速度控制。

教学重点:叙述角度

教学过程:(一)海明威及其创作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短篇小说简练明快,《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印第安营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长篇代表有《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他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描写了在欧洲参战的青年流落巴黎街头的生活背景,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他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迷惘的一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它不是一个有统一组织,共同纲领的文学集团,甚至初期连名称都没有。现有这一称呼,出自侨居巴黎的美国老一辈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之口。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1926年,海明威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把斯坦因的这句话作为小说的题词。此后“迷惘的一代”即被人承认(由于迷失了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下一代)

(二)基础知识归纳

蹒跚 pan shan 腿脚不灵便,走路左右摇摆,缓慢的样子(也作盘跚)

轮辐 fu  踝 huai 踯躅 zhi zhu (徘徊) 踟蹰 chi chu 心理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眺望 tiao wang 

(三)自读课文,把握内容,交代背景

整体感知: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大背景)战争。

导言:写战争的小说举不胜举:《战争与和平》《九三年》《双城记》……就连海明威自己也写了不少长篇佳作,如《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 。相比之下,《桥边的老人》实在是一篇小品:仅有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意蕴却深。

交代背景: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弗朗西斯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美国许多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地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他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成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小说不同的,《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小人物、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的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真实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

(四)品味小说语言风格及思想内涵

1.阅读小说第一段,讨论叙述语言的特点

思考:a第一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代了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质的士兵,踯躅的农夫

      b本段语言几乎一笔一景,为什么在唯独对桥边的老人着重笔,而且分置首尾?

明确: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与下文的过度照应。

      C由本段看,小说的叙述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语言简约,不事喧哗,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2.阅读小说的主体部分 



a我与老人的问答有多处矛盾,试举例说明。

明确:如“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时,我的心不在焉。

b.为什么会产生“答非所问”的对话?

明确: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的战士,关注的是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只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一自己相伴的生命。

c.老人的形象与故事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明确:老人是个有 爱心的人

小说反复出现这样一个细节: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作者在强调什么呢?在老人的话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在他孤独的垂老之年,只有几个动物与他相依为命的晚景。然而,残酷的战争使这一点温馨都无处藏身,一无所有的老人在炮火中不但是 去了家园,也失去了最后几位可靠的伴侣,前景的凄凉显而易见,这也许正是老人不急于逃离,也不惧怕战火邻近的缘故。

也许你们会说,在这样一个战乱的年代,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可是,当你的生活中,连亲人都没有,只有动物相依相伴时,动物就如同亲人一样了。在人们自顾自的逃离中,动物是最无助的,他们被抛弃,无辜的面对人们制造的炮火,对人类的仇恨一无所知,战争的双方,有谁会关注生命的被扼杀,被销毁,被剥夺呢?然而,在老人的眼里,这却是世界的价值所在。

因此,我们说,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3.阅读小说的最后一段,讨论结尾的表达作用。

明确:a.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 

      b.渲染气氛,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c.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五)总结小说的艺术特色

1.语言简约——简明的语言展现形象和情节,叙述客观真实,少用华丽或带有主观色彩的语言,尽量摒弃对环境的渲染和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这种不事渲染的素描式的叙述,却可以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或直观的故事线索。

2.寓意深远——简单的生活中包含着老人博大的爱心与素朴的人性,而人性回归是人类面对罪恶的战争,自救字赎的唯一方式,结尾复活节的有意提及,也是呼唤人性的暗示。小说通过深刻的寓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