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观念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3、熟读、背诵精美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感受文章鲜活的形象,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 品味、探究文中内涵深刻的语句。 四、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因此,在课堂中采取“激发兴趣—感知文意— 品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方法。让学生欣赏语言的美,并掌握一定的品读方法,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五、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伸出两瓣柔嫩的绿叶;一朵鲜花沐浴着阳光雨露,逐渐绽放;一只小海龟在大海浪涛的召唤下从沙滩迅速爬向大海…… 导言:大家看了上述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命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它就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谈生命》。 (二)感知文意 1、老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多媒体配乐《高山流水》) 要求学生在听读的同时,注意两个问题: (1) 给生字注音。 (2) 认真体会文章大意。 2、师: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把生命比作什么? 学生答:一江春水, 一棵小树。 3、多媒体展示 师:请看flash“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一棵小树的生长”,结合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 提示:抓住关键词语,如“有时候••••••有时候”等词语。 4、老师小结:同学们描述得非常好,作者用散文诗般的优美的语言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作者带给我们的精神佳肴。 (三)、品读赏析 1、师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 (1)对照多媒体展示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语句、感情朗读并赏析。 (2)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提示:可从生动性、形象性、哲理性、情感性方面选取) 学生快速阅读后回答。 如: 生1答:这幅画面对应的是“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刷了这危崖,它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我觉得这段话表现了春水充满激情,充满力量,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艰难险阻的气概。它告诉我们:人生会有挫折、磨难,我们不要悲哀、退缩,应该勇敢顽强地克服困难。 师:说得好。你解读了语句中所深藏的哲理。那么你认为这句话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有哪些? 生答:“奔腾”“怒吼”“回旋”“冲刷”“一泻千里” 师:注意这些词的词性都是 生齐答:动词。 师:动词精炼、传神、形象,所以最具表现力。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句话,感受 “一江春水”高昂激越的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生2答:我喜欢:“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因为这两句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都写出了江水和小树在最终结束自己生命的那种坦然和无怨无悔。 师:非常好,这如同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李清照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歌;为了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勒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一般。只要努力过,就不会有遗憾。让我们齐读这一句。 生:我喜欢…… 2、质疑 方式:请同学提出不理解的句子,其他同学给予解答。解答不出的教师点拨。 多媒体显示: 重点语句的内涵 (1)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含义: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冷静、客观、从容地面对生命、热爱生命,表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含义:学会享受痛苦,感谢痛苦,珍惜生命,为生命的每一刻喝彩。 3.小竞赛:背你所喜欢的句子,看哪一组背得多。 (四)、体验反思: 你觉得生命像什么?在你十几年的生命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1:生命像一轮月亮,有时圆有时缺,圆圆缺缺构成了他的一生。 我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乐观,微笑着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 生2:我觉得生命像一颗流星,宇宙是它的母亲,他勇敢地划破长空,绽放光彩,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付出,只要你付出,就会见到彩虹。 …… 小结:生命是平凡的,生命是可爱的,生命是可敬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在你的生活里,在你的心里,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珍惜生活,感谢生命,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自信。 (五)、拓展延伸:同桌互赠有关生命的名言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文中你喜欢的语句,积累好词好句。 2、写一个生命现象,3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 谈生命 冰心 生命像一江春水 1 意境美 品读感受 2语言美 生命像一棵小树 3情感美 4 哲理美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