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人教社《外国小说欣赏》的思考和建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胡勤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4期

高中外国小说教学有很多困难,文学知识陈旧,特别是外国现代派小说知识缺失,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认识不够透彻,以致教学内容难以把握。有的老师遇到外国现代派小说干脆绕道而行,不作为,也无能为力。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第一阶段确定了部分选修模块作为全省普通高中统一使用的教材,其中有人教社的《外国小说欣赏》,从而迫使我们必须面对这些困难。下面谈谈教学人教社《外国小说欣赏》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教学目标要符合小说的特点

  

  过去由于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偏差,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够突出,把小说混同于一般的记叙文。教材的编者也不把小说当小说来编写。教学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会觉得索然无味,很奇怪作为世界级的小说大师,怎么写出如此低劣的小说——三流的都算不上,只是一个故事,一个躯壳,没有小说的要素。其实是教材的编者把作品删改了,而且删掉的几乎都是文学味很强的内容,那些隐喻、暗示,耐人寻味、可供品咂,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的细节,几乎都在删掉的内容中,这样一来,这篇小说变成了一个枯燥的故事,失去了小说的生命,没有了活力。

  之所以会这样,可能与我国一定时期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有关,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这个能力目标是指基本的阅读能力,读得懂一般的文章,表达上做到文通字顺,“就是对于普通文字的阅读与写作,人人要得到应得的成绩,绝不容有一个人读不通写不好”(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对于“普通文字的阅读与写作”这个目标,不需要通过文学教学来实现。这个定位在当时社会是恰当的,因此小说教学也就没有必要突出小说的特点。

  而随着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目标更高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语文学科归入“语言和文学领域”,重新确立了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对语文教育来说,审美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文学教育,把文学作品当做文学来教,才有可能是有效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内容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可是没有对不同的文类提出相应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而是按照五个系列,把小说和戏剧的教学目标混杂在一起,语言表述原则性很强,很笼统,体现不出小说的特点,很难在具体教学中发挥作用。为了指导具体教学,浙江省语文学科组编印了《〈外国小说欣赏〉模块教学指导意见》,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作了具体说明,以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依据。为了防止教学迷失在琐碎的内容中,我认为对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及内容有必要强调以下几点:

  1.加深对外国小说文化意义的理解,从中学到中国传统文化之外的其他的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能够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审视作品,学会尊重、理解外国小说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

  2.能够分析小说对一些问题的表述,这些问题包括人性、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等,思考它们在当时和当今的文化背景中表述出来的不同意义。理解小说所展示的人类生活的永恒问题以及作者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并能够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恰当评价。

  3.能够判断外国小说的类型,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小说的特征,学会运用不同方法阅读和阐释不同类型的小说。认识到小说可以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也可以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分析虚构类小说的能力。

  4.学会把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和评价。能有意识地利用有助于理解小说意义的文学要素来分析小说。认识到正确的解读可能不只一种,理解小说形象和意义具有可以多元阐释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个性化地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运用各种策略对具有多重含义的小说进行细致研究和评价的能力。

  

  二、知识更新是教学的突破口

  

  虽然教学目标和内容明确了,但是,实际教学差异会很大,甚至南辕北辙,因为知识体系不同。知识体系不同,课程内容也就不同,也就决定了教材的编写方法不同,教学设计不同,教学模式不同,评价内容和方法也不一样。陈旧的知识是影响外国小说教学的瓶颈,有效教学的突破口在于知识的更新。

  譬如对小说的认识。小说是什么?每一个作者看法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看法影响他们的创作,也决定了我们的阅读。

  传统的观点认为,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按照胡适的说法,是生活中精彩片段的截取。这一观点是从古典小说和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归纳出来的。

  现在不这样认识。根据现代主义小说特点,人们认为小说是在虚构故事中,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并将其诉诸散文化语言文字的叙述艺术。现代主义小说是创造的心灵的世界,追求的是内心的真实。虚构是小说的生命。

  现实主义小说以是否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为小说艺术价值的重要尺度和依据,而现代小说,人物性格越来越模糊,甚至连外貌都不清楚,留下来的只是“心理的真实”,比如意识流小说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对现代主义小说来说,情节不那么重要,有的就根本没有情节,有的即使有情节,也不应该过分关注,比如沈从文的《边城》。

  在现代主义小说里,带有时代特征的风俗和生活的场景已经基本消失。现代主义小说所塑造的思维空间里,模糊了时间和地点,提供的场景是虚幻的,很难断定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点。现代主义小说热衷于抽象、符号化,以虚构、寓言的形式揭示人类存在的本质。因而,环境更趋于虚化,风景逐渐退隐,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

