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微笑着面对生活》(人教版九年级)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综合性学习 《微笑着面对生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作主题演讲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素质。 3.使学生学会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培养学生写作演讲稿的能力。 二、指导与建议 1.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分组进行,教师调控,注意分组大体均衡。 2.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准备,实际上就是搜集、提取依据,形成观点。这一过程不能等闲视之,因为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也是学习方式和习惯养成的过程。 3.在学生搜集、梳理资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例如图书馆、网络等,还应提倡资源共享,合作学习。 教师要倡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演讲的材料。教材上三个演讲的话题,都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而且也是社会热点话题。围绕这些话题,发生了数不清的事儿,有些还很有代表性。应该指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认真搜集这些材料,作为自己演讲的题材。 4.三项活动尽管都是演讲,又在同一个大话题下,但同中有异,各有侧重。下面略加说明。 怎样面对失败?这对任何人,尤其是中学生,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要“微笑着面对失败”,这个结论大家都会同意的。但要就这个话题发表一次演讲,有自己的观点,并有一定的说服力,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教师在指导这一活动时,要让大家充分搜集资料,然后展开讨论,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最后各自写出演讲稿,到演讲会上演讲。这个话题能否阐述得清楚,关键在于:失败转化为成功要有条件,如果创造了条件,就能从失败走向成功,否则,只能永远停留在失败。这个条件就是先战胜自己,对失败有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把失败踩在脚下。然后才谈得上发挥自己的潜能,以百折不挠的努力去拥抱成功。教师的点拨能“点”到这个关键上,就能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怎样面对他人?这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人们常说,现在独生子女多,当“小皇帝”当惯了,在生活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理解和尊重不够,不善于与他人合作。让学生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酸甜苦辣,提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应该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指导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体验、从日常的琐事着眼,看学生自己平时是怎样与他人相处的,怎样对待他人的。尤其是与他人意见不一,甚至发生矛盾、冲突时,是如何对待他人的。举出事例,交流看法。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到图书馆、网上搜集资料,看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是怎样善待、关爱他人的。不妨介绍有关青少年读物,让学生从理论上受到启发,懂得应该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最后,指导学生写出演讲稿,登上演讲台。 做一个善于与人合作的人,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但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做到善于与人合作,又谈何容易。应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提高在这方面的认识。而提高学生认识的关键,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竞争并不排斥合作,从某种意义来说,竞争也是一种合作。竞争的目的是提高自己,在竞争的过程中与对手交流、切磋、砥砺,以求得共同的发展。竞争以不损害别人为前提,竞争以共同提高为原则,良好的合作促进竞争。简言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这次活动中,教师不妨指导学生在图书馆、网上搜集这方面资料,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这方面事例,并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然后写成演讲稿,并登台演讲。 5.关于口语交际和写作的指导。要注意指导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演讲能力。对演讲的指导主要是:能就适当的话题作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演讲,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对演讲稿的写作,教师指导的重点是:第一,在教材规定的话题内,确定演讲稿的观点,支撑观点的材料,以及运用材料证明观点的途径。