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红楼祭高鹗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作者:淮 茗 一九九○年的夏天,年已九旬高龄的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在其生命之火行将熄灭之际,用颤抖的手在纸上艰难地写下了如下两句话:“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千秋功罪,难以辞达!”尽管对这两句话人们还有不同的理解,但相信所有对老人身世较为了解的人都会从这种带有强烈自责、忏悔色彩的语气中感觉到一种难言的悲怆和酸苦。一部小说的续书问题本属学术范围,却令老人家在病危临终之际一直牵肠挂肚,割舍不下,真不知道是该感动,还是该悲哀。它使人联想到一个风云变幻充满苦痛的时代,一种风雨飘摇带有无奈的人生。 不管怎样,这注定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令专家学者大伤脑筋的一个文学奇迹。一部小说以其残存的八十回成为一个民族难以企及的文学顶峰,为完成全璧而续补的后四十回竟能达到乱真的程度,与原著一起家喻户晓,流芳百世。如今,就连对续书骂得最起劲的红学家在整理出版《红楼梦》时也不敢弃之而不用,读者的认同和喜爱已使续作成为《红楼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维纳斯残臂的成功续接确确实实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学奇迹。 恰恰是这位奇迹的创造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受到严厉得近乎苛刻的指责和谩骂,在中国文学史上享受这种待遇的作家并不多见。曾几何时,红学家们将难见《红楼梦》全璧的不满和怨气全撒到高鹗身上,对其所做的续补工作全盘否定,横加指责,将其视为篡改《红楼梦》的罪人,还有的红学家将他描绘成用心险恶,受人指使的文化特务。其结果是高鹗以丑角形象在一部部文学史教材中被当作反面人物而游街示众。直到近几年,随着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和正常化,人们才开始用比较公允和宽容的目光来重新审视这段文学史上的公案,为保全《红楼梦》而付出辛勤劳动的高鹗终于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饱受贬斥的后四十回在红学家眼里也有了新的色彩和内涵。沧桑百年的荣辱兴废、风风雨雨,真是令人感慨无限,难以辞达。 用困厄失意、才华过人八个字足可概括高鹗的一生。落魄不遇,使他与曹雪芹有类似的人生体验;才华独具,使他的后四十回在众多续红之作中脱颖而出。以高鹗的见识与功力,如果他另写一部小说,肯定会得到更高的声誉,但他做出了续补《红楼梦》这种极富挑战性和冒险性的选择,与一位最优秀的天才作家并肩而立,接受后人并不友好的审视和品评。 “天涯倦客楼头妇,一种消沉奈落何”。十分遗憾的是,因资料的缺乏,高鹗在我们的视野中只是个面目模糊的身影,从其夫子自道及其零星的记载中可窥见其生活人生的一鳞半爪。他虽中过举人、进士,可等他得到这些施展才学的资格时,已年过半百,油然而生夕阳之叹了。随后而来的内阁中书、顺天乡试同考官、江南道御史、刑科给事中等有职无权的谏官、学官官衔让颇有胸襟的高鹗感到失落和惆怅,在不少诗文中,他流露出一种“泥途悲潦倒”的感叹。早年的科场淹滞、晚年的平淡仕途使他始终处于悲苦困厄的心绪体验中,这使他能够在情感上理解和贴近曹雪芹,完成那个动人心魄的悲剧结局。一方面是“金粉飘零旧梦怀,凄凉往事付歌喉”,另一方面是“学邃才雄”,“誉满京华”。其过人的学识、出众的才华、生花的口才据说是“凡在有目,谅皆欣赏”,这也许是失意人生的一种必要补偿吧,否则,续补《红楼梦》将成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永恒感叹。 此外,我们还知道高鹗为人忠厚,常常勖勉、规劝弟子们克尽忠孝,走举业之路。他的八股文写得很好,思力精到,笔力雄健。在诗文中,他还常将人生如梦的感伤情怀抹上一层佛老色彩。所有这些,我们在《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都可依稀感觉到。 尽管直到今天红学家们对后四十回的著作权归属问题仍然众说不一,比如有人认为其中有曹雪芹的残稿,但更多的人相信它出自高鹗之手,因为有比较可信的证据。清代著名诗人、高鹗的妻舅张问陶在其《赠高兰墅同年》一诗的自注中明确说:“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高鹗本人也写过一首题为《重订〈红楼梦〉小说既竣题》的诗,抒发辛苦劳动后的感受。