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光(苏教版高二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科 学 之 光

编辑:孟子琦

这个专题的几篇作品类型不同,特点各具,既有关于事物说明的,也有关于事理说明的;既有关于单个对象说明的,也有关于一类对象说明的;既有传统的,也有体现了现代说明文写作特点的;既有平实的、典范的,也有文艺性较强的:基本上涵盖了说明文教学所需要的基本元素。在本板块教学时,可以与前两个板块打通,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各种类型的说明文的学习,感受科学精神、把握科学方法;能看清文章是如何由主到次,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来阐明科技知识和科学道理的;学习如何汲取观点,搜集论据;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的说明文知识,例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等。

探 索 与 发 现

内容目标:

1.从人类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及对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把握的角度,引导学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

2.感悟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对人类负责的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对科学的价值进行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3.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4.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并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5.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筛选各种信息的技巧,能迅速准确地筛选出有关信息。概括出作者关于物种起源的两个观点。 

2.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能力,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 

3.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并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一.导入: 

19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森林里,一个大学生正围着一颗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面蠕动,便急忙拨开树皮,只见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大学生立即抓住这两只虫子,兴奋地观看起来。 

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他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特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他只顾看着手里的甲虫,早把嘴里的甲虫给忘记了。 

嘴里的甲虫终于憋不住了,它放出了一股辛辣的毒液,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嘴里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中,然后洋洋得意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这个大学生就是日后的“进化论之父”——达尔文。 

这只幸运的甲虫后来也被命名为“达尔文虫”。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达尔文以及他的“进化论”。 

二.走近作者达尔文。 

除了老师刚才讲的,还有谁知道达尔文的有关情况?  

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 

教师补充: 

达尔文本来是个神学论者,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神创造的,物种时不变的。1835年,他以博物学家身份随海军考察船“贝格尔号”作了5年的环球旅行。在途中他亲眼见到的大量事实与他原有的观点大相径庭,使他彻底跳出了神创论的旧范畴,把进化论置于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达尔文为人坚忍不拔,虚心好学73岁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他对生态学、行为学、心理学等都有很大的贡献。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物种起源》绪论 

三.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读一读,拼一拼,说说他们的意思。 

琐屑    审慎     趋向     札记       传布 

琐屑(xiè):琐碎 

审慎(shèn):周密而谨慎 

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札(zhá)记:读书时摘录的要点和心得 

传布:传播 

2.绪论,又叫“导言”,学术论著的开头部分,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写作经过、出版缘由、文章内容介绍、作者的基本观点、作者情况等的文体。 一般由作者自己写作。 

 读完课文,请问:达尔文在这篇绪论中,主要写了几方面的内容呢? 

主要写了著作的写作经过、出版缘由、文章内容介绍、作者的基本观点等 

3.按照刚才同学的回答,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该怎么分? 

第一段(1-4):交代写作经过及提前发表的原因。 

第二段(5-9):说明书的内容、阐述作者对物种起源的观点。 

四.筛选信息 

阅读说明文,主要是能了解、把握作者写作意图,有关观点,要能够根据要求筛选信息,找到相关段落或句子,并进行适当的概括和拓展。 

下面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寻找或归纳。 

1.阅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可以看出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工作者?找出具体的句子来阐明。  

2.  阅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提前发表的原因是什么? 

3.  阅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这段中心句。 

4.  阅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作者写作这段文字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 

1.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主要句子: 

经过5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 

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 

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2.(1)我的工作即将结束,加上健康很坏,所以要早日出版。 

  (2)华莱士先生写了关于进化论的论文,促使达尔文要尽早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主要句子: 

……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 

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 

3.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整的。 

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 

4.向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自然科学家尤其是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 

五.小结。 

我们只学习了1-4段,却深切地感受到了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他这种精神和态度不仅体现在他对科学的研究上,还体现在他的作品语言的运用上。 

课文后面有个练习题,我们可后去探究一下,进一步认识达尔文的这种科学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根据要求筛选信息,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进一步体会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一.复习提问 

1.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文章?作者是谁? 