第二,观点应该明确,不模棱两可;材料应该确凿、典型、新颖,用材料证明观点的过程应严密。第三,条理清楚,结构完整。第四,用精练的口语,力求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教师要积极倡导,演讲稿力求写得个性化,有创意。 三、活动评价 1.本次活动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也有参与的能力。因此,首先要评价学生参与的态度和参与的过程,其次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水平、运用语言的水平和演讲的技巧。有的同学对问题的认识全面、辩证,甚至有独到的见解,要格外加以鼓励。有的同学演讲语言生动形象,擅长于用精练的口语,多用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大众化语言,也要给予表扬。有的学生体态语用得好,也要多加称赞。此外,要注意评价演讲中表现出的态度和修养,是否文明,是否谦虚,是否彬彬有礼。 2.要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次演讲会召开之后,可以分组讨论,在讨论中进行相互评价,也进行自我评价。 3.教师的评价不妨从下边几方面进行:(1)对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再评价。(2)对于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态度积极、大胆演讲的学生,予以充分肯定。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这次也能参与,并发表了演讲的学生,尽管表现不尽如人意,也要予以足够的肯定和鼓励。 4.可以把作文讲评与活动评价适当地联系起来。比如,在活动过程中搜集材料,勤于思考,讨论中积极发言,写起演讲稿来也就容易做到观点明确、材料充实,有说服力了。 四、有关资料 1.关于“专题演讲” 当你要参加一次专题演讲时,你就要根据演讲题目或范围,根据听众的情况确定自己的演讲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那么,你需要做些什么呢? (1)撰写讲稿 这时,你一定会紧扣演讲专题广泛深入思考。你在敲击键盘或奋笔书写时,眼前并无听众,身边可能只有各种资料,虽然你“眼前无人”,但你一定要“心中有人”。这个“人”,一是演讲者自己,二是听众。演讲者要根据专题演讲的题目或范围,结合演讲者自身和听众的情况,确定演讲内容。“心中有人”能够使你的演讲具有你自己的特色又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激情洋溢才能感染听众,见解独到才能吸引听众,剖析透彻才能说服听众。人云亦云的套话,言之无物的空话,无病呻吟的假话,既感动不了、说服不了自己,当然更无法感动和说服听众了。 根据演讲专题,你要确定“讲什么”和“怎么讲”。 “讲什么”就要确定演讲的立意和选材;“怎么讲”就要确定演讲的语言和结构。演讲的立意应该鲜明、集中、独到、新颖;演讲的选材应该鲜活、生动、典型、恰当。一位演讲者参加“21世纪,我为祖国做什么”专题演讲,选择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环保,从我们每一个人开始”,但演讲因为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获得了成功。 演讲稿,主要是靠口头语言传达信息,它不是书面语言供人眼睛阅读。因此,你在撰写演讲稿时,不妨边讲边写,使演讲语言琅琅上口,适合于口头表达。 (2)熟悉讲稿 虽然演讲不能照本宣科地读稿或一字不差地背稿,但也不是完全脱离讲稿另起炉灶,信口发挥。熟悉讲稿,最好能背诵讲稿,应是演讲成功的重要条件。善于演讲的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经验之谈是“写下讲稿,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把它扔了”,许多演讲者的切身体会是“无稿不上台,上台应无稿”。 演讲时讲稿的主题、观点、总体结构、重要理论依据一般不可轻易变动。当然,具体事例、场景描绘、态势技巧可根据不同场合随机应变。但这些随机应变不可盲目随意,适当调整只应是局部的和微观的。 在反复诵读讲稿时,对演讲的内容、语言和结构可能会产生新的感受,你不妨记下这些感受,以进一步完善讲稿。 (3)设计演讲 所谓演讲,既有“讲”,也有“演”。除了语言表达以外,还应该借助手势、动作、表情等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演讲与口才》主编邵守义教授认为:“有声语言是演讲活动最主要的表达手段,要求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清亮、圆润、甜美,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态势语言就是演讲者的姿态、动作、手势和表情,要求准确、鲜明、自然、协调。演讲就是演讲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借助有声语言和态势的艺术手段,针对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情感,从而达到感召听众并促使其行动的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演讲者应以讲为主,以演为辅。如“讲”而不“演”,就缺乏形象生动的感人力量;重演轻讲,就会喧宾夺主,冲淡演讲的内容,削弱演讲效果。 演讲不能只是念讲稿,如果没有眼神的交流,没有恰当的手势,就没有现场交流的生动效果。如果运用恰当,在讲稿基础上的现场即兴发挥能够获得与听众的心灵交流。 (摘自七市编委会《交谈•演讲•论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 任何一个成功者,几乎都会被人们看做是会做事的人,人们情不自禁地把羡慕的眼光投向他们。可是,你是否想到,几乎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失败的考验? 对于任何一个在成功之路上艰难跋涉的人来说,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失败和挫折。