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张应欣 知识目标 1.能读会写“愠、罔、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 2.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等词语。 3.背诵课文。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能力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2.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前五则) 一.导入、简介 1.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主张仁义,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称为“圣人”。 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3.《论语》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 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范读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 ①论语(lún) ②说(yuè):通“悦”,意思是愉快。 ③女(rǔ):同“汝”,人称代词“你”。 诲女知之乎。 ④知(zhì):通“智”,聪明。是知也。 2.正音 愠(yùn):生气,发怒。 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 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弘(hóng)毅:强毅。 凋(diāo):凋谢。 矣(yǐ):语气词。 顺接(连接连续动作):就。“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3.“而”的用法 转接:“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连词) 调节音节:“为人谋而不忠乎…” 4.流传至今的成语 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任重道远——担了重,路程又长。比喻肩负的责任很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三.逐章品读 (一)“学而”章(讲学习的方法、态度以及做人要有修养。) 1.释义 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说文》 ②.“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的“同学”“同班”相近。句中是孔子对弟子说的,“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学习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从三方面赏析 学习的态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个 人 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①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指 “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整理六经,制定礼乐。”是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一生完成的一件大业。矻矻(qià)一已,乐此不疲,故曰“不亦说乎”。 ②次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指“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司马迁描绘了孔子办学的盛况,孔子则自言其欣悦心境。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开私人讲学之先河,通过其成功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丰富、系统的教育思想理论,这是他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一生完成的又一件伟业。“不亦乐乎”表现了这位无愧于“万世师表”称谓的大师的崇高的敬业精神。 ③末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指“孔子不仕”事。据《史记•孔子世家》载,此前孔子已经遭受过一次大挫折。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也常有牢骚,这是孔子的真实处,亦即鲁迅先生说的孔子的“可爱”处。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现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也是其真实处、可爱处。弟子们认为老师这种“不汲(jí)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师,为万世法,值得大书特书,置于篇首。 总之,三句话,概括了孔子一生两大业绩,一种精神。而语录体在这里又产生了美学效应。三个“不亦……乎”的复迭,尽得一唱三叹之妙,使人如闻其声;短短三句话,创造了一种欣悦洒脱的氛围,为孔子的形象提供了背景。编纂《论语》的孔门后学以此为先师作全景式的传神写照,置于这部经典巨作之首的安排是颇具匠心、妥帖之极的。 (二)“吾日”章(讲治学的人要重视品德修养。) (三)“温故”章(强调“温故而知新”这一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四)第四章(讲学习的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糸。)——“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五)“诲女”章(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 背景——《荀子》书里记子路盛服见孔子的谈话背景,书中说子路穿戴得整整齐齐去见孔子。脸上还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经孔子批评后,他挽上了便服,但神情依旧。从这个背景看,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四.小结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其次,学习要有踏实、谦虚的精神。(第五章)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五.作业 1.《论语》中的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请看《论语》中的下列语句各是什么成语的原型。 (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 (1)见贤思齐 (2)尽善尽美 (3)举一反三 (4)道听途说 (5)巧言令色 (6)诲人不倦) 2.收集格言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