在程伟元《红楼梦序》、高鹗《红楼梦序》以及程、高合写的《红楼梦引言》中,也记述了高鹗的工作:“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至于高鹗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是修修补补,还是凭空营构,红学家们尽可以埋首穷究,互相诘难,但恐怕永远都不会有令人信服的最终结论,毕竟与《红楼梦》有关的谜团太多了。在没有新的材料推翻旧论之前,我们还是将《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作权全部归之于高鹗一人。 与曹雪芹的接力赛跑注定使人们用前者的标准来衡量高鹗,使他在前者的辉煌中暗淡失色,从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许高鹗当年续写《红楼梦》只是一时的冲动,假如他预知百年后自己的举动招来那么多是是非非,他还敢动笔吗?自然,他也该知道,如果他不续写《红楼梦》,后人也就不会那么动情地注视他。在文学史上,他也只能与成群结队的二三流作家一样尘封于图书馆古籍书库的一排排书橱中。 对续书的评价和定位,似乎应该有别一种眼光,否则,不同的标准和歧见只会使高鹗处于大是大非、大褒大贬的强烈震荡中,成为文学史上归无定所的游魂。篡改曹雪芹创作原意,对《红楼梦》结局妄加改动,这是高鹗最受非议之处。这种指责看似合情合理,但对《红楼梦》来讲此路不通。有谁敢底气十足地一一说出曹雪芹对后四十回的情节安排呢?曹雪芹早已带着满腔的悲愤和愁怨,带着所有的谜底长眠于九泉,我们无法起之于地下而请教。难道仅以第五回贾宝玉所见判词,再加上脂批中零零落落的片语交待及有关旧时真本的含糊其辞的几条传闻就能找到谜宫的钥匙吗?在这些材料基础上所进行的探佚,已发展到自立门户,称“学”的地步,但又解决了多少难题呢?资料的缺乏和有限材料的歧解使曹雪芹的原意成为一个永远无解的文学之谜。当人们在指责高鹗篡改曹氏创作原意时,这种所谓原意不过是现代人的一厢情愿的幻想和童话。以现代人的眼光居高临下审视古人,可以挑出无限多的毛病,但这种优越感是可笑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只能做出历史允许他所做的一切,高鹗是这样,现代人亦是如此。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曹雪芹的创作原意和结局安排,又怎么能定高鹗的篡改之罪呢。在批评《红楼梦》后四十回思想境界不高,热衷功名举业,安排“兰桂齐芳”结局,迷信色彩过重的同时,我们似乎还应该多一份宽容和体谅。毕竟像曹雪芹那样有深邃洞察力、独特人生体验、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精英太少太少,那种风华绝代的天才作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是下几年苦功夫就能做到的。用曹雪芹在思想艺术上所能达到的高度来要求高鹗,近乎苛求。正如何其芳先生所云:“《红楼梦》的续书要写得和前八十回一样好,的确是不可能的。” 但既然高鹗从曹雪芹手中接过了接力棒,人们自然渴望他有超水平的发挥。问题在于他写到什么程度才会让人们点头认可呢?此前此后都没有现行的范例可循。与那些将林黛玉从坟墓中挖出,将贾宝玉从古寺中拉回,强配鸳鸯的《续红楼梦》《红楼梦补》《红楼幻梦》《红楼复梦》《红楼真梦》《红楼再梦》们相比,高鹗的续作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但人们对他还有更高的期待。进而我们又想到一个问题,如果由曹雪芹本人来写这后四十回,会精彩绝伦到什么程度呢? 中国古代那几部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前半部无不写得轰轰烈烈,惊心动魄,但一到后面,顿然黯淡失色,令人大失所望。正如王蒙先生所讲的:“古今中外,杰出的长篇小说的结束部分写得成功的何其少也。”真有一个长篇小说创作中的“百慕大三角区”吗?曹雪芹再伟大、再杰出,也只能将历史所赋与的才华与机遇发挥到所允许的极限,而不可能走得再远,就像牛顿提不出相对论一样。曹雪芹如果也写了后四十回的话,他一定会走出文学创作中的雷区吗?其内容一定能保持前八十回的水准,比高鹗的续作高明千万倍吗?谁也说不准,这终究只是个无奈的猜想。自然,更多的人宁愿维持这个文学史上的神话,总是一厢情愿地等待哪一天会有意外的惊喜和石破天惊的奇迹。 让我们为高鹗喝彩。为那个高潮迭起的大悲剧结局喝彩吧。这种情节的安排设计是需要见识和眼光的。高鹗以成功的创作实绩证明了自己的胆识和才华,证明了自己的品位和境界远在众多才子佳人小说和红学续书的作者之上。早在半个世纪前,新红学的开山祖师胡适先生就已有较公允的评价:“高鹗居然忍心害理的教黛玉病死,教宝玉出家,作一个大悲剧的结束,打破中国小说的团圆迷信。这一点悲剧的眼光,不能不令人佩服……我们不但佩服,还应该感谢他。”