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人教版高一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掌握本文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报道的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本文运用现场景物寓意抒情的写法及本文选材上的特色。 3、情感目标:记住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增强我们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本文在选材上的很有特色,即抓住重大事件的一瞬间去写,不蔓不枝,突出主题。可以多读一些有关报道重大事件的新闻。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二、作家作品 本新闻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作者是四人: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都新华社记者。 解题 历史性的时刻——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重要性: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远离故土一个半世纪的游子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血洗百年耻辱的喜庆时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识记要点 本文作者为新华社记者。 [教材优化全析] 一、结构内容 1997年7月1日凌晨,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个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而这篇消息却独胜一筹,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本文的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而在另一面,读者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照新闻的结构可分为导语和主体两部分。 导语(第1自然段),以一个长句作为一个段落构成本新闻的导语。它包括背景的介绍: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还包括事件的结果:①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香港降落;②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在一句话中,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结果。本导语照应标题,是全文的中心内容。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来报道。 第1层(第2~4段),港督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告别的时间:6月30日下午4点30分到4点40分。环境:在蒙蒙细雨中。港督的表情:面色凝重。场面: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对比: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阐明与深化主题必不可少的背景段: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第2层(第5~7段),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时间:6月30日晚上6时15分到7时45分。性质: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环境:雨越下越大。场面: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赠言。两组对比:①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②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第3层(第8~9段),中英香港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时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场面: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升起;“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意义: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人民正式在香港行使主权。 第4层(第10~11段),“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时间:7月1日零点40分。场面: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最后一段是一段补充说明文字,既是历史背景的介绍,又是通过一系列数字的对比,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讽刺了殖民主义终究要失败的命运,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又不无辛酸的感情。“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的结尾,深化了主题,给人意味悠长的思考和回味。 结构网络 标题: 象征意义:用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代表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有讽刺意义:词语“别了”表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结束。 强调作用:标题是倒装句式,将“别了”提前。有突出和强调作用,引人注意。 背景:香港被占已达150多年。 导语 结果: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 时间 环境 第一次降旗 场面 特写 对比 背景 时间 第二次降旗 环境 特写 场面 对比 时间 英方第三次降旗 场面 特写 中 方 升旗 意义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象征着英国对香港的统治的结束: 时间 场面 深化主题,意味悠长 数字对比 二、写作技巧 1、本文的取材特色:定格历史的瞬间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善于捕捉香港主权回归、末任港督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里那一个个重大场面的一瞬间;又像一个熟练的影视导演,巧妙地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既准确生动又色彩明快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情实景。 全文11个自然段,除了有两个阐明与深化主题必不可少的背景段与一个转换角度的过渡段外,其余8个自然段,都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影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这正是我们采写现场短新闻不可或缺的要素。 这篇获奖消息,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息,而是一篇特写式的现场短新闻,它是香港主权回归、末代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最后时刻的一份简洁、真实的历史记录。它也是自1990年我国新闻界倡导现场短新闻以来,特别是自1992年起现场短新闻纳入中国新闻奖评奖以来,获奖作品中比较出色的一篇。 