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归纳(人教版高二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知识点精析]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七种句式. 只要同学们花功夫扎实地记熟每种句式的结构形式及其例句, 难度不大。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我们现代汉语常用“……是……”来表示。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解析:“……者,……也”表判断,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解析:“……者,……也”表判断,译为“老师,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解析:“……者”表判断,译为“四个人是……”。 ④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解析:“也”表判断,译为“项脊轩是原先的南阁子”。 ⑤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解析:“也”表判断,译为“这作战是靠勇气的啊”。 ⑥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解析:“者也”表判断,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啊”。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解析:“乃”表判断,译为“应当即位的人是公子扶苏”。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析:“则”表判断,译为“这是岳阳楼最美的景象啊”。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解析:“即”表判断,译为“就是现在聚集埋在坟墓里的五个人“。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解析:“皆”表判断,译为“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解析:“为”表判断,译文“现在人家正好是刀俎,我们是鱼肉,辞什么呢?”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解析:“是”表判断,译为“问现在是什么世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解析:“是”表判断,译为“共同生活了十二年,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④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解析:“皆”表判断,“是”是代词,这样,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所在的地方到处都是这样啊”。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解析:“非”表否定判断,译为“六国破灭,不是兵器不锐利,战斗不擅长,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解析:“非”表否定判断,译为“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皮革不是不坚固锋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解析:靠语意判断,译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解析:靠语意判断,译为“刘豫州是王室的后代”。 二、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包含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两种。 (1)、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所谓否定句,是指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的句子叫否定句。在这种句式里,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①古之人不余欺(《石钟山记》) 解析:代词“余”做“欺”的宾语,“不余欺”应调整为“不欺余”,翻译为“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解析:代词“我”做“顾”的宾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翻译为“从小就供养你,你却不肯照顾我”。 ③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代词“自”做“信”的宾语,“不自信”应调整为“不信自”,翻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解析:代词“之”做“有”的宾语,“未之有”应调整为“未有之”,翻译为“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⑤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屈原《离骚》) 解析:代词“吾”做“知”的宾语,“不吾知”应调整为“不知吾”,译文是“你对我不了解也就罢了,只要是我的心确实美好。”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它还有“谁、孰、安(什么、什么地方)、胡(什么)、奚(什么、哪里)、曷(什么)”等。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解析:疑问代词“何”做“操”的宾语,“何操”应理解为“操何”,译文是“大王来拿什么东西呢?”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解析:疑问代词“何”做“如”的宾语,应理解为“如何”,译文是“因为跑五十步耻笑跑一百步,那么怎么样呢?” ③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解析:疑问代词“奚”做“适”的宾语,“奚适”的意思是“适奚”,译文为“它将去哪里去?” ④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 解析:疑问代词“恶”做“待”的宾语,“恶乎待”的意思是“待恶”,译文“他将仰赖什么呢?” ⑤沛公安在?(《鸿门宴》) 解析:疑问代词“安”做“在”的宾语,“安在”的意思是“在安”,译文是“沛公在哪里?” 3、用“之”或“是”或“之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此种情况古汉语并不多见)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师说》) 解析:“之”字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应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译文是“不会读书,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之”字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应调整为“有何厌”,译文是“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③ 惟命是听 (成语) 解析:“是”字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应调整为“惟听命”,译文是“只听你的命令”。也此相同的还有“惟利是图”、“惟马首是瞻(《冯宛贞》)”、“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他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后。但文言文中也有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这也是宾语前置。 ①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何”做介词“何”的宾语,应调整为“以何知之”,译文是“凭什么知道呢?”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解析:“谁”做介词“与”的宾语,应调整为“吾与谁归”,译文是“除了这种人,吾与谁同归呢?” ③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解析:“谁”做介词“为”的宾语,应调整为“为谁哀者”,译文是“为谁悲哀呢?” ④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解析:“是”做介词“以”的宾语,应调整为“余以是记之”,译文是“我把这个记下来”。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 ①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于远近容。(张溥《五人墓碑记》) 解析:“于”字表被动,译文是“那么现在的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人所容纳”。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于时拘,于余学。(韩愈《师说》) 解析:“于”字表被动,译文是“六艺经传都通读学习它,不被时代风气所拘束,向我学习”。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解析:“受……于……”表被动,译文是“我不能拿着所有吴国的地方,十万的军队,被人制约”。 2、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 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解析:“为”表被动,译文是“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身体死了,国家灭亡了,被天下耻笑”。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解析:“为”表被动,译文是“吴广平素痛爱下人,士卒大多被他所利用”。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解析:“为……所……”表被动,译文是“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人的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解析:“为所”表被,译文是“否则的话,你们这些人都要被人俘虏”。 3、用“见”“见……于……”表被动。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见”表被动,译文是“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白白地被欺骗”。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见……于……”表被动,译文是“我确实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解析:“见……于……”表被动,译文是“我长时间地被有学问的人家所耻笑了”。 4、用介词“被”表被动。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解析:“被”表被动,译文是“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 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解析:“被”表被动。 ③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解析:“被”表被动。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解析:“见”“被”表被动,译文是“诚信却被怀疑,忠诚而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5、句意表被动。 ①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解析:译文是“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四、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 廉颇为赵将,(廉颇)攻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大将,他攻打齐国,大败齐军”。 ②蒙后省。 A、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译文:“沛公对张良说:‘……您估计我到了军中,您才进去”。 ③对话省。 A、(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称谓)(《庄暴见孟子》)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B、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内容) 译文:攀哙问:“今天的情况怎么样?”张良说:“今天的事非常紧急。” 2、省略谓语 ①承上文省。 A、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消耗尽了。、 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行走,则一定有我的老师啊,选择哪些好的东西而学习它,选择哪些不好的东西而改正它。 ②蒙下文省。 A、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译文:杀人惟恐杀不完,处罚人惟恐用不尽酷刑。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得多是代词“之”字。 ①动词宾语省略。 A、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陈涉世家》) 译文:军尉拔剑挺起,吴广站起来,夺下剑而杀了军尉。 ②介词宾语省略。 A、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译文;这小子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 4、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于)河北战。(《鸿门宴》) 译文: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②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又(以)鸡试之,果如成言。(《促织》) 译文: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 ③或王命急宣,有时朝(于)白帝发,暮到江陵。(《三峡》) 译文: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 虽大风浪不鸣之也 狗尾续于貂 五、 在现代汉语里,介宾短语作状语,应该放在谓语的前面,如“比水寒冷”,而在文言文则把介宾短语放在谓语的后面,如“寒于水”。这样的介词常用的有“于”“以” “乎” 等。 ① 今王鼓乐于此 译文: 现在大王在这里弹奏音乐. ② 具告以事 《 鸿门宴》 译文: 把这件事全部告诉他. ③ 生乎吾前 六、 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形式如下: ① 中心词 + 定语 + 者 求人可使包秦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荆轲刺秦王》 ② 中心词 +之+定语 + 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③ 中心词+之 +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劝学》 七 、谓语前置 将谓语提前,起强调作用 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你太不聪明了.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