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琥珀》教学纪实与评析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纪实者:梁颖坤  评析者:张新光  李延龄

“教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刘克老师的语文教学独具特色。其中,以语言训练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为重点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其阅读教学风格的基本特征之一。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刘克老师认为“思”由“疑”而生,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不是外来的只看表达的程式决定的,而是由教材的内在逻辑和儿童思维的进展情况所决定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在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点的基础上,步步导“疑”,为学生的“思”架桥铺路。通过揣摩、引导、讨论、点拨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边读边思,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刘克老师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阅读教学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就是从整体着眼,以由“疑”导“思”为主线,把作者的思路转化为学生的学路,改变了目前讲读课那种千篇一律、逐段逐句串讲的模式。例如,刘克老师在教学《琥珀》一文时,就很好地体现了语言和思维同步训练这一教学观。

第一课时

师:《琥珀》这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了一颗琥珀的来历与特点。课文中写的琥珀不同于一般的琥珀,它特别在哪儿呢?首先请同学们看第四段,想想琥珀的特点是什么?

生:琥珀里面有蜘蛛和苍蝇。

师: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说明。

生:“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分析、推理,再引导学生理解琥珀透明的特点。〕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这块琥珀是透明的?请用书中的话回答。生:“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抓装透明”,深入推理,明确琥珀里苍蝇、蜘蛛保存完好的特点〕

师:读错一个字,不读因为(wΗi),读因为(wΙi)。第四段前三句话具体写明了琥珀的特点。想一想三句话是什么关系。生:这三句话中的第一句写琥珀是透明的,第二、三句话具体写是怎样透明的。生:这是先概括写琥珀透明,里面苍蝇、蜘蛛完好,再具体说明是怎样透明,怎样保存完好的。

师:好!这三句话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同学们读懂了吗?生:读懂了!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用“知道”而不用“推测”?生:因为琥珀中有苍蝇、蜘蛛,是看得清的事实,不必推测,所以用“知道”〔结合上下文,深入理解“推测”的意思。〕

师:读一读描述琥珀特点的句子,能不能像讲故事似的读出琥珀的特点和价值?〔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深入品味,读出琥珀的特点、价值。〕〔教学本段,刘老师颇费心思。从篇末入手,运用变序教学法,在引导学生理清全文脉胳、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指点学生读词、读句、读段,分析、推理,深入理解琥珀与众不同的三个特点。然后紧紧抓装推测”一词,先理解本义,再结合句子获得新的认识。在全文的语境中,把琥珀这颗看得见、摸得着的“果”,清清楚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探求琥珀形成、发现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这样就为学生由“果”溯“因”,理解琥珀形成、发现的两个要点做了充分的铺垫性训练。〕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课文的第四段,这块琥珀它有什么特征和它在科学上的价值,并且知道了琥珀的形成需上万年。那么作者是怎样根据琥珀的特征推测它的形成过程的呢?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二段。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中写的这块琥珀是古代松脂球的化石,那么作者在写这块琥珀形成过程的时候,是抓住了哪两个过程写的呢?生:两方面。一个是两个昆虫如何到松树上的,另一个是它们如何变成松脂球的。

师:变成松脂球,它们就是琥珀了吗?生:第一个过程是它们如何变成松脂球的,第二个过程是它们如何变成化石的。

师:第二段可以分几层?请你画出每层的起止。〔在这名学生回答后,刘老师没有满足于这一教学成果,而是启发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精辟地用课文语句提示,既进行语言训练又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思维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划分层次。〕

师:现在先看松脂球形成的这部分。你们注意跟老师是怎么学的,然后我要让你们自己学,看谁学得认真,学得快。

 

师:看第二自然段,找一名同学来读,大家思考:第二自然段强调的是什么?(一名学生读)生:(齐)夏天这个季节。

师:我想问,作者为什么强调故事发生在夏天这个季节?(板书:夏天)生:因为夏天非常热,松树上才能滴下松脂油。

师:对。那么,在夏天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默读3——5自然段,想一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学生默读后,教师指名回答。)生:第3自然段写苍蝇飞进松林。第4自然段写苍蝇停在松树上。第5自然段写蜘蛛想把苍蝇当做美餐。(板书:松林、苍蝇、蜘蛛)

师:(指板书)作者根据什么推想故事发生在松林里?生:因为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师:作者写蜘蛛想把苍蝇当做美餐又是根据什么推测的?生:根据琥珀里的蜘蛛、苍蝇。〔根据琥珀特点,扎扎实实地进行理解句子间的联系和由“果”溯“因”的思维训练。〕

师:作者写的都是有根据的。作者还把苍蝇和蜘蛛写得生动有趣,栩栩如生。试着读读3—5自然段。(学生自由读后,教师分别找学生读3、4、5自然段,其中教师进行范读指导,要求学生想象松林里的情景,要读出小苍蝇的悠闲自得,蜘蛛捕捉苍蝇的紧张气氛。学生纷纷练读,课堂学习气氛盎然。)〔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为直观可感的形象,读书入境;把语言文字的形象感受和形象思维的深化训练融为一体。〕

师:请同学们读6—9自然段,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说说根据。生:“热辣辣”用得好,写清了老松树渗出松脂的原因。(出示投影片:1.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是因为……)

师:(指投影片)谁来把课文的句子改写一下?生: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是因为太阳光照射着整个松林。〔巧设练习,引导理解松脂球形成的条件。〕

师:还有哪个词用得好?生:“刚好”这个词用得好,说明松脂能把苍蝇和蜘蛛同时包住,不是经常发生的,是一种巧合。(出示投影片:2.这块琥珀里有苍蝇和蜘蛛是因为……)

师:(指投影片)请同学们接着做练习。生:这块琥珀里有一只苍蝇和蜘蛛是因为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了里面。