《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2.文章主要讲述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作者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观点的?请找出相关词语。 

(1)交代写作经过及提前发表的原因。 

(2)说明书的内容、阐述作者对物种起源的观点。 

二.昨天我们主要运用筛选的方法,通过寻找相关语句,找到了达尔文提前发表的两个原因,并从中感悟到了达尔文对科学的严肃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 

今天我们再来筛选有关信息。 

1.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什么问题? 

2.为了解决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达尔文在第六自然段中提出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请问是什么方法?达尔文是怎样评价这种方法的? 

3.分别找出第七、自然段的各两句中心句。 

4.阅读第九自然段,归纳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看法有哪些。 

明确: 

1.把气候、食物等外界条件归为“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 的唯一原因是不合理的。  

2.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 

为给了解这个难题的问题提供最良好的机会;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提供最良好和最安全的指导;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 

3.我把“摘要”的第一段用来专门讨论“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此一章将考察全世界整个生物界中的“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的基本问题,将在第四章里有若干论述。 

   以后的五章中将论述在承认此学说时所遇到的最显著和最严重的困难。 

4.(1)物种不是不变的。 

(2)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灭绝的物种的直系后代。 

(3)“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三.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他这种精神和态度不仅体现在他对科学的研究上,还体现在他的作品语言的运用上。 

看课文练习2,想一想这些加点词语对体现达尔文的人格魅力有神表现作用。 

1.“当时”与现在相比较而言,说明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结论可能会有变化发展。“当时”一词体现了达尔文对科学审慎谦虚的精神。唯一可能,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两个词语同样体现了达尔文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 

2.经常,虽然不完备,这两个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刻苦钻研,亲身实践的精神。 

3.至少是可能的,这个结论是作者经过长期研究以后得出的,它强调了作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坚信和毫不动摇,表现了达尔文对科学的坚定信念。 

四.小结。 

《物种起源》的深远影响 

      ①马克思:这本书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的根据。 

      ②恩格斯:这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 

      ③李卜克内西: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烦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一个革命,马克思自己在世界喧嚷的中心所准备的也是这种革命,差别只在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 

      ④进化论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学论据。    

五.作业:完成练习册

教后记: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案

教学目标: 

⒈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 

⒉把握本文总分结构对于表达说明对象与文章内容的意义。 

⒊领会本文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所运用的各种说明方法及其效果。 

⒋认识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培养科学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⒈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 

⒉把握本文总分结构对于表达说明对象与文章内容的意义。 

教学难点: 

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和科学的人文意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20世纪,原子弹的爆炸,“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的认识从地球扩展到太空,当人们为这些物理学成就而陶醉时,却突然发现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太少了。20世纪50年代初,英美科学家提出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模型,70年代开始的DNA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让人类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几乎人类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基因组计划诞生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基因的文章。请大家通读课文,了解什么是人类基因计划。 

二、研习新课: 

⒈把握内涵 

    ⑴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表述是不是定义?为什么?  

明确:原文中不是定义: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与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因为它并没有揭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本质和内涵,而仅仅表明了它的重要意义。 

⑵结合相关信息给人类基因组计划下一个严格完整的定义。 

明确: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的(基础)科学工程。 

⒉提炼信息 

划出每一段的关键词句,捕捉其中的重要信息,形成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说明对象的综合理解。” 

讨论,明确:第一段中“重大工程”“科学计划”,第二段中“具体目标”“基础”,第三段中“意义”,第四段中“规模化”,第五段中“序列化”,第六段中“以序列为基础”“特点”,第七段中“信息化”,第八段中“医学化”,第九段中“产业化”,第十段中“人文化”,第十一段中“冲击”,第十二段中“共同的基因组”“保护”“平等”,第十三段中“共同财富与遗产”,第十四段中“隐私”,第十五段中“自然进化的产物”,第十六段中“知情权”,第十七段中“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第十八段中“基因安全”。 

整合以上信息,形成综合理解: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是一项改变世界、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科学计划。其具体目标就是测定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的基础。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产业发展具有规模化、序列化、信息化及医学化、产业化、人文化来归纳。该计划已经给社会带来很大冲击,人类共同的基因组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基因对整个人类都是平等的,是人类共同财富与遗产,基因信息是重要隐私,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应该保证公众对基因与基因研究的知情权,防止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确保基因安全。 