2、这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除了事件本身意义重大外,更重要的是作者不仅巧妙地借助现场景物寓意抒情,还通过精辟、凝炼的点晴之笔与现场事实深厚内涵的对比去引发读者的联想。 这篇获奖作品不仅巧妙地借助现场景物寓意抒情,还通过精辟、凝炼的点睛之笔与现场事实深厚内涵的对比,去叩开人们联想的心扉。比如,英国末任港督的告别仪式是“在蒙蒙细雨”中进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以及“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与“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等,或借景寓意,或对比引申,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技巧拾零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一)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如何写好导语?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埃•姆•罗森塔尔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 本文感情相当充沛,与本文的独特的写法有关。因此,应加强对课文的诵读,增强感性认识。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二、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解题 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识记要点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普立策新闻奖得主。 三、重点字词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 踉跄 祈祷 呆滞 嬉戏 字词巩固 注意“悚”的读音,注意“栗”的写法。 [教材优化全析] 一、结构内容 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新闻的导语部分。 这个导语比较长,写的内容很多。第1段是写布热金卡的环境,有自然环境“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也有社会环境“儿童在追逐游戏”。 第2段照应第1段,说明布热金卡应该是一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第3段是写游人来到这里的不同目的。 第4、5段是介绍集中营的情况及其一定的历史背景。 总之,导语部分,一方面写出了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又写出了作者的情感色彩,这里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已成为人们悼念死者的地方。新闻一开始,就把这种情感定格在了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上。 第二部分(第6~16段),新闻的主体部分。 这一部分的安排,整体上按照参观的顺序去写。 第6段写作者自己写这篇新闻的目的:是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也就是一种责任感。 第7段,写参观者的感受,是从总体描述的,“默默地”“慢了下来”,表现参观者的复杂心情。 第8、9段,写到人们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这里采用的是特写的方式,重点是写人们的感受: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用“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的表情动作表现参观者的苦痛与愤恨。 第10段是写女牢房的小盒子,实际上写集中营中住处的拥挤:“6英尺宽,3英尺高”的长条盒子,“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这一段中重点还是写参观者的感受:有特写“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有一般性叙述“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句话意味深长,不是没有值得看的,而是不忍看。 第11段很短,只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这是为什么?那肯定是一个极为肮脏,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希特勒制定一项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领国家的民族充当奴隶并且逐渐消亡的隐密性种族灭绝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强制绝育。为此,数以百计的纳粹医生、教授、专家甚至护士,在行政管理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继提出了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并且在奥斯维辛、拉芬斯布吕克、布亨瓦尔特、达豪等十多个大型集中营内对数以万计的犹太、吉普赛囚犯、因从事抵抗运动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战俘进行了残酷的手术试验,造成他们大量死亡或者终身残疾、终身不育。这样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手段,任谁也不愿看到。 第12、13段写长廊里的囚徒照片。先是总写,“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着”,“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多么残酷的画面!多么让人同情的人们!后是特写,写许多囚徒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温和地微笑着”,面对着死亡,作者不由得要问:“她在想什么呢?”是啊,同学们想一想,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害怕的面容,却在“温和的微笑着”,是想到了慈祥的父母,还是想到了死去的奶奶?是想到了可爱的家乡,还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是想到了美好的未来,还是想到了万能的上帝?接着作者又有一问:“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我们可以再想像一下,她是在想父母已经安康?她的恋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法西斯终于灭亡了?或是面对着众多的善良的参观者表示感谢,或是羡慕?这一特写,引发我们多少思考!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残酷的被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 第14、15段,参观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这是让人窒息的环境。作者又写了两个细节:一是一位女参观者跪下来,在自己的胸前祈祷;一是参观者们用目光彼此交流,然后告诉解说员,“够了”。这两段文字很短,但表达的感情却是很深的。一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说明这里纯粹是一个人间地狱。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最后一段,描写周围的环境,与开头照应,再一次表达出: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本文把参观者的感受融入到参观的过程,表达的情感非常强烈,虽无新闻,却收到了比新闻事实更好的效果。 结构网络 标题新颖,发人深省。 情感类新闻,表达悼念、痛恨的感情。 