师:“前俯后仰”这个词用得怎么样?〔体会理解松脂球形成的条件〕生:用得好!如果蜘蛛、苍蝇不挣扎,就看不见琥珀里黑色的圆环了。

师:黑色的圆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琥珀里苍蝇和蜘蛛腿的四周有黑色的圆环是因为它们在松脂里前俯后仰地挣扎的结果。

师:这些词用得非常好,可见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注意到用词要准确、恰当。那么松脂球形成了,它又怎样变成了化石呢?请看书,你认为松脂球形成化石,它该具有哪些条件。生:首先强调的是时间要上万年。(板书:几千年、上万年)

师:时间是一方面,它总挂在树上,就叫松脂球吗?还需要什么条件?生:(齐)埋在土里。

师:对了。看课文,这棵老松树上的松脂球,怎么就埋在了土里了呢?找句子读一读。是因为这片陆地怎么了?生:是因为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淹没了森林,松脂球埋在泥沙的里面,再经过很长时间变成了化石。(板书:陆沉海漫、淹没松林、埋入泥沙)〔第二段第一层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刘老师独具匠心将其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教学2—5自然段把朗读训练和形象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再现了琥珀形成的环境;教学6—9自然段,刘老师引导学生品词、改写句子,进行由“果”溯“因”的思维训练,明晓了松脂球形成的重要条件。〕

师:这么巧形成的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看第三段。大家想:发现琥珀需要哪些条件?(学生一人读课文)生:首先得海浪卷到岸边。

(板书:卷)师:接着说。生:琥珀被孩子踏到了。(板书:踏)师:于是我们才看到了这块奇特的琥珀里面有两个小东西。当然父子俩很高兴,这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一块很少见的琥珀。你们认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这是一块很少见的琥珀呢?可以到前面课文里找一找。生:·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生: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师:这是很少见的琥珀,它对后人在科学研究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教师总结全文)师:这篇课文,作者根据琥珀的特征,推想了它的形成过程;在推想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抓了几个要点。(板书:抓住要点)琥珀的形成,首先要形成松脂球,然后再形成化石,化石形成需被人发现,所以出现了这样一块在科学研究方面非常有价值的琥珀。为了说明这些要求,作者写得非常具体详细,把所有与它有关的条件都考虑得非常周到。(板书:考虑周到)正因为考虑周到,在写形成松脂球时抓住这些条件,(老师指黑板)在写化石的形成时,又抓住了这几个方面。(老师指黑板)“抓住要点,考虑周到”是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正因作者能够抓住要点,考虑周到,所以这篇课文我们学习起来才特别清楚。今后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什么?

生:(齐)抓住要点,考虑周到。师:很好!下课。〔这节课,刘克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启发学生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果”溯“因”,明确逻辑关系。教学中,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分析、探究,联系上下文,学生不仅了解了琥珀形成的过程和条件,而且还明白了琥珀的科学价值,从而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最后,教师利用板书总结全文,使学生掌握了“抓住要点,考虑周到”这一学习重点,达到了发展思维与强化语言训练的和谐统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评析〕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总是伴着一定的言语活动进行。刘克老师《琥珀》一课的教学,紧紧地把握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练习朗读,多角度地进行思维训练,体现了三个主要特点。

一、凭借“思路”,训练思维。阅读教学是凭借一篇篇课文进行的。《琥珀》一文是一篇由“因”溯“果”的科学小品。作者按照琥珀“形成时间——形成——发现——它的价值”的顺序写,蕴含着丰富的思维训练因素。刘老师熟练地驾驭教材,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胳,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然后采用“逆推”的变序教学方法,直奔课文最后一段,引导学生学习琥珀的特点,深刻理解“推测”的词义。接下来引导学生由琥珀推测松脂球形成的条件,学习“抓住要点,考虑周到”的叙述方法,最后总结学法,指导探究。这样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把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既体现了实实在在的篇章训练,又扎扎实实地进行了由“因”溯“果”的思维训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凭借词句,训练思维。词句训练是语言文字最基本的训练。思维训练要凭借对词句的正确理解,才能顺利进行。刘老师精心设计了“推测”一词的教学。先是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地理解了词的本义,然后以琥珀的特点为根据,紧紧抓装根据……推想……”的练习,使学生了解了琥珀的科学价值,进一步理解了“推测”一词在句中的意思,学习了由已知推想未知的思维方法。接下来,继续进行“根据……推想……”的练习,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琥珀形成的环境。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是因为……”的句子训练,启发学生通过“因果”、“果因”的句子练习,分析、推断松脂球形成的必要条件。“推测”既是训练的重点,又是训练的“纲”,把一个个词句训练点有机地串连起来,形成环环相扣的思维训练链条,有层次地展开琥珀的特点、形成、发现的教学过程;并在品评词句的同时扎扎实实地进行了逻辑思维的训练。

三、凭借朗读,训练思维。朗读是有声语言的艺术,是理解词句段篇,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训练手段。凭借朗读,进行思维训练是刘老师这节课又一鲜明的特点。体现最突出的是3—5自然段的教学。刘老师先引导学生读词、读句、读段,读进课文情境,再巧设练习,或由“果”溯“因”,或由“因”溯“果”,理清段落结构,学习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海边的恬适、松林的幽静、小苍蝇的悠闲、蜘蛛捕捉苍蝇的紧张气氛。这样,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统一起来,把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思维智力的训练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朗读中入境、动情,强化了对课文内容和思想的理解。

总之,刘克老师提倡的发展思维与语言训练和谐统一的阅读教学观点日臻完善,教学方法日益纯熟。听刘克老师讲课,学生不仅能获得语文知识、发展思维、启迪智慧,而且还能受到语言艺术和思想感情的熏陶。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