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报任安书》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一)《史记》简介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二)课文要点点拨

《报任安书》

难解句:

1. 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译文:彭越、张敖南面称王,却被囚禁在监狱问罪法办;绛侯周勃平定了吕后亲族的叛乱,权势超过了五霸,却被囚禁在请室之中;

2. 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译文:被囚禁在监狱里受辱,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只要不及早自杀,怎么能不受侮辱呢?由此说来,一个人的勇敢或胆怯,是在不同形势下显示的;一个人的强大或软弱,是在具体情况下表现的。这是十分明白的道理,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3. 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译文:我之所以克制忍耐自己的感情苟活于世,囚禁于监狱而不拒绝,是因为我内心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碌碌无为地了结一生,我的文章就不能显扬于后世。

4.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译文:书还没有写成,我十分惋惜,因此受了最重的刑罚而没有怨怒的脸色。我如果真的著成了此书,能藏之于名山,传给志同道合之人,以至广泛流布到社会上,就可以补偿以前受侮辱而不死所耽误的时间,即使受更厉害的刑罚,难道还有悔恨之心吗?可是这事只能给聪明人说,难以给一般人言啊。

5.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臧于岩穴邪!

译文:因此我自己内心极为痛苦,愁思缠结。在家时就精神恍惚,出门就不知到什么地方去好。每当我想起遭受的这种耻辱,总是背上出汗沾湿了衣裳!我竟然成了一个官帏之臣,已经是卑微下贱的人了,怎么还能效仿贤者去隐居呢?

6.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译文:如今您竟然教导我推举贤士,难道不是与我的内心想法相冲突吗?现在即使我想修饰、美化自己,以美丽动听的言辞来掩饰自己,对世俗社会没有什么好处,也不会被俗世之人信任。反倒正好招致屈辱罢了。总之,到死的那一天之后,一生的是非对错才能有定论。

7. 论说文举例的模式:

例1: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例2: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三)要点归纳

1. 以:①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介词,因为)   ②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介词,用)

 ③ 及以至是 (通“已”)            ④ 以稍陵迟 (连词,因而)

⑤ 思垂空文以自见 (连词,来)

2. 为:① 幸勿为过 (被)       ② 难为俗人言也 (介词,对)

 ③ 殆为此也 (因为)     ④ 季布为朱家钳奴 (成为)

 ⑤ 推贤进士为务 (作为)

3. 乃:① 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才)   

 ②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却,竟然)

 ③ 无乃与仆心剌谬乎 (无乃……乎? 难道)

(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语言点归纳

1. 一词多义 

(1)负 ① 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2)使 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3)引 ①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 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4)徒 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 

②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5)幸 ① 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③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希望)(《报任安书》) 

(6)以 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用,拿)

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来,连词) 

④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因为)

(7)因 ① 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

② 不如因而厚遇之 (趁机)

③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

(8)为 ① 欲与王为好 (动词,交往)

②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动词,演奏)

③ 为刎颈之交 (动词,成为)

④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介词,给)

⑤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介词,给)

2. 古今异义

(1)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2)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3)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5)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6)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7)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8)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3.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 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2)名词作状语 

① 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 

②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3)使动用法 

①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 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4)意动用法

①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4.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 我为赵将 

(2)被动句 

① 而君幸于赵王。    

②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倒装句 

① 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 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 介宾短语后置:乃设九宾礼于廷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