优美的环境 ↓ 表达 导语 不应该如此美丽 和平 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主题 ↓ 集中营介绍 写这篇新闻是一种责任 总写:参观者心情复杂 毒气室 参观者浑身发抖 焚尸炉 女牢房(长条盒子) ↓ 参观者张大了嘴巴 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 ↓ 如果进去的话,会脸红 灭绝人性的残无人道的手法 令人发指 长廊里的囚徒照片 ↓ 总写:成排的人注视者参观者 (他们表情木然) 特写: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 (温和地微笑着) 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 总写:参观者感在被窒息 特写:一位参观者跪下来祈祷 参观者们彼此示意 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嬉戏的环境 ↓ 与可怕的记忆连在一起(与开头响应) 二、写作技巧 强烈的情感色彩 这篇新闻的另一个译名《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课文选用的题目更加出奇制胜,引人注目。二次大战结束以后,许多人报道了奥斯维辛的惨状,集中营的纳粹总监也写过回忆录,叙述这座巨大杀人工厂当年的屠杀情况。从新闻报道的内容采看,似乎已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以再写,然而,美国《纽约时报杂志》1958年8月31日发表它驻波兰记者埃•姆•罗森塔尔写的这篇特稿,仍然引起了舆论的轰动,美国新闻界誉为新闻名篇,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这是什么原故呢? 新闻信息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事态性、认识性和情感性。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为此,情感性信息和认识性信息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了多种修辞、象征、对比的手法用带有散文的笔调,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从而和读者发生情感的共鸣。“……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划十字。在奥斯威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报道。这里天气晴朗,树木青青,门前还有儿童在打闹、嬉戏”,“看到一排排堆放着被窒息而死的人的尸体的砖房时,不禁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作者在一排“表情木然”的囚徒照片中,单写了一个年轻的姑娘,“长得丰满,美丽,皮肤细白,金发碧眼……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张照片也会在人们心中引起一连串美好的情感体验。然而,当人们想到这个象征着爱情和幸福的美丽姑娘连同她所追寻的梦想竟被残暴地毁灭的时候,那内心的痛惜之情就会交织着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从情感的深层体验中喷涌而出。 透过参观者的眼睛所见,作者巧妙地展示了集中营留下的惨状;再透过参观者的现场反应,展示了他们的心理情绪。正像作者亲自感受的那样:“有—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记者没有具体表述自己的感情,记者的才华不是像哲学家那样,善于自己的抽象概括,而在于他能形象地表现出事实的状貌,及其深层的感情意蕴,让读者从报道中引出自己的结论,产生自己的体验。 这篇新闻所以感人,成为新闻名篇,正是文章所传递的这些情感性信息,产生了持续性的感染人的力量。这种情感渗透在人物形象活动的描写之中,饱含在字里行间,并在景物的烘托中,表达了人们对于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愤慨,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技巧拾零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二) 1.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2.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三、体裁知识 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消息报道、特写、社论和广告。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虽然消息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标题、导语和正文,但正如常人所说,文无定法。消息的写作结构灵活多样,往往因人而异。特写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报道的范围与目的不同。消息主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了把某件新闻事件交代清楚,消息往往需要写出新闻的各个要素,也就是说,消息所报道的范围一般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特写则不需照顾全面,而是侧重于某个方面,注重再现生活的画面,将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最有意义、最有情趣和影响的一两个要素或片段,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既形象又突出地把它们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耳闻其声,如目睹其人其事,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特写的种类很多,不论是哪一种性质的特写,其写作形式或结构与消息报道不一样。它们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律或格式可循。有的略提一下整个会议程序和会场情景,专写一个问题的讨论,一个提案的提出,一次独特的会面等等。还有的抓住时间过程中的某一个富有情趣或人情味浓厚的细节层层开掘,溯前追后,写出立体化的新闻。 特写的结构虽无定格,但是英文报刊上众多的特写文章通常以一个概括性的导语或引言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和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大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此乃一宕一跌,首尾呼应,文义完美,使人读完终篇后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兴趣愈浓,印象愈深。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它代表着报社的言论,最集中地体现某种立场、观点,常常及时地评述当前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或问题,以言辞明快犀利,论理深刻、透辟的特点来吸引和影响读者,起到感染读者的号召性作用。 美文赏析 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 记者 李红鹰 实习生 吴芳 本报讯7日,武昌杨先生带着2岁的女儿到市儿童医院看病,没想到看了个“咳嗽”就要花1000多元。因此,他于昨日投诉到本报新闻110。 据称,杨先生被导医引到专治哮喘的陈教授诊室,陈问了几句,让他先带女儿去验血,发现孩子对常见的31种物质的过敏反应均呈阴性。 一化价,药费加治疗费765元,加上验血费300元,共1065元!有医疗人员小声提醒杨先生:“你的药是开多了。”杨先生返回诊室问陈教授,陈教授称这是一个疗程的药。 该院负责人就此表示:陈教授的行为肯定是有差错的,院方会根据院内质量管理条例对其进行处理。 (本文获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原文载于2002年8月7日《武汉晚报》,有删节) [教材实例解析] 想一想,查一查: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以独特的方式把细节勾连在一起,把现实景和历史场景编织在一起,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意,思考一下,这些深意是什么? 