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学案例(鲁教版九年级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案例 手机版


 

一、主题与背景

实施“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建设活动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何谓和谐高效,怎样才能思维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呢?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使我对这种对话型的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里以《人生》》一文的课堂案例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设想

〈〈人生〉是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克斯的散文。它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和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概述四个场面,分析三大人群的特点;探究主旨,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激发写作热情。另外还应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课堂教学应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延伸拓展法等教学方法,注重深入探究,学以致用。

三、情景描述

(一)赏析“人生”

上课时,教师先用课件来展示作者介绍;勃兰克斯,丹麦文学家,文学史家。重要著作有〈〈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然后展示生字,积累词语,并让学生一起朗读出来(课前已经预习了)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交流初读文章的感受。

生1:这篇外国人写的文章,有些语句比较深奥,我不太能读懂。

生2:这篇文章探讨人生,但为什么写人们在干什么呢?

生3:对啊,作者写人生,却没提人生,为什么呢?

生4:作者在文中写了四个场面,分别是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

生5:这四个场面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呢?这让人想不通。

生6:提到人生,就让我想起冰心写的〈〈谈生命〉〉。

生7:作者是把人生比喻成了四个场面。

┄┄

师:刚才,同学们的交流非常好,有分析课文的,有提出疑问的,下面我们就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来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个组负责一个场面,交流时组长先发言,其它同学补充。

第一个小组:第一个场面是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人的生命历程有攀登就必然有摔落,这是对立统一的。但最初攀登是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心理感觉是新鲜,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再后来攀登就艰难许多,缺少新鲜感,不再留恋什么。

第二个小组:第二个场面描述深入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他们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在寻找坑道深处埋藏的矿物,并乐此不疲,非常快乐。

第三个小组:第三个场面是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开疆辟土,征服人群的情景。描写他们的性格和情态,

第四个小组:第四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工场劳作的情景。他们的工作是琐碎、微小,但他们是那样的专心、细致、勤奋。

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三类人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念,并释句解疑。

第二小组:挖掘坑道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复杂而简单。他们有忧伤有快乐,甚至还有幼稚的幻想。为了工作,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我们认为他们指的是从事研究工作,像阿基米德、爱迪生这样的科学家、脑力工作者。

第三小组:征服广阔领域的人,他们有宽阔的视野,丰富的经验,有征服欲,爱冒险,爱生命,是属于开拓进取的人。他们是军事家、政治家之类的人像秦始皇,努尔哈赤等。

第四小组:在工场劳作的人,他们虽然工作琐碎,但持之以恒,或许就是一个普通,但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指那些发明家,设计师,园艺师之类的人。

第一小组:从他们的分析中,我们感觉他们都珍惜时间,热爱生命,有拼博精神。

师:不论是哪一种人,哪一种生活场景,他们的共同特点就在于奋斗,进取,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作者在这里,虚写四种场景,三大人群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是什么写法?是以小见大。是通过个别来展现一般。

师:同学们,那么你们能不能说上一段话也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

学生稍作思考,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每天上学,都要乘坐公共汽车。有的同学见老人或抱小孩的人上车,就把头转向一边,装作没有看见,而不让座。这是一件小事,但也反映了我们中学生一种坏现象就是不尊老爱幼。(有的同学在微微点头)

生2:,有一次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让扔在地上的西瓜把我滑倒了,幸亏是我,如果是老人摔一下可就不得了。现在我们中有许多不文明的现象,我们应该呼吁大家讲文明,讲卫生。

生3:我们开发区的楼房一排排的起来,厂房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这说明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成功了。我们应该感谢邓少平爷爷。

生4:对啊!最近我们中国神七发射成功,奥运圆满举办,金牌榜第一,让全世界人都看到了中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

(二)设计“人生”

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老师都没有想到同学们却想到了。由于篇幅有限,作者只写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积极进取的人的活动的景象,其实还可用更多的画面,更多的人物形象来概括丰富的人生。同学们,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像续写第四种人的生活景象吗?

学生思考,并动手写作,后纷纷举手发言。

生1:对于农民来说,人生就是广阔的农田,春种秋收,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才能赢得粮食满仓,苹果飘香。

生2:对于建筑工人来说,人生就是建筑工地,风吹日晒雨打,忙忙碌碌,层层大楼拔地起。鸟巢飞出金凤凰,水立方现外星人(菲尔普斯)

生3:对于运动员,人生就是运动场,日日练,月月比,运动场上洒汗水,金牌里能拧出一条河。(学生鼓掌)

学生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丰富的想像,写的非常成功。想像成几十种场面,想像实在是太丰富了。

师:同学们,人生是什么,我们在这短暂的生命里,该如何度过呢?奥斯特洛夫斯基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本文的作者勃兰克斯也告诉我们为了实现理想,应该奋斗,积极进取。同学们,你们有远大的理想吗?(学生们大声地情绪激昂地说“有”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为理想而奋斗,让我们的人生活得更精彩吧!

学生在此时表现的较为振奋,已充分的受到感染了。

四、教学反思

自大力推广“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以来,我有了很深的感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再也不是教材的贩卖者和简单加工者,而是和学生一起共同创造、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享受者。学生再也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有灵性、有思想敢于直接和教材对话、大胆发表不同见解的活生生的人。学生在课堂上和教师一起享受知识,享受人生。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应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也就是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中享受学习。

课堂上,学生由初读课文的茫然,到分析课文中对课文的理解,再到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都是建立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之上的。学生在想像人生像什么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联想力。既能说的有理有据,又能紧密地联系国家大事。这是非常精彩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思维对话。

学生不仅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如何度过人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