⒊把握思路。 

⑴从标题入手,结合关键信息,把握本文的结构并揣摩这种结构的意义。 

讨论,明确:文章标题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分为两层含义,一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本身,二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据此,可将文章分为两大部分: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与目标(第1—2段)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第3—18段) 

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总分结构,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读者先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概况,再通过条分缕析地介绍,使读者更清晰更具体地认识说明对象的内涵和本质。                                      

文章从第3段到第16段,从规模化、序列化、信息化、医学化、人文化主要阐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导向性意义,即给人类带来好处。具体表现为促进实验方式的改变和科学家素质的提升,促使生命科学更加成熟,获得更多的准确信息,有利于延长人的寿命,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触发人们更关注人文精神,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建立符合人文,又与自然和谐的新文明。 

文章的17—18段,重点谈论基因组计划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安全影响,即它可能会造成的恶果。基因组信息一旦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其他人类公敌手里,会被滥用或错用,将会导致人类的灭亡。 

⑵整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探讨文中提出的“自然科学研究的‘双刃剑’性质”问题。 

既然自然科学研究是一把‘双刃剑’,会造福于人类,也会造孽于人类;那么,它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它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恶果?请结合文章内容,作一梳理,并探讨这样阐述的意义。 

讨论,明确::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阐述了基因组计划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可能的危害,显得全面而客观。作为一项伟大的科学研究,科学探索和科学发现是符合人类发展趋势的正义行为,所以本文阐述的重点在于基因研究的“好处”;但鉴于科学研究的“双刃剑”性质,基因研究的风险也是不容易忽视的重大问题,因此作者也毫不隐晦地指出其可能出现的危害,冷静而中肯,体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的道德良知。 

⒋感悟思想: 

  据说用不了多久,如果法律允许,每个人都可以拿到一张自己的基因组图,这张图记录着一个生命的奥秘和隐私。假如是一个孩子,凭借这张图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将来是什么性格,是不是色盲,会长多高,会不会秃顶,是胖是瘦,什么时候会患什么病,什么时候死亡,甚至一个人会自杀,是因为他生命体内有自杀基因。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精神健康学家乔纳森•堤文博士和戴维•纳特教授就找到了一种自杀的基因。也就是说,凭借基因,基本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一生的基础。对此,请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这个问题应当辩证看待,基因图对于个体生命的健康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比如在身体疾病暴发之前,能够通过基因图预先了解身体发展状况,以便有效控制和及早治疗。而基因图对于个体性格发展具有“双刃剑”性质,积极作用表现在个体了解自身性格缺陷后,能够在后天环境中有针对性进行矫正和训练,有利于良好性格的培养;消极作用表现在个体预先了解自身性格缺陷后,会夸大先天条件而不思改进,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从而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⒌辨明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除了运用恰当的说明结构,还需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⑴找出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明确:列数字:“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美国政府于1990年10月……技术人员参加。”  

 举例子:“这些细微差异已经足以成为第一代能识别‘敌’‘我’的种族或群体异性生物灭绝武器。举几个例子:……极为少见。”  

这些方法的使用都使得说明更清楚、通俗。  

⑵本文有没有运用下定义的方法?  

应该说没有严格的下定义。文章的第一节是作诠释。  

追问:请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下一个定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以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的基础为科学宗旨和具体目标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 

追问:如果将开头换成以上我们概括的定义,好不好,为什么? 

本文是一篇科普报告,除了绕不过去的专业术语外,尽量用大众化、通俗形象的语言,收到很好的科普效果。  

总结:本文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取得良好的说明效果。如开篇运用下定义的方法,使人们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了初步的认知,显示了科学的严谨和严肃。末段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准确性。而在第十二段把人类比作“大家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显得轻松而有趣味,使文章张弛有度。末段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使要说明的事理更稳固可信。 

⒍形成共识: 

作者在文中说“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这是为什么?由此表明了对于科学研究我们应该培养什么的意识? 