就像一个人要生存就必须经历白天和夜晚一样,逆境就等于是晚上。要学会做事,就必须先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打击。 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故事也许会给你一些启迪。 1935年9月1日,小泽征尔出生在中国的沈阳,6岁时随全家返回日本。少年时代的小泽征尔就显露出了音乐天赋,他喜爱听音乐,尤其喜爱听交响乐。一次,他跟随父母去听日本广播协会交响乐团的演奏会,俄国著名指挥家列昂尼德•克鲁采尔担任乐队指挥。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看着乐队指挥那挥洒自如、热情洋溢的指挥风姿,小泽征尔深深地被吸引住了。他暗暗想:我一定要成为列昂尼德•克鲁采尔那样的指挥家。 1951年4月,小泽征尔正式考入了桐明学园的短期大学指挥系。在那里,他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理论和技术,并且开始担任学校管弦乐队的指挥。这为他以后做乐队指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中毕业后,他到欧洲去深造。从马赛到巴黎,他感受到了艺术之乡的巨大魅力。小泽征尔的艺术之路是一帆风顺的。他在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并且连续两次赢得了伯克郡音乐节和卡拉扬主持的指挥比赛奖。卡拉扬很欣赏小泽征尔,并亲自指点过他。卡拉扬是世界著名指挥家,被人们称为“音乐魔术大师”。所以,能够得到卡拉扬的欣赏和点化,实在是太幸运了。 在巴黎的两年里,小泽征尔进步很快,他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年轻音乐指挥家,并受聘于纽约爱乐乐团和美国最大的演出公司──哥伦比亚艺术公司,成了一名乐队指挥。 小泽征尔的成功之路走得很顺利吧?可是,他和无数成功者一样经受过失败的考验。 1962年发生的“小泽事件”对一直走在坦途上的小泽征尔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当时,小泽征尔刚刚从巴黎返回日本,并受聘担任了日本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可是,乐团中的一些成员对年轻的他很不服气,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崇拜德国著名指挥家富尔特文格勒的指挥风格。因此,他们拒绝参加演出,在空荡荡的剧场里,只有小泽征尔一个人站在指挥台上。公开被“晾”在台上,这给年轻气盛的小泽征尔带来了多么大的打击啊!他没有想到,在国外历尽千辛万苦学来的本事,回到自己的祖国却遭到如此的冷遇,这简直是一个奇耻大辱。 愤怒之余,小泽征尔毅然离开了祖国,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并且发誓永远不再回来。他不相信自己会是个失败者,他决心做出卓越的成绩来,给那些瞧不起他的人看看。 他来到了美国。除了潜心学习之外,他还担任了芝加哥交响乐团维尼亚青年节的指挥。同时,他还兼任加拿大多伦多乐团的指挥。丰富的阅历使他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他的指挥技艺更加精湛了。5年之后,他离开了美国,开始在世界各地旅行,并经常担任客座指挥。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各种不同的音乐流派、艺术风格他都接触过,并经过他的博采众长、整理加工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从此以后,小泽征尔真正地出名了,他指挥的演奏会观众们掌声不绝,西方舆论界称他为“当今世界著名指挥家”。 尽管如此,小泽征尔仍没有忘记1962年给他带来的耻辱,他仍然对自己严格要求:每天凌晨一点左右睡觉,早晨五点起床。除了指挥演奏会以外,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研习乐谱上。 10年过去了。1972年,小泽征尔被聘担任了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是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能够在这样的乐团里担任指挥,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无上的光荣,小泽征尔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终于登上了世界音乐高峰。如果没有当初的“小泽事件”,会有今日的小泽征尔吗?如果小泽征尔没有对待失败的勇气,他今天还能够敲开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大门吗?所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小泽征尔有着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失败面前他没有退缩,而是把失败踩在脚下,创造出一个奋斗者的神话。 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气宇轩昂的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在人的一生中,遇到挫折打击、艰难困苦都是不可避免的,关键的问题是你被失败打倒,还是你把失败打倒。 要知道,酸甜苦辣才构成了多滋多味的人生,只有成功而没有失败的生活是没有的。因此,要想拥抱成功,就必须把失败当成垫脚石。只有坚强的人,才能不给失败吓倒,才能笑傲一切厄运、失落和挫折。要战胜失败,先要战胜自己,然后再举步从头来,只有行动才是成功的最主要保证。 一个人要想超越别人,并不是件难事,要想超越自己却不那么容易。所以,如果一个人有着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就有了成功的首要条件,因为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 失败并不可怕,但是要从中得到教训,否则才是真正的失败。有谚语说:“再平的路也会有几块石头”“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小挫之后,反有大获”。