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弄懂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感受本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 3、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学难点 :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假如你最心爱的一件物品不幸遗失或损坏,你会怎样呢?假如你最喜欢的一位朋友或亲人不幸离开了你,你又会这样呢?(学生讲自己的故事) 人类的情感很多,有父子深情、母子深情、兄弟深情。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感人肺腑,而又催人泪下的兄弟深情。 二、简介作者及〈〈世说新语〉〉 (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内容简介 义庆秉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当时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撰有《世说新语》八卷,今本作三卷,还有36门.《世说新语》可能就是他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是志人小说集。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遗闻轶事。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继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三、检查预习 1、 猷( ) 笃( ) 了( ) 舆( ) 奔( ) 调( ) 掷( ) 恸( ) 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 四、指名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五、弄懂课文大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弄懂大意。 师补充解释: 俱:都。 既:已经。 笃:(病)重。 掷:扔。 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因:于是,就。 索:要。 而:表承接,不译。 恸:痛哭,极度悲哀。 琴:弹琴。 绝:气息终止。 卒:死。 2、读懂课文,把握大意,小组互译,全班交流。 3、教师出示译文,学生改错。 六、指导学生: 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正确朗读并背诵。 七、分析课文 1、子敬亡故后,子猷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结果如何? “语时了不悲”、“都不哭”、 “恸绝良久”,最后“月余亦卒” 2、何开始时“语时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又“恸绝良久”? “语时了不悲”应该理解为“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哀的样子”, 估计到弟弟已经先他而去了,王子猷的心里肯定是十分悲痛的,“完全不悲伤”是不可能的,只是当时并没有在脸上显露出来而已,这说明了王子猷性格坚毅、刚强的一面。 推测弟弟已死,但并没有亲眼见到证实,按照常理,也是不该哭的,特别是对于一个刚强的男人来说。所以一路上“都不哭”,也是十分正常的。到亲眼见到子敬真的死了,“恸绝良久”——子猷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痛哭失声,悲恸欲绝。 前段的“了不悲”、“都不哭”与后段的“恸绝良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刚强的男人悲伤至此,兄弟之间的感情该有何等之深,不言自明。 3、王子猷为何“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王子猷弹琴的目的,并非为试琴的好坏。兄弟俩相知相亲,王子猷深知琴为弟最爱,所以在以琴祭弟之前,用弟之爱琴为弟弹上最后一曲,为弟送行,以慰亡灵。兄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弟作最后的告别, 如何送别、悼念子敬,子猷在“索舆奔丧”之前就主意已定,所以“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没有丝毫犹豫和考虑,没有其它的过渡与枝节,一进门便直奔主题。 4、为何“弦既不调”? 人如过度悲痛,便话不成句,歌不成曲,如《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子猷欲弹琴一曲以送弟,可是因自己病重,更因心情十分悲痛,弹到后来,曲不入调,琴不成声——“弦既不调”。非琴不调也,实人不调也。兄为弟痛,兄弟情深,“不调”两字是最好的注脚。此句应译为“弹到后来,子猷的琴声渐渐不协调了。” 5、子猷为何将琴掷地? 琴是子敬的心爱之物。人已亡,琴犹在。子猷弹完送别之曲,将琴掷地的意图,就是让琴随亡人而去,继续追随陪伴已故主人。弹琴、掷琴,都是子猷悼念子敬的独特方式。因为兄深知,只有这样的方式,才最合弟意;这两件事只有为兄的来办,才能尽兄对弟的一片情意。这也是子猷不顾重病在身,立即“索舆奔丧”的目的。“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一句,应该译为“敬啊子敬,你人既然已经死了,那么就让你心爱的琴也追随你而去吧。” 6、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八、小结 九、作业 1、翻译句子: 语时了不悲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2、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人有什么感受?你能说出《世说新语》中其他的故事吗?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