在总的悲剧气氛中,高鹗将前八十回中已露端倪的人物、事件一一作了合情合理的安排和交待,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不少动人的情节,使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成为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高鹗仿佛小说中补缝雀毛裘的晴雯,显示出高超的艺术功力。说老实话,这种工作不是谁都能胜任的。高鹗的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曹雪芹这种名人招牌,他对《红楼梦》的贡献也远非“保全”二字所能言尽。 但直到今天,仍有人埋怨高鹗画蛇添足,境界太低,给《红楼梦》弄了个“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光明尾巴,落入大团圆结局的窠臼。平心而论,在后四十回中,与众多人物的生生死死、离离散散,整个家族的日暮途穷、摧枯拉朽相比,这种光明尾巴是轻描淡写,微不足道的。即使我们承认此举对全书的悲剧色彩有所冲淡,但其动机也未必如有些研究者所说的是庸俗的名利思想使然。为什么我们不能从另一个角度来体察高鹗的动机和用心呢?他太善良了,太喜爱那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男少女了,实在不忍心让结局过于悲惨,令人过于抑郁,所以在浓重的悲剧阴云中透出几丝亮色,给还要生活的读者,给自己一点安慰。毕竟在饱受风霜、历经苦难后还有存活者,他们还要活着。我们宁愿将高鹗的动机朝好处想,这也许是他的本心,如果他真是那种目光短浅、没有眼界、为蝇头小利而取悦读者的庸俗文人,他完全可以抛弃那个大悲剧,让宝玉和黛玉欢天喜地的结合,并将众多的女孩子纳为姨娘、小妾,然后再让宝玉科场得意,使贾府中兴,就像比高鹗稍早的小说家夏敬渠在《野叟曝言》中所描写的那样,高官厚禄,位极人臣,子孙蕃衍,大富大贵。但高鹗没有沉缅于这种潦倒文人的白日梦中,他不无沉痛地用自己的笔为高贵显赫的世家唱着凄绝的挽歌,在他的笔下,盛极一时的贾府颓然坍塌,家破人亡,到书的最后,贵戚富哥,闺秀娇女死的死,亡的亡,出家的出家。“兰桂齐芳”,又能怎么芳呢?“家道复初”,真的会复初吗?即使高鹗在书中细细描绘那种浩劫过后的所谓小康,我们会有欢天喜地的欣慰之感吗?宝玉走了,黛玉、贾母、王熙凤仙逝,探春、湘云嫁人,妙玉被劫,只留下一些可怜兮兮的偷生者,这还叫贾府吗?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和失落靠一个小道学贾兰的中举就能抚平吗?高鹗推倒了一座大厦,仅在一片废墟上用残砖碎瓦搭设了一座小窝棚,这也许还未真的达到那种“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但我们能忍心再去责备高鹗吗?他做的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不要忘记,笔在他手上,他是《红楼梦》后半场的总导演。 在悲悲切切的哀乐声中,贾府轰然倒塌,大树既倒,猢狲烟消云散。伴着金石姻缘的锣鼓喧闹,木石前盟随林黛玉的魂归离恨天而成为一种永恒的缺憾。宝玉的撒手而去,使宝钗于无望的平淡岁月中饱受煎熬,一场交织着血泪恩怨的爱情就这样终场。贾母在大起大落的转折关头,回光返照,随即溘然长逝;工于心计的王熙凤终于在心力交瘁的无奈中含辱而去。其他如探春、迎春、惜春、鸳鸯、司棋、妙玉、袭人、湘云等,亡的亡,散的散,一个悲剧接一个悲剧,汇成血泪之河,这就是高鹗在续作中所展示给我们的景象。翻翻成群结队的中国古代小说,有几部能写到这种份上的? 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给高鹗翻案,这样会陷入一种循环盘诘问难的怪圈。我们可以找出一万条理由来为高鹗表功,但也可找出更多的理由来指责他,但这不是目的。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以公正的态度为古人盖棺安葬,刻碑立铭。对古人负责,就是对我们自己负责,因为更有后来者的目光在注视着我们。我们愿意相信,高鹗已经竭尽全力了。 当然我们还是希望高鹗做得再好些,再好些,尽管这的确有些为难他。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我们在渴望另一个曹雪芹。但曹雪芹是惟一的,不可克隆,高鹗也不是转世灵童。我们可以宽容体谅高鹗,但无可否认,限于其学识和才力,我们阅读后四十回时的那种失落和惆怅是不言而喻的。谁也无法使时光倒流,我们只能无奈地掩卷长叹。历史就是这么无情,常常用缺憾来折磨和考验一颗颗心灵,就《红楼梦》而言,它使一个古老而敏感的民族难以安宁。 一部只有八十回的天才之作和一部四十回的精巧续书形影不离地一代代流传着,但直到今天,多数一百二十回印本的《红楼梦》上只署着曹雪芹一人的大名,这不仅抹杀高鹗的续写之功,也平添曹雪芹以盗世之名。九泉之下的高鹗在急切讨个说法,魂归道山的俞平伯老人也在默默注视着我们……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