保持你的乐观和果断吧,不断地给自己加油鼓劲,你心中的目标就会变成现实。 (选自《学会做事》,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3.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学会做事从表面上看来是个人在追求成功,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但实际上,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任何人也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老师要依靠学生的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学生要依靠教师的教育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老板要依靠员工的工作才能完成经济活动;作家则要依靠读者的阅读才能成为大作家。从这个角度来看,做事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想方设法获得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那么,怎么才能得到他人的合作呢?答案是与人为善。只有你真诚地去对待别人,别人才会心甘情愿地与你合作,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战国时代的名将吴起很懂得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史记》中载有一个关于吴起的故事:他爱兵如子,深得士兵们的爱戴。有一次,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兵在战争中负了伤,因战场上缺医少药,等到打完仗回到后方时,那位小兵的伤口已经化脓生疽。吴起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立刻蹲下来,用嘴为那位士兵吸吮伤口、消炎疗伤。那位小士兵见大将军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其他士兵们看了,也深受感动。而那位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后,却大哭起来。大家都以为她是感动而泣,可她却说:“我是在为我儿子的命运担心呀!你们有所不知,当年,吴将军也曾为他的父亲吸吮过伤口,结果他父亲感念吴大将军的恩情,舍生忘死英勇杀敌,最后战死在沙场上了。”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正因为吴起如此善待士兵,所以士兵们个个英勇善战。 可见,与人为善是我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只有我们先去善待别人,善意地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 孟子曾经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而那些自私吝啬、斤斤计较的人,不仅找不到合作伙伴,甚至有可能成为孤家寡人。有的同学会问:怎样才算与人为善呢?与人为善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包括相当广泛的内容。如:关心他人,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尊重他人,不去探究他人的隐私;不在背后议论、批评他人;善于和别人沟通、交流;善于和那些与自己兴趣、性格不同的人交往;承认对方的价值和努力,对于错误要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总的说来,善待他人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你能遵从这个原则,你将获得许多好朋友、好伙伴。 有人说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行动上做出来的,而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这句话很有哲理。它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以诚待人,事事以自己的心灵为准则,用“心”和他人交往。有的中学生非常渴望友谊,但他们却不肯向对方敞开心灵。湖南省一位名叫王芮的中学生曾经写信诉说没有朋友的烦恼。她说:“上了中学以后,也许大家都长大了的缘故吧,个个变得勾心斗角,相互利用。我讨厌这种情形,所以我变得深沉、冷漠,决心用孤独和寂寞包裹自己,在内心的痛苦中磨炼自己。我对班级的事情漠不关心,把‘我行我素’当成座右铭。课下我不和同学交谈、开玩笑,课堂上我不发言……”王芮同学的这种做法是欠妥的。当她渴望友谊的时候,却不愿意先敞开自己的心灵,用心和同学们交流,这样做,非但不能使自己得到解脱,反而容易使自己更加痛苦、孤独。在我们以往收到的少男少女来信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中学生常常抱着“你不答理我,我也不答理你”“你不和我交朋友,我还不稀罕和你交朋友呢”的心理来为人处世,这种做法怎么能获得朋友的合作与帮助呢?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你想做个幸福的人吗?那么就从与人为善开始吧! (选自《学会做事》,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4.竞争:气量与风度 上海梅龙镇广场以年薪16万元的高价招聘“青春大使”。当16名选手轻松通过了笔试、演讲以及表演这三项决赛赛程后,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实战模拟。选手们按序号被编为四组,每组四人。试题只有一道:你们认为谁能当选本次的青春大使?题目将由四人小组讨论,每组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人选告诉在场的评委。 当主持人将题目要求读完后,选手们你看我,我看你,全都傻了眼。台下几百名观众更是屏息而立,等待着这场游戏的开始。