分组讨论,明确:作者认识到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担心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者人类公敌手里,将导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会在语言上给生物恐怖主义者以暗示,造成“基因原子弹”的爆炸;用“人类基因组计划”在人文性上远远超过曼哈顿原子计划,防患于未然。由此表明,对于科学研究,我们应该培养人文意识,科学研究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于人类,同样也会“造孽”。科学必须以人文为引导,向着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努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之一。 

三、布置作业: 

⒈ 思考“积累与运用”第3题。 

⒉ 完成练习册 

附: 

㈠板书设计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杨焕明 

说明结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与目标(第1—2段)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第3—18段) 

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写作主旨:科学研究是“双刃剑”

教后记:

奇 异 的 自 然

内容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科学视野中的丰富多样的自然界,了解自然的奇异,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2.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理清说明顺序,说出所说明事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注意《斑纹》的文体特点:兼具散文随笔和科学小品特点,兼有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

4.指导学生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特点,理解说明文的顺序; 

2、理解科学小品是一种用文学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3、体会作品中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文学性。 

教学重、难点: 

1、感知课文,按要求筛选信息,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 

2、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3、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看一组有关荔枝的图片,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今天,我们来走进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的科普小品文《南州六月荔枝丹》。 

二.作者及解题: 

1、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2、“南州六月荔枝丹”语出明朝陈辉的《荔枝》。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 

三.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朗读黑板上的几个词语 

红缯  紫绡  醴酪  龟裂  粗糙  绛囊  果脐  贮藏  枕藉  吹嘘  萌蘖  啖 

2.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介绍了荔枝的哪些内容。注意每段的关键句子,找出关键词来归纳。 

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引出话题,总领全文 

外壳:龟裂片、片峰(粗糙)        

颜色:深红色或紫色  

形状:心脏形、卵圆形、圆形   

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至二十多克) 

——荔枝的生态 

壳膜:白色          

果肉:颜色、味道、肉质、制作  

贮藏:不耐贮藏(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    

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  

第三部分: 荔枝的生产  

产地 :中国南部                  

果谱:种类、内容、荔枝品种  

移植:习性、古荔枝移植情况      

产销: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满足需要   

3.分析课文是按何种顺序进行说明的。  

明确: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文章?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 

《南州六月荔枝丹》  科技小品(科普小品) 

2.这篇文章主要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荔枝的生态和生产,由主到次,有实到虚,给我们留下来一个荔枝知识的整体形象。 

其实我们学写文章,就要采用这样的顺序。 

比如我们写一个艺术品,我们可以介绍它的来历,形状,特点,功能以及我与它的关系,这样由表及里,从主到次的介绍往往既使文章思路清晰,脉络分明,又会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 

比如我们写一个小动物,我们可以介绍它的颜色,形体结构,价值以及我与它的关系等。 

3.第三,不管说明文还是其他文章,一个好的题目也是什么重要的。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下: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荔枝的,作者为什么不以“荔枝”为题目,却要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目?  

南州,交代荔枝的产地;六月,交代荔枝成熟期;丹,红色,交代了成熟荔枝的颜色。短短7个字,写出荔枝的产地,荔枝成熟的时间和荔枝鲜明的色泽; 

又是引用明代陈辉的《荔枝》诗,使文章富有了诗意的美;更重要的是这个题目与文章本身的语言风格相一致,都显得生动、活泼。 

二.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前面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分析了文章的说明顺序。作为一个研究语言的文科学生,我们更要紧的是研究文章是怎么说的,是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说明的目的的。 

恰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能使文章准确、形象、生动。 

1.本文涉及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找出相关的句子验证? 

明确: 

一是举例子,有历史的,有现实的,也有来自调查材料的。 

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牙’,……‘珍珠’。”等。 

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  

来自史籍和科学专著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等。 

二是打比方,在生动的比喻中寄托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 

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 

三是列数字,准确、科学。 

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古籍中所载的荔枝的品种时,都运用了数字。  

如: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作用:准确、客观、具体……) 

四是画图表,形象、生动,直观。 

五是引用,有故事、史料、诗文,共征引资料二十余条,从唐宋明清至今。 

2.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看课文的引用说明。 

这篇文章的文学性很强,主要是体现在大量引用古代诗词典故上。下面我们找一些这样的例子,说说作者引用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1)诗歌散文 