  可以这样定义:小说是作家凭借想象虚构的一个世界。

  这个定义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是“作家”,小说里有作家的经验、人生态度、价值观;一个是“虚构”,小说是虚构的,不是真实的,却比真实的生活更加真实;还有一个是“世界”,按照曹文轩教授的说法,这个世界是第三世界。第一世界是纯粹的物质世界,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表面看是真实的,也是虚假的世界,它会欺骗你;第二世界是哲学的,文学的世界,是直接从物质世界里提出的精神世界;第三世界是虚构的世界,乌有之乡。

  浙江省之所以选择人教社编的《外国小说欣赏》,主要是它的知识开发相对系统,而且增加了许多新的文学要素。它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按主编曹文轩教授的说法是“引入较新的学术成果,清洗关于文学、小说的一些陈旧认识”。比如,在谈“主题”时,明确提出“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题鲜明对于小说很难说是一个优点”。在谈“人物”时,引入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概念。在谈“虚构”时,区分“事实”与“真实”,明确指出“呈现事实不是小说的目的,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

  知识更新促使建构起新的知识范畴,以便读者与作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新范畴里对话。当然要防止狭隘地理解知识,不能为了知识(概念)而讲知识。知识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提供一个交流的范畴,具体地说是确定概念,是帮助阅读欣赏的手段,是使我们有更多的方法解读小说。

教学应该着重帮助学生读出文学的味道,找到阅读“这一篇”作品的要津,架设桥梁,到达文学的彼岸。要把文学和人生经验联系起来,了解作者的思想心理图式,还原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以作者的人生经验来帮助理解作品;同时重视读者(学生)的生活经验,读者(学生)是以自己的经验和作品对话,与作者交流。

  所以,教学不应该落在能否给知识下定义,而是看学生能否运用知识解读作品。无论水平考试还是选拔性考试的试题都不应问什么是叙述,什么是场景,场景的功能有哪些,什么是情节,情节推进的方式有哪些,结构有哪些类型,情感有哪些作用,什么是虚构,等等。课堂教学的问题要指向“这个”,研究这个人物这个情节这个场景。

  

  三、提问要明确问题所指

  

  课堂教学一般围绕教师的提问展开,高中教学外国小说该怎么提问,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是很值得研究的。比如,《沙之书》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沙之书》让你想象联想到什么?前者关系到文本的理解,是直接指向文本,尽管答案可能有多种,也还是有优劣对错之分;后者所讨论的内容可能和文本无关,我们可以判断学生想象联想是否丰富,但是不能说学生回答得对或者错。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可以把小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分为两类:一是直接指向文本,二是间接指向文本。

  

  1.直接指向文本的提问

  这类提问和文本有直接关系,始终紧扣文本。一般从以下三个层面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一步步走进作品,深入理解评价作品。

  首先,要求学生进入小说世界。只有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小说世界,就像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新奇世界,自己迷失了,变成了虚构世界里的一个角色,经历他所经历的事件,熟悉人物的每一个细节,与他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容易理解人物所做的事。这个过程是小说教学的起点,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进入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里教师很难给学生帮助,常听到的提问只有一个:你读过了吗?

  其次,让学生知道作品写了什么。比如教学《沙之书》,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高潮在哪里?“沙之书”是推销员从哪里买来的?“我”对“沙之书”的感情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怎样摆脱“沙之书”的?这些提问让学生对小说中的重要内容看得更加清晰,也为下一步分析评价作品打下基础。

  第三,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与评价作品。有了前面的基础,可以接着提问,博尔赫斯这样安排情节结构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把“沙之书”的来源地设定在孟买?作者模糊描述推销员的意图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作者是怎样使一桩明显荒诞的事件变得像是真实可信的?有哪些讽刺幽默的成分?它们的目的是什么?读者在哪些方面比小说中的人物知道得更多?

  直接指向文本的提问要贴近文本,层级低一些,“形而下”,让学生能够把握。提问涉及的知识、术语,尽可能用通俗一些的语言来说,不要因为概念术语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请看下面一组提问:

  (1)这是场景还是环境描写?

  (2)场景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3)这个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4)这个场景中的风景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5)这个场景中的声音描写烘托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这五个问题由抽象到具体,逐级而下。前两个问题抽象,指向静态的知识;后三个问题贴近文本,落到文本中,感性强一些,不是教学知识本身,而是以知识解读文本,在运用知识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

  再看一组提问:

  (1)这是“全知视角”还是“有限视角”?

  (2)有限视角的作用有哪些?

  (3)伯尔《在桥边》以“我”,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有什么作用?