首先是一号选手打破僵局:“我认为我应该是青春大使的最佳人选。”语气强硬而肯定,不容置疑。其他选手的勇气与自信也争相喷涌。一时间,舍我其谁的心声几乎成了场上每一位选手发言的主题。 随着赛事的深入,场上火药味渐浓。一位选手认真地告诉大家,自己年纪最小,理应当选,何况自己聪慧机智,“不像那种绣花枕头一包草”。此言一出,激怒了其他选手,于是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展开了一场语言的对攻。甚至,一位以才智取胜,而容貌一般的小姐被回敬了一个颇有创意的词组──智慧猪八戒。 场上选手们互相攻讦,恶语相加,肆意诋毁对手。由于主持人的不断周旋,方使得局面不致像当街吵架。但决赛残酷得令人惊出一身冷汗。有记者说,如果这16位选手还记得三个月来的同舟共济,请千万嘴下积德。台下观众也有议论,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学生,要是走上社会后还这样,为了私利可以轻易翻脸攻击别人,长得再漂亮,学问再好,也是要吃大亏的。 出题者的目的是让选手们通过合作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展示参赛者的气度和胸襟,不料事与愿违,决赛场上出现了让人惊诧的一幕。 “为争冠,众美女当场恶相骂”,上海《青年报》以此为题对梅龙镇广场青春大使决赛出现的意外场面作了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我们要问的是,为了达到目的,竞争是否就可以不择手段? 对这样一个问题,参赛者可以有下列选择: 中国比较传统的做法是抱着一种谦虚的态度,对别人进行有理性,公正、客观的评判,如果确实是别人比自己出色,那就很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由衷地赞美别人,并真诚地祝贺优胜者的成功。 比较折衷,比较现代,而又为当今青年都能接受的做法是绝不放弃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用尽可能完美的方式来凸现自己的长处,以便在外在风度上和内涵气质上来战胜自己的对手。但绝不因此而失去对别人的客观评价。 在梅龙镇广场青春大使决赛中我们看到了最不愿见到的情况。选手们相互攻讦,彼此诋毁,语多不敬,已近似谩骂。有专家指出,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做法,即使是作为一种参赛技巧,也是极不可取的。 竞争无非两种指向:一是相互激励,一是相互毁损。 竞争并不排斥合作,从某种意义来说,竞争也是一种合作。大赛的桂冠只有一个,最终获胜者毕竟只是少数,因此对大多数参赛者来说,重在参与。竞争的目的是提高自己,在竞争的过程中与选手们交流、切磋、砥砺,以求得共同的发展。由于参赛者共同的合作,创造了一种竞争的氛围,正是在这种竞争的过程中,选手们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为了达到目的,在竞争的过程中诋毁对手,是一种很卑劣的行为。不仅显示出参赛者道德上的缺陷,还暴露出她们在文化、知识、素养上的底气不足。她们不是想办法提高、展示自己的才干、风采,以使自己脱颖而出,所谓“水涨船高”,即你行我也行,而是千方百计地毁损别人,似乎只有把别人贬低下去,才能显露出自己,所谓“水落石出”,即你不行我行。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青年人观念的如此异变? 在中国,青年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自信,这无疑是社会的一个进步,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不会展示自己,就意味着被淘汰,唯唯诺诺的谦谦君子,怕是越来越不能适应今天的生存环境。但是我们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些青年片面理解了“自信”,许多青年对“你崇拜谁”这一问题的回答,永远是“自己”,这种自信并不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的。同时,保持对其他个体的充分尊重,应该是自信的前提。否则,自信会演变成自私。如“青春大使”决赛中一些选手的做派,那种舍我其谁,不可一世的架势,除了虚张声势的造作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她们只顾自我的一种自私心态。 我们现在也较少与人为善的教育,过多地强调个人奋斗,而忽略了应该怎样与他人合作以取得成功,更忽略了如何在竞争中不伤害别人。目前社会流行“丛林哲学”的价值观,即所谓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一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惜任何代价。一些“青春大使”参赛者迫不及待地使用一些恶俗的语言,彼此攻讦,甚至不惜出口伤人,破坏了比赛宽松和谐的气氛,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竞争以不伤害别人为前提,竞争以共同提高为原则。竞争不排斥合作,良好的合作促进竞争。这使我想起上海行知中学上过的一堂面向全国教育界的心理公开课,主题就是:竞争与合作。 老师引导学生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火海逃生”。老师将许多乒乓球放进瓶子,只露出系着的棉线。花瓶代表大楼,细细的瓶颈是惟一的出口,七只乒乓球则是楼里的居民,要求当大楼突然起火时,全体居民能在短时间里安全逃离。七名学生兴奋地上场了,他们各执一根棉线,报警器一响,都以最快的反应拉扯绳子,可一个“人”也没能脱离火海,原来,七只乒乓球都卡在了瓶口。这几个学生面面相觑,只见其中一个小声跟同伴们商量了几句,又开始了第二次实验,这回大家没有各顾各地拉绳子,而是由左到右依次地拉。果然,报警器的尾音还没结束,七位“居民”已离开了出口,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由此,在同学之间引发了一场辩论:“竞争比合作重要,还是合作比竞争重要?”最终,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恶意竞争必然导致两败俱伤,良好的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