 白居易《荔枝图序》、郭明章《荔枝》、邓肃《看荔枝》、徐勃《咏荔枝膜》、杜牧《过华清宫》、宋徽宗《宣和殿荔枝》、文征明《新荔枝》、苏轼《食荔枝》、陈辉《荔枝》 

(2)史书记载 

 南越王向汉高祖进贡荔枝;《三山志》 

(3)科学专著 

《四川果树良种图谱》、《中国果树栽培学》、蔡襄《荔枝谱》、陈鼎一谱 

引用的作用: 

(1)充实文章内容,丰富读者知识; 

(2)使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 

(3)寓科技知识于文学描写,使读者可由文学欣赏而获得科学知识。 

附与课文相关的诗文: 

1、明朝陈辉《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 

2、徐勃《咏荔枝膜》: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3、白居易《荔枝图序》: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三.小结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 

四.作业 

用文艺性笔调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家乡出产的一种水果或其他特产,力求写出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地加以介绍;妥善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注意写作顺序,写得简单明了,有条不紊;运用说明、描写等多种手法说明事物,有意识地打比方,使文章通俗生动。

教后记:

《斑   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把握行文思路,揣摩诗意的语言,赏读多种写作手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领悟本文的哲理和情感。 

3.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学会以平视的角度和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和生活。  

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了解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斑纹”,揣摩本文诗意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富于思考的哲理性语言。

课前预习:

1、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积累字词。 

2、本文写了哪些事物和现象? 

3、据此你把本文分成几个部分? 

4、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你认为哪几节可深加回味?在书上画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 

5、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6、你喜不喜欢这篇文章吗?请说出理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斑纹》收集了我近年来以动物为主题的作品,这十篇或长或短的散文,动用了我心底的那部分温存。                

----周晓枫 

2、作者简介: 

周晓枫,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做过八年儿童文学编辑,现就职于北京出版社,《十月》杂志副主编。出版过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语言富于想像力和音乐感,曾获冯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 

3、解题: 

斑纹:在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显露出来的别种颜色的条纹。 

周晓枫的许多作品都以动物为主题,兼有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这可能受到了法国科学家、散文家法布尔《昆虫记》的影响,也与现在的人文主义、生态主义有一定的关联。 

这类文章现在很多,文体特征不是非常明显,说它是散文随笔可以,说它是科学小品也不无道理,它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 

《斑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也许称之为散文更为合适,但是,文章主要的表达方法还是说明,说明的对象也是以动物为中心的自然与社会生活现象。

二、初步感知: 

文中写了哪些斑纹? 

明确: 

概括地说有蛇的、其他动物的、大地上的、生活中的、心里精神中的。 

文章结构 

本文共14个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这一部分主要写蛇的斑纹,并介绍蛇的一些生活习性和与蛇有关的一些文化。  

    1节:写蛇之外形。 

    2、3节:写蛇的生理特点和习性。 

    4、5节:写蛇的侵害性。 

第二部分(第6~10段):这一部分由蛇写到其他动物,对斑纹的形态进行进一步的描写。  

   6节:发现简单的重复。 

   7节:发现其它动物的斑纹的形态。 

   8节:发现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差别, 

   9节:发现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有 相同的斑纹。 

  10节:发现大自然中的斑纹,有对称设计。 

第三部分(第1l--14段):这是在第二部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从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大到小,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 

   11节: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大地的斑纹。 

 12节-14节,发现生活中的斑纹无处不在。   

三、文本研习 

问题:文中怎样描写蛇之外形?(1节) 

 作者写出了蛇的哪些习性?(2节) 

1、充当寓言家; 

2、运动时的种种几何图案; 

3、眼睛不能辨别线条和轮廓; 

4、没有听觉。 

 如何认识和蛇有关的文化?(3节) 

——  文章引述故事,创造了一个阴鸷、诡秘、恶毒、凶险的形象。在人类文化长河中,人们对动物产生了许多神话、故事、传说,它融入了人类的许多愿望、理想、想像和审美意识。因为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同一种动物会有许多不同形态的传说。 

文章写出了蛇的哪些生活特点?(4节) 

1、身体柔软富有弹性; 

2、容易攻击或报复,且往往超出必要的限度。 

 在写蛇的行动迅速、诡谲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5节) 

1、列数字:1/25秒; 

2、引用:“像眼镜蛇一样万无一失”; 

3、举例子:一条蝰蛇。 

四、作业 

1、认真阅读二三两部分,看看作者有些什么发现。 

2、准备好课前预习题,课上交流。 

第二课时

一、文本研习 

问题:第6节作者发现了什么? 

