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一)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理论批评家,曾用玄珠、方璧、形天等笔名。茅盾是1927年发表第一个中篇小说《幻灭》时始用的笔名。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从小酷爱文学,喜欢读中国古典小说。1913年茅盾中学毕业后考进北京大学预科(文科),1916年预科毕业,因家境窘迫辍学,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开始了早期的文学活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和从事文艺理论批评。

   1920年1月,他发表了第一篇文学论文《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初步地表达了“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同年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年茅盾与郑振铎、叶绍钧等人发起组成了文学研究会,主编并革新《小说月报》,积极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同时;了参加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革命活动。1925年,他连续发表了《论无产阶级艺术》,《告有志研究问学者》、《问学者的新使命》等文章,较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无产阶级艺术的主张,标志着茅盾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发展到了无产阶级文艺观的新阶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同年茅盾完成《幻灭》、《动摇》,1928年完成《追求》,1930年,在三部中篇合成一部长篇出版时,把书名定为《蚀》,表明书中写的人和事,正像月蚀日蚀一样,是暂时的,最后胜利是必然的。

  作品描绘了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剧烈变革,刻画了那一历史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面貌和心路历程,即表现了当时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在革命浪潮中所经历的三个时期:“一、革命前夕的亢奋和革命既到面前的幻灭;二、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三、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作品对时代生活进行了广阔的描写,对复杂社会矛盾中的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刻画,对人物心理状态进行了细致的披露。但是,由于受到作家当时痛苦消沉思想情绪的的影响,作品的基调特别是《追求》的基调比较低沉。

  1928年茅盾东渡日本,写了《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等著作,同时创作了长篇小说《虹》(未完篇),这一命题具有象征意义。小说主人公梅女士的前半段经历与《蚀》中的女性相似,但她到上海后,在革命者帮助下,参加“五卅”运动,走上革命道路。如果说《蚀》中的人物是幻灭型,那么,《虹》中的人物便是觉醒型的。这部作品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是茅盾创作将转移到新方向的过渡。

  1930年,茅盾回到上海,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跟鲁迅并肩作战,投身左翼文艺运动。1930年到1931年间,他在为《子夜》创作做准备的同时,写了《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等三个历史题材的短篇和有关学校生活的《路》、《三人行》两个中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作历史小说,努力塑造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是矛盾创作道路上新的尝试和探索。《路》和《三人行》分别以大学生和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为题材,揭示了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青年学生只有坚持斗争、不断追求进步才有出路,也指明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前进方向。这些小说基调昂扬,艺术风格上也有新的追求,由细密转向简练朴实。但因为作者对大革命后的青年生活不够熟悉,开掘不深,也未能创作出真实具体的人物形象。

  从1931年到1937年之间,是矛盾创作热力最旺盛,收获也最丰富的时期。这个时期茅盾先后创作了长篇《子夜》,曾被瞿秋白评价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中篇《多角关系》和《少年印刷工》,以及包括《林家铺子》、《春蚕》(与《秋收》、《残冬》合称“农村三部曲”)在内的28个短篇。这些作品全面广阔的展现了30年代初期旧中国都市、城镇、农村的面貌,生动的反映了当时各阶级、阶层的经济状况,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而确立了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的地位,也显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抗日战争爆发后,茅盾辗转于上海、武汉、广州等地,曾担任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理事,参加并领导了国统区文艺战线抗日反蒋斗争。1949年到达解放区,同年七月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被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主席。其间,茅盾先后主编了上海的《呐喊》周刊,香港的《立报》副刊《言林》和《笔谈》、广州的《文艺阵地》等刊物。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原名《你往那里跑?》)、《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走上岗位》、《锻炼》(未完篇),短篇小说《委屈》等,以及《白杨礼赞》、《风景谈》等许多散文,还写了一个剧本《清明前后》。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