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兵车行》教案 【课件导入】在观看视频之前 提出要求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对哪一副画面印象最深?) 战争能给人带来的是什么?战争使一座座城市变成废墟,使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使年幼的孩子失去父母,它带来的只能是一双双无助失神的眼睛,是一阵阵捶胸顿足的呼喊,是长久的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任何一位有良知的作家无不痛恨战争,渴望和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杜甫的《兵车行》就是这样一篇反战的檄文。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课件】 1 杜甫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早年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多年。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诗作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高》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2 解题 《兵车行》 行提示:“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但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体,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民歌的形式,深刻反映人民的苦难。 【检查预习】 字 词 句 【课件】 3 让我们首先通过诵读来领略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和抒发的感情吧。 【教学目的】 一、在诵读中体会语言、感受形象、再造形象。 4 二、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注意: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指出缺点和不足!) 语速 停顿 语调 重音 感情 四 教师范读 指出:要想读好,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你要对诗词内容要有深入的理解,要充分体会诗人的情感。 也就是说如果你脑海中要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清晰的语言,充沛的情感,才能打动别人。 五 带着这些感悟我们来看一下第一部分。(车辚辚,--------,干云霄) 同学们小声读一下看,假如你就是杜甫,在这一段中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场景? 【提示 】 这里面有什么? 车 马 人 我们可以想象:(1)远景:天空,满天阴霾。一队队人马全副戎装(人数是多少?数十万计,可以想象出征士兵之多,多少人家妻离子散),又小时在天际处。大道两侧,无以计数的百姓。……(2)中景:马踏黄土,黄土扬天,昔日的咸阳桥也遮蔽不见,士卒疲惫,脸色凝重,一言不发,扛着长枪、腰插弓箭走来。军官模样的人挥动马鞭催促队伍行进。人头攒动,张目远望……(3)特写:人群中一阵骚动。军官模样的人勒马回视,扬鞭大喝:“还不快走!”老父亲看着即将远去的儿子无奈地流下两行浊泪,他抖抖擞擞地抚着独子的头发。白发苍苍的老妪,望着中年汉子的背影,呼天抢地,跺脚长嚎。一衣服褴褛的青年妇女奋力挤出人群冲向队伍,拦住了丈夫的行进。一童子踉踉跄跄跟上,牵住青年汉子的征衣……青年汉子回头无语,两行清泪落下。这一别是诀别。一个老兵已是两鬓染霜,已无人相送…… 4.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轰隆隆驶过的战车声、号哭声、队伍行军的脚步声、战马嘶叫声、马蹄声、风吹旌旗声、喧闹的混杂不清的人声。) 5.补充问:你听到的最清晰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最清晰的是交织成一片的哭声、呼叫声,压过车声马声。)(以上是学生可能构想的场景的举例,实际课堂上,学生应有更丰富的想象力。) “干”是“冲”之意,要读出哭声震天、怨气冲天、生离死别,要读出怨愤之情,要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不是百人、千人,而是数万人的哭声,要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这里语调要上扬,语速加快。 6.这里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这里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些所见所闻,使你有何感受?如何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师生讨论)(你为这场景所震撼:既有吃惊、紧张,又有沉痛,语速稍快,基调就应该是无限凄凉的。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真是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这种情感要通过重音、语调、停顿、语速的变化来强调。) 【补充:】“车/辚辚,马/萧萧”——“辚辚”“萧萧”语速可稍快,因为这里的场景使诗人吃惊。“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人被震撼,诗人甚至不忍述说,逗号后可以有一个心理上的停顿、延时。“哭声/直上/干/云霄”——“直上”要读出动态趋势,“干”是“冲”之意,要读出哭声震天、怨气冲天、生离死别,要读出怨愤之情,要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不是百人、千人,而是数万人的哭声,要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这里语调要上扬,语速加快。 【 补充 】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跑)、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极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极为强烈的感受。它具体、客观、逼真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记载:天宝十载(751年)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兵车行》就是再现了这一段史实,但可以想见唐明皇大肆开边,连年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的确是存在的。(学生齐读) 师 :比第一遍读得更好了。诗人开篇就给我们生动地描述了一幅惨别图,把感情寓于记叙之中。 六 那么,这种场面描写在诗歌的结尾也有,请大家找找是哪几句。 (生8: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师: 这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哪位同学能根据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大家要尽量地展开想象。 (生9: 地点在青海的古战场,天气阴沉,还下着蒙蒙的细雨,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白骨累累,还不时地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师 : 说得非常好,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恐怖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那我们一样为这幅图画取一个名字,什么图画呢? (生10: 白骨图。) (生11: 冤鬼图。) 都不错。不过既然是“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着重突出了哭声,我们不如改为“鬼哭图”。 (4)“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最后,诗人用哀痛的笔调,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人们的思绪从咸阳桥头带到了青海战场,在生者和死者的悲痛中,新鬼和旧鬼的烦冤中,去加深对眼下战争的人事,去领悟战争究竟给国家、人民带来了什么,全诗对战死疆场、为国牺牲的无数战士,虽然着墨不多,但落笔惊人,字字是血,声声有泪。我们可以想象:昨天在青海战场战死的“新鬼”,是前日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今天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明天又将是青海战场的“新鬼”。这种“新鬼烦冤旧鬼哭”,可以在此映照前面的“牵衣顿足拦道哭”。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愤慨,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令人悲痛欲绝,尤应重读,声调是凄楚的。 3、下面的内容,可用反复的形式诵读,想象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诗人的感情?注意:要读出情感的递进,有时“弱”和“慢”也是一种强调。“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反复)“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一段,是全诗最精彩、抒情之处,可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朗读。这里会是这节课的高潮。) 诗歌从开头的“惨别图”到结尾的“鬼哭图”,我们听到了一个相同的声音:哭声!开头的人哭,响彻云霄,结尾的鬼哭,哀怨凄厉。那么造成这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七 请同学们迅速在诗歌第二段找出三个字和一句话来进行概括。 造成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点行频”,关键字”频”写出战争之多,朝廷频繁地征召百姓们去边疆打仗。这和第一小节征兵图,惨别图形成吻合.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频繁的战事发生在“边庭”,不是保卫疆土,而是为了“开边”,即用武力扩张疆土。这种扩张的战争,虽然伤亡惨重——“流血成海水”,但君王开边之意犹“未已”,仗还继续打下去。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 师 : 正是统治者的穷兵黩武,不断征召百姓去边疆服役,导致百姓们家破人亡。那么我们来一起朗读诗歌的主体部分,(提示:理解内容、把握感情)由老师领读第一句,男生读“或从十五北防河”到“武皇开边意未已”,女生读“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到“被驱不异犬与鸡”,再齐读“长者虽有问”到“生男埋没随百草”。 (合作朗读主体部分) 师 : 好,这三个层次概括地很准确。那么“点行频”给人民带来了那些灾难? 提示 : (物质上、精神上) 征兵 逼租 逼税 【课件】 超期服役,必赴死路 家庭破碎,亲人离散 田园荒芜,生产凋敝 生计困难,租税难缴 传统观念发生改变 (补充)那么“点行频”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通过哪些语言来表现的呢?请同学们就你感触最深的诗句进行赏析。 (生:“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 “或从“与”便至”,“去时”与“归来”,说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怨恨之意顿生,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 (生14: “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农业生产极度荒废,函谷关以东大片农田荒废,人烟稀少,千村万落长满荆棘和杞柳,“禾生垅亩无东西”,生活无着,民不聊生。神州大地到处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十分荒凉。) (生答:“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伤亡如此惨重、生产如此荒废,“山东”已无兵可征,皇上依然一意孤行,征调秦地(关西)士卒。这些士兵能够耐苦战,但“被驱不异犬与鸡”,根本不把人当人,士卒与鸡犬没有什么不同。寓怨愤于嗟叹之中,全段于叙事之中情感浓郁。) (生答: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岁从何出?写秦兵家庭遇到的困难。到了“今年冬”,仗继续打;农事依然无人照料,可是“县官(朝廷)急索租”,一个“急”字,索租不问百姓死活之嘴脸毕现!“租税从何出”没有人生产,何来租米?) 由此于是有了人生的感叹:“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生16: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中国一向重男轻女,可是由于战争,男丁大量死亡,这里百姓却宁愿生女孩,这种反常的心理变化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严重摧残。) 师 : 三位同学都分析地很精当,把“点行频”对百姓带来的灾难从物质生活到精神变化都剖析到了,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诗歌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哭声,诗人借此批判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对劳动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在透析全文的基础上,我们回到诵读的训练中来 八 【听读、诵读点拨:】 (1) 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 (2) 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下面就让我们踏着杜甫的思想足迹,再次诵读全文! 九 拓展能力【课件】 如果老师用超时空运载车请来了杜甫、唐玄宗、杨贵妃、征夫以及他们的亲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可以是其中的一个人) 【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朗读中品味了诗歌语言,通过想象补充了诗中的空白、细节,再现了《兵车行》中所描绘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离乱之苦,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然而战争阴云,始终无法遮挡和平的阳光。就让伤痛成为过去,让战争成为记忆,让诗人笔下的“人哭”“鬼哭”永远成为历史吧!下课!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