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我的第一本书 【文本解读与利用】 一、课文解读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本文是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追忆了“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感情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这本书承载着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我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这意味着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忘记了过去,即忘本。因此作者在文章最后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手法,强调“人不能忘本”。“本”既指课本,即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显然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文中人物乔元贞的命运应该引起读者的思考——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当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因此父亲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乔元贞却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父亲精心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了。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特意补述了乔元贞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呢?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话概括一下:“知识改变命运”。但是,谁能给“他”以知识呢?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本文深深打动我们的恐怕还不是关于苦难人生命运的思考,而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以饱含热泪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以及由书引发的丰富的情感: 首先是父子之情。作者笔下的父亲,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人,他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当父亲得知孩子半本书分给别人的时候,便深深地叹气,叹气之后便修补成两本书。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的理解,也许来自自己少年时代与朋友相处的那一份友谊的体验。 其次是朋友之情。因为同学乔元贞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惟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尽管家家都非常穷困,但贫困生活境遇中淳厚的友情却弥足珍贵,温暖人心,也深深感动着今天的读者。 第三是童年的情趣。一出人狗合演的“双簧戏”令我们忍俊不禁,深深的被儿童时代那一份童趣所感动,何况,这是在学习条件多么恶劣、生活处境何等窘迫的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啊!这,也就是作者“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吧。 二、文本的教育价值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包括: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复述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读感知故事的动人之处,品读细节描写感受丰富的情感,在拓展延伸中激活学生的情感和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懂得珍惜亲情、友情,学会在生活中体味各种情趣。 三、文本资源利用建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安排上,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本课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但学生还是可以通过阅读了解课文所展示的生活境况,去想像那个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本文深深打动读者的不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更是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学生在阅读时更多的会被其中的丰富情感触动心灵,并进而产生共鸣。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本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涵,使学生读后能够有所感、有所悟,能调动、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并通过写作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及内容】 一、教学思路描述 在阅读本文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出阅读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另一方面始终贯彻激活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体验。藉此教会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 读的层次是:导入新课时,就调动阅读积累,回顾七年级时学过的牛汉的诗歌《华南虎》,进一步熟悉作者。 第一遍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故事内容,训练复述。学生复述时采用多角度复述的方式,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从不同人物的角度来复述,如可分别以“我”、父亲、乔元贞的不同身份讲述故事。 第二遍默读课文,扣住课题和文中的关键句子,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这第一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既理解课文的深沉意义读懂作者,又触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读出自己。 第三遍选读课文,通过品析细节,感受文中蕴含着的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等丰富的情感,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通过想象拓展延伸的训练,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懂得珍惜亲情、友情,学会在生活中体味各种情趣。 二、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课时数为1课时。 三、教学过程及内容 1、调动阅读经历,导入新课。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记得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 (请学生说说,并谈谈阅读感受) 不少同学对自己的第一本书记不太清楚了,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吧。但诗人牛汉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 (教师引领学生诵出: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诗人牛汉去追忆他第一本书的感人故事,了解作者这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2、朗读感知内容,准备复述。