发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 

 除了蛇,文章又描绘了哪些动物的斑纹?(7节) 

——鲑鱼、螺壳、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等。 

 作者对虎和鹿生活习性的探讨中得到了什么启发?(8节) 

——文章在对虎和鹿生活习性的说明中发现,虎一般单独生活,而被捕食动物几乎都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  

作者由动物的斑纹又联想到哪些内容?(10节) 

——联想到美女的文身、病变的皮肤、母亲的妊娠纹、遇害者的抓痕,进而说明斑纹无处不在。 

 如何理解“斑纹,对称设计”? (10节) 

——奶牛与毒蜂:善与恶; 

美女与疱疹:美与丑; 

母亲与遇害者:生与死。 

文章是如何拓展斑纹的范围的?(11-14节) 

——文章由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小到大,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 

 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内涵及作用? 

——内涵:“神”即大自然,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作用:既是一种哲学沉思,也是对主题的升华。 

二、表达交流 

主题表述: 

本文通过对形形色色的斑纹的描绘,叙述大自然与人类社会许多奇妙的景象,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与学过的其他几篇说明文的比较: 

一般来说,说明文都是以单个的事物、事理与现象作为说明对象的,而《斑纹》不是这样。它从动物的皮毛写起,主要介绍动物皮毛的纹样,同时也涉及到人类社会许多现象。“斑纹”在文中含义是多样的,并不是一种,动物皮毛的花纹,人体、自然与人为的纹样,人类劳作与动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记,以及冰花、河流等等,都是作者要说明的斑纹。通过这些斑纹,作者试图说明更深刻的道理,自然的神奇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感悟写法: 

1、以一驭多,自由洒脱。文中描写了许多现象,但始终以斑纹为中心,散而不乱。 

2、多种表达,多面展示。运用多种手法,说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使表达对象的各方面都得到了揭示,富有艺术感染力。 

3、绘形绘色,富有诗意。许多画面的说明与描写具有质感,像电影镜头一样逼真,如开头的一段,视觉冲击力很强,而有些地方则如抒情诗一样,如对大地上劳作的描写。 

三、 质疑探讨: 

你认为《斑纹》艺术表现上存在哪些不足? 

1、意象的过于稠密,反而冲淡了艺术感染力; 

2、过分依赖于知识,削弱了人性与情感内涵; 

3、语言的华丽繁复,设置对思想表达的障碍。 

四、个性化阅读 

你喜不喜欢这篇文章吗?请说出理由。 

附: 

 作品评论: 

当散文写作日益成为文人养病的方式时,周晓枫的散文却依旧保持着锐利、沉着、优雅的面貌。加上她那鲜明的散文文体意识、语言探索精神,她的写作在当代散文界已经独具一格。                           (青年评论家谢有顺) 

《斑纹》是一本能够唤醒人们沉睡记忆的书,它让我们想起许多远逝的鲜活事物,即生命的目光最初遭遇的哲学命题。 

  在她的笔下,人与动物们的劳动、爱情、壮丽的生和寂静的死,都浸透着绚丽、壮观与诗意的内容。 

  周晓枫是个心无旁鹜的写作者,完成《斑纹》的写作后,她希望拓宽一下创作路子,力求打破唯美的书写,跨入更广阔的写作视野。 

   (周蓬桦《绚丽的版图--〈斑纹〉阅读》)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 

2、完成课本上的[文本研习]题。 

3、完成练习册

教后记:

美 丽 的 制 造

内容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所展示的景泰蓝、歧江公园的完美的制作与设计,使学生感悟欣赏其内在精神与情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无穷乐趣,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能理解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来安排说明顺序、运用说明方法的特点。

3.指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体会景泰蓝的美,感悟字里行间表露的作者对景泰蓝这种艺术品由衷的赞美。 

教学重点: 