  (4)阅读海明威《桥边的老人》中的第二组对话,分析作者用显示的方法,让人物自己对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雨果《炮兽》,作者不断地站出来讲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五个问题中,前两问,是考查学生对静态知识的理解;后三问也涉及知识,而且比前两问的知识还要偏一些,教材也未做要求,但是指向的是文本不是知识,而且对专业的知识概念作了通俗的说明。如提问(3)中“有限视角”前面加了“以我,第一人称”,提问(4)“显示的方法”后面补充了一句“让人物自己对话”,提问(5)“作者不断地站出来讲述”,“讲述”的方法就是“作者站出来”说。这些补充的语言,把专业术语通俗化了,学生没有了知识上的障碍,所以讨论起来更加容易一些。

  我不是否定“形而上”的问题,而是考虑到高中阶段还是基础教育,贴近文本的问题符合现阶段教学的实际。今后,也许现在,就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会思考做以下课题研究:

  ——论马尔克斯小说创作的整体特征。

  ——论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孤独感。

  ——卡尔维诺的不确定性和他的精确的写作。

  ——林黛玉和娜塔莎不同人生走向的文化意蕴。

  ——伯尔与文学现代性。

  ——志贺直哉的“小物”情节和心境转换。

  ——论高尔基早期流浪汉小说的艺术风格。

  一般来说,以上题目还是留给大学生、研究生或博士生做更加合适。

  

  2.间接指向文本的提问

  这类提问或者指向学生的内心,或者关注作者的经验,或者以他人的感受、思考来碰撞学生的内心和思想,有的只是把文本作为一个跳板,讨论下去可能和文本无关。它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原初体验。其实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没有原初体验,任何体验都是经过涂抹的,都受到前意识的影响。我们所说的原初体验是指学生阅读小说后最早获得的感受、领悟或反思。它是直接的,不带成见,没有经过批评的干扰。在课堂里让学生说自己的原初体验,可以避免在讨论特别是激烈的辩论中迷失自我,防止说连自己都不懂的大话空话。

  学生经验。经验是体验的沉淀,体验是将经验激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理解小说可以很快出现碰撞。比如阅读《清兵卫和葫芦》之前或者之后,问一问学生,你有过自己心爱的东西被毁灭的感觉吗?你有过兴趣爱好被扼杀的经历吗?你曾经喜欢某事物,可是它缠住了你,到你的灵魂深处,你想摆脱,无可奈何,甚至要毁灭自己以求脱离,这样的感觉就是《沙之书》里“我”所经历的。

  面对这类问题,大多要求学生放飞联想和想象,再创情境,移情体味。学生常常会这样回答:我想象到……我有过类似的经历……我有过类似的体验……我明白了……我认为是……我觉得是……。

  作者经验。包括他的生活经历、社会背景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以及他的创作追求。例如辛格的性格是腼腆随和的,不会刻意追求什么名利,也不会强迫别人,而会任人摆布。他的生活经历,所受的教育,审美情趣,都影响到写作,他的小说中多为社会底层的、卑微的人物。卡尔维诺一向致力于减少沉重感:人的沉重感,天体的沉重感,城市的沉重感,他的描写简洁轻灵,有画面,给人以视觉感。海明威说他的一个作品不会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思想,主题可能是很丰富的,他著名的冰山理论就是想告诉我们,八分之七的内涵在海水的下面。对作者了解多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小说。

  他人评价。教学中最为尴尬的是学生没有感觉,没有体验,没有经验,没有思想。这时常用的办法是用他人的经验或思考来激发学生,包括作者、老师的经验和评价。其实要把别人的东西根植于学生心中,让它长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数情况下别人的还是别人的,我还是空白。

  下面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

  阅读下面奥克塔维奥·帕斯的评论,思考后面的问题。

  他(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之所以如此非凡,不是因为其形式,而是因为他幻想的精妙。在写作具有想象力的作品时,他并不感到受乔伊斯式、塞利纳式或福克纳式的冒险或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字的吸引。他总是明晰,不会被劳伦斯式的激情之风扫荡,这种激情之风有时会卷起滚滚尘土,有时则会赶走天空里的乌云。

   ——[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帕斯说博尔赫斯的小说充满“想象力”,请从选段中找出3个表现出“想象力”的情节,由此你想象联想到什么?概括这样写(安排、设置)的意图。

  (2)帕斯认为博尔赫斯的小说“总是明晰”的,请联系上述节选内容说说这种“明晰”的表现。

  博尔赫斯有着一份再现现实复杂性的雄心,他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幻想文学——接近这种理想。而他是用明晰的精细的描写来表现自己想象的内容,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帕斯的评论准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于是教师借助它引导学生去探究。

  具体教学中直接指向文本的提问和间接指向文本的提问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它们有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些提问可以有不同的指向,比如学生的体验,可以是针对小说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但是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区分问题所指,把指向学生经验的提问当做指向文本的提问来要求,就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反之,又容易出现“你对我对他也对”的现象,导致误读小说。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310012)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