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弄清人物和故事过程,然后任意选择从不同人物的角度来复述,可以分别以“我”、父亲、乔元贞的不同身份讲述故事。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课文的标题是“我的第一本书”,这第一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②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 ③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④在你的阅读经历中,有哪一本书值得你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吗?是哪一本?请说一说。 ⑤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4、选读文章细节,品析探究。 ①文章的第一段中写道:“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指什么?在后文中对应的事件有哪些? ②当父亲听说“我”把书的另一半送给了同学时,父亲有怎样反应?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怎样的父亲?文章中,还有哪几件事情让我们了解这位父亲? ③“我”把自己唯一的一本《国文》撕下一半送给了同学,这是为什么?它又说明了什么? 5、想象拓展延伸,加深体验。 ①当“我”接过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两本课本时,我会有什么心理活动?请你想象一下,然后补写出来。 ②“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元贞又会有怎样的感受?请你想象一下,揣摩人物的心理并补写出来。 6、课堂小结。 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让我们用心去体悟生活的点点滴滴,人生路上既铭记欢笑,也收藏泪水;既品尝苦难,也享受幸福。这,恐怕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吧! [实录评点] 实录片断一:“教学过程及内容”第3步骤第④环节。 师:在你的阅读经历中,有哪一本书值得你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吗?是哪一本?请说一说。 (学生略作沉思后自由发言) 生1:我最崇敬的不是名著,不是什么大作,只是《幼儿画报》,几年过去了,我还记得我与它的点点滴滴。每天都缠着妈妈去看当期的《幼儿画报》来了没有;每夜都缠着妈妈讲一个故事。今天,我又拿起我最崇敬的书,想起母亲拉着我的手在书店乱转,好像听到母亲磁铁般的声音。我最崇敬的书不是名著,不是什么大作,只是《幼儿画报》——因为它写着我的母亲。 生2:小时候,我不懂得爱惜书,总是乱丢乱放,有一次,我遗失了一本漫画书,我找了好半天也没找到,后来才发现掉在门前的水坑里了。我非常伤心,妈妈等我回来之后在我的房间里收书,一本一本放到原位,妈妈还教我包书,用旧的挂历纸,一刀一刀裁下再包上去。那本漫画书就是我练习的工具,那是一本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的书,妈妈教会我怎样去爱惜书,爱惜书就是爱惜了宝贵的知识,要学习,要奋斗。 生3:在我家里的书架上,摆着一本绿皮的书,在书脊上,用红色的字写着“爱的教育”。这本书是小学四年级时,王老师送给我的儿童节礼物,我当时兴喜若狂,回到家,顾不得作业,便翻完了此书,它告诉了我,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它沉濯了我的心灵,更让我为老师对我的爱所感动。 生4:在我的书柜里放着许许多多好书。但是,只有一本被我摆放在了书柜的最高层。因为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它,便是《中国书法全集。》为了帮我买到完整版的《中国书法全集》,爸爸不知道走进了多少大大小小的书店。他一处处的慢慢查找,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角落。一天下来,爸爸的脚都走酸了,但他仍不放弃。第二天一大早便又出去了。同样穿梭于各各大小书店之间,仔仔细细的帮我寻找那本完整版的《中国书法全集》,直到数日之后,爸爸才在新华书店内购买到了那本我想要的书。当他将它放在我的面前时,我忽然觉得它好珍贵。因为它包含着父亲对我的无私的爱,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生5:在我读过的书中,值得我去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相信许多同学会跟我一样,都从这部书中受益匪浅。它让我清楚的认识到,生活是要经历重重磨难,要经受多种考验,但只要执著于信念而形成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什么困难都不会被难倒。保尔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仍是强有力的武器,他的名言“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被许多人当做人生的座右铭,保尔这个形象早已跨出国门,成为名国进步青年学习的榜样,受到崇敬和爱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激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给我带来无穷的精神力量。 实录片断二:“教学过程及内容”第5步骤。 师:文中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情节,就是父亲连夜把两个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请同学们身临其境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文中的人物,会有怎样的感受?可以任选一个身份揣摩:当“我”接过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两本课本时,我会有什么心理活动?请你想象一下,然后补写出来。或者:当“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元贞又会有怎样的感受?请你想象一下,揣摩人物的心理并补写出来。 生1:我那本破烂不堪的课本怎么变得如此好看了?那些黑色的字,爸爸补上去的字简直和印在上面的字一模一样!这本书多么珍贵啊,爸爸花了一晚上才抄完的,字那么漂亮,比以前没撕的时候还好看呢!爸爸花费了很多心血才做成了这样的书,这么珍贵的书我不能再撕了,我要好好地保存它。 生2:谢谢您亲爱的父亲,为了我有书读,你不顾劳累,通宵达旦地为我忙碌,一字一句,一针一线,都浸透了你的汗水,你的爱和你的期望,我为以前的事感到愧疚,你的心我懂了,我也一定要好好读书长知识,您的儿子不会没出息,下次我一定考个第一名。 生3:昨天,我分明看到一双粗糙的手还带着裂纹,一位穿着大褂,两鬓苍白的父亲,一本被撕成两半的书。今天,手还是那手——只是裂纹更深了;人还是那是——只是眼圈浮肿了;那书再也不是那两半破书,它们魔法似的成了两本好书。那人,我的父亲,伟大的父亲,我的伟岸。 生4:这真的是给我的吗?多么精致啊,我真是太喜欢了!它简直就是无价之宝,我终于有我自己的书了,虽然是别人送的,但是它是我的了。我是多么喜欢书啊,我也多么羡慕史承汉,他还可以继续上学,他还会有更多的书,可是我只有这一本了,我真的很高兴,我也很伤心,我很想上学,我还想读书。 生5:这不是《国语》课本吗?上面泛黄的一半是我原来用过的课本,上面有我曾做过的圈点勾画。下面一半是用白纸贴成的,白纸上写的课本另一部分内容,上面的字方方正正。像极了印刷字。承汉说这是他爸爸为我做的。他爸爸真是一个善良的人,这本课本是我见注的最好的书。可是我这么喜欢它又有什么用呢?我再也不能上学了,不能再翻开书听老师讲课。我真羡慕承汉,他能继续学下去。 [片断点评] 在这两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很充分的。从学生的自由发言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被课文中的丰富情感触动了心灵,并进而产生了共鸣。新课标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置了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了本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涵,使学生读后能够有所感、有所悟,调动、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并通过想象拓展延伸的训练,使学生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悟,从而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懂得珍惜亲情、友情,学会在生活中体味各种情趣,水到渠成地贯彻了情感价值目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