体会景泰蓝的美,感悟字里行间表露的作者对景泰蓝这种艺术品由衷的赞美。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景泰蓝的制作》,下面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注意图片的颜色。(《景泰蓝的制作》多媒体显示) 

下面我们就来走进叶圣陶与他的《景泰蓝的制作》 

2.关于叶圣陶,我们应该听说过他的大名。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创作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他写作态度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练优美,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其代表作有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文章。 

1.听课文录音。 

2.初中时我们也学过一些说明文,了解到说明文主要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照适当的顺序,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本文是抓住手工操作的景泰蓝的制作方法,以制作工序为顺序来说明的。 

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制作过程 制胎 掐丝 点蓝 烧蓝 打磨 镀金 

衔接词 开头 第二步 轮到 该说 就是 还得 

说明方法 下定义 

作比较 

举例子 下定义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下定义 

打比方 下定义 

打比方 解释 解释 

重点在于介绍说明方法的作用。 

(1)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截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作诠释) 

(2)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列数据) 

(3)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作比较) 

(4)各种色料的细末都盛在碟子里,和着水,象画家的画桌一样,五颜六色的碟子一大堆。(打比方) 

课文运用了诠释(说明、解释)说明法、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使说明事物的特点更加明确科学。 

3.观看“景泰蓝的制作”视频,加深印象。 

三.重点突破。 

1.景泰蓝是中国传统工艺品。读了《景泰蓝的制作》你认为这种工艺品美在哪里?  

(1)造型别致 

(2)绘画和图案非常精美 

(3)制作精良 

2.作者是怎么把这种绝美的艺术品借助语言表达出来的呢?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艺术品由衷的赞美的呢? 

(1)第四段: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 

关键词语:非常精细 心里有谱 自由自在 简直是 

运用感叹的语言,采用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景泰蓝制作的由衷的赞美。 

(2)第五段: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上山水、花鸟、人物种种图画,…… 

关键词语:自由地 好像画家 随意驱使 到处合适 

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融入了作者对景泰蓝的主观情感,表达了对这种工艺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第七段: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 

关键词语:值得惊奇 专心一志 费尽心机 不相上下 半斤八两 

(4)第12段:他们把那些硬片放在铁臼里捣碎研细,筛成细末应用。…… 

(5)第13段:各种色料的细末都盛在碟子里,和着水,像画家的画桌上一样,五颜六色的碟子一大堆。…… 

(6)全部工作是手工只有待打磨的成品套在转轮上…… 

小结:作者运用了多种表达手法,渗入了作者对景泰蓝的赞美之情,渗入了作者对制作景泰蓝的工人的衷心感叹和赞美。作者这样的目的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对手工业制品很感兴趣,曾经想写一组文章,把每种手工业品的制作过程记录下来。就在1955年手工业合作化的高潮即将到来之前的一天下午作者参观了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回来后写下了这篇文章。 

四.总结 

    这篇说明文通过对著名工艺品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的介绍,意在强调景泰蓝是用手工辛勤制成的工艺品,说明作者对手工艺品的喜爱,也充分肯定了景泰蓝工艺品的价值,赞扬了劳动人们的才华和智慧。 

五.作业:完成练习册

教后记: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能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 

能读懂复杂的说明文。 

2.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说明文的一些新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文本研习,进一步了解科学,激发学科学、 

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与难点:

  1、文体     2、人文内涵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过程:

一、关于作者: 

俞孔坚: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首席设计师。 

 [作者的话 ] 

在我看来,无所谓建筑风格,只要你能适应这块土地,能亲近这块土地,就是好的建筑,好的人居模式。   ----俞孔坚 

一片林荫,一条河流,一块绿地,无不潜藏着无穷的诗意,保住这份诗意,它一定会让人获得身心再生之感。  ----俞孔坚 

二、解 题: 

足下文化,就是关注平常人的事,关注他们的感情、他们的需要;野草之美,就是善待脚下的自然,乡土的自然 。 

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就是要实践新的社会和土地的伦理,这种新伦理体现在尊重平常与平民,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诚如俞孔坚先生所说:“一个成熟的民族,懂得审美的民族,最能知道珍惜平常的美,尊重普通人,尊重普通的乡土物种,这便是尊重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真实内涵。做到了这一点,离和谐社会要求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就不远了。” 

※歧江公园是广东中山市的一座公园,与其他城市公园的不同之处是,它是由一座破旧的造船厂改造而成的。景观设计师俞孔坚作为这座公园的主要设计者,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 

歧江公园就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一次大胆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获得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奖。  

三、关于课文: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富有个性的公园景观设计,表现的是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和因为平常而将逝去的文化的设计理念,表达了设计师追求时间的美、工业之美、野草之美,以及人性之真的思想。它的设计形式与中国传统园林或西方古典景观设计很不相同,它更多地吸取了现代西方景观设计,特别是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的手法,获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四、解读课文: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说明,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理解场地   理解文化与传统     理解自然    理解设计    几点遗憾 

第一部分: 理解场地。 

这是设计前对自然条件的考察,粤中造船厂作为是一个已经废弃的工厂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因此,作者分别以“挑战”和“解决之道”为题,讲解了在设计时一些考虑。 

(投影有关图片,帮助理解课文) 

第二部分: 理解文化与传统。     

在这个部分作者要强调的是如何理解文化的问题,不要提起文化就把眼光投向千百年前的历史,而应该注意自己的身边,注意自己脚下的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作者从设计思路的三大诱惑中摆脱出来,既对传统的设计予以借鉴,同时又展示了歧江公园这个富有个性的景观设计。  

第三部分: 理解自然。 

与第二部分说明设计的文化内涵不同,这一部分说明的是设计中对自然的尊重,自然之美的展现。 

(投影有关图片,帮助理解课文) 

第四部分: 理解设计。 

如果说前面三个部分是设计之前的考察和构想,那么这一部分就是具体方案的实施,这里讲述了设计的三条途径,对重点设计的部分还作了较为明晰的说明。 

(投影有关图片,帮助理解课文) 

※ 新型的景观设计遐想: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将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相融合,将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景观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人民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享受优雅醇和的自然美感。 

第五部分: 几点遗憾。 

  这是设计完成之后的重新审视,有些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已经觉察到了,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改变现有设计,表现了设计师的严谨的态度。 

五、总结课文: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作为说明文的学习要点: 

1、新颖独到的设计理念和超越传统的设计行为。 

2、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 

3、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和严谨准确的科学阐述。 

4、丰富的人文、艺术内涵以及生动的文化气息。 

※ 本文的副标题是“一个景观设计师的手记”,它表明这是一个设计者对自己的作品的回顾和阐释,这里面有对设计的前后思路的清理,也有对具体景观设计的考虑,结构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前四个部分都使用了“理解”一词,表现了设计师超前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态度。五个部分之间互相照应,互为补充,在层层阐发中清晰地表达出超越传统的思想和行动。本文语言表达自然流畅,集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于一体,严谨简明、形象生动而又富有文化气息。 

六、课堂巩固: 

1、《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按什么样的步骤来介绍歧江公园的设计的 ? 

答: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按设计师对几个问题的思考来介绍歧江公园的设计的,这个问题分别是如何理解“场地”、“文化与传统”、“自然”、“设计”。文章的结构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安排的。 

2、文中“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足下的文化”按作者的解释就是:“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野草之美”就是:“本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野草是美的,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新的环境伦理则在更理性的层面上告诉人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它们之于人类和非人类的价值绝不亚于红皮书上的一类或二类保护植物。在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在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日益园艺化的今天,乡土物种的意义甚至比来之于异域或园艺场的奇花异木重要得多。” 

3、读了《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你最欣赏设计师对公园哪一部分的设计?说说你的理由。 

答:歧江公园体现了设计师富于个性与创新的设计理念,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中影响很大,设计师注意保留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注意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所以,他没有把原先造船厂完全推倒,而是通过设计对它进行艺术性的保留,使之成为人们文化记忆的坐标,在公园植被绿化上,设计师注意使用当地的乡土植物,用意也是很深的,这些都使歧江公园具有个性化的美。 

七、作业: 完成练习册

教后记:

写作实践

本专题“写作实践”的教学要点是“说明的要素”、“说明的语言”,文体为说明文。

1.能了解、熟悉说明的对象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2.能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并能够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写作。

3.能根据说明的需要,确定说明文的写作顺序,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