解析:历史景,即一百五十年的屈辱史;现实景,即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刻和7月1日的开始时刻,还有“载着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答案:屈辱的历史已经过去,繁荣昌盛的祖国正在走向辉煌,表达了作者及其中国人民的一种自豪感。 二、回答问题。 1、“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议论意味深长,试用两三句话阐释一下。 解说:本文表达的感情还是比较含蓄的,很少有直抒胸臆的句子,大部分是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句议论包含着内容很丰富,需仔细斟酌。 答案:通过对比议论,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2、“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解析:揣摩这句话,作者表达的情感是非常沉重的,自己的土地被人一占就是150年,这是何等屈辱的事,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奇耻大辱,争取香港的回归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掉这个日子。 答案:一方面写出我们百年的屈辱史,一方面又写出了中国人为此作出的努力。 思路点拨 一、本文的感情以抒发自豪感为主,但也有辛酸,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把现实与历史交融在一起,实际上也是两种情感的交融。 二、 1、只要抓住这篇新闻的感情线索,即一种鞭挞、屈辱感和自豪感,此题也不难作答。 2、认真揣摩这些具体数字的含义,一个是1841年1月26日,土地被占领的日子;一个是1997年7月1日,重新拥有主权的日子。两相对照,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也就比较明白了。 [研讨与练习释疑] 解题规律 一、本文把现实和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把历史景融入现实景去写,如“在香港飘扬了150我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二是在写现实景后,补充说明历史,如第4段介绍港督府的情况。这样写也是一种对比,一个是神气无比的过去的英国政府,一个受到屈辱压迫的弱小中国,但更重要的是现在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争取了主权,洗刷的历史的屈辱。 二、本文属于情感类的新闻,并不侧重写事态的发展,以表达感情为主。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三、1、通过对比,表达了英国政府的狼狈和中国人民的自豪感。 2、通过对比议论,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3、作者运用描写手法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寓含着多么强烈而深沉的愤慨之情: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4、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残暴。 四、1、香港回归的意义在于为了国家的领土的完整,它能给国人带来自信与决心,能给国内带来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先进的,于我们有用的新技术、新思路、新思想,使我们的国家在世界的融合里,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加快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步伐。也就是说,香港回归,不只是政治利益问题,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 2、见“结构内容”分析部分。 一、同学们在回答这道题时可以再详细一些,可以多谈一些。把现实景和历史景结合起来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二、详细的论述在“教材优化全析”部分。 三、这两篇新闻语言比较含蓄,大多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但表达的感情却是非常强烈的,原因是运用了多种手法来抒情。这几句话寓意很深,应该从全文角度仔细揣摩其含义。 四、1、这只是个纲,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我们可从一个方面加以论述,尽量详尽透彻。 [知识应用自测] 答题向导 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 A、旗杆 掩映 飘扬 蒙蒙细雨 B、易帜 恶梦 凋谢 惊惧万分 C、废墟 窒息 踉跄 绿树成荫 D、祈祷 呆滞 嬉戏 不寒而溧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 A、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B、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D、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的人。 B、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C、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 D、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分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1、正确识记现代汉语字形,我们应达到以下要求:①能区别同音字②能以音辨形③能以义辨形④能根据语境辨形。 2、在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3、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 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比十年前冷得多,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开学日期延至18日。 4、简析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在《上海严寒》这篇消息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导语中的景物描写在整条消息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的写作技巧和表现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引用此题,一是要明白诗句的内容,二是要和本文的主题照应。 2、短消息的导语,很少有景物描写。应放眼全文看本题、答本题。 3、前两题实际已提示本文的主要的写作手法。 应用自测解析 1、A(“恶梦”应为“噩梦”,“绿树成荫”应为“绿树成阴”,“不寒而溧”应为“不寒而栗”) 2、D(A“和”前不用加顿号,B引号应改为书名号,C顿号改为逗号) 3、B(A成分多余,去掉“的人”;C缺宾语,后加“的陈迹”;D搭配不当,“分别”改为“告别”。) 4、消息引用了诗人臧克家的两句诗,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象,用生动的事实让读者体会到了新社会的优越性,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由自然界天气很自然地转到了社会问题上来,形成了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深化了主题。(我们应该了解到这句诗是说了过去的一种惨象,与现实进行对比。实际上也是新旧对比。) 5、《上海严寒》匠心独具,描写了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的景象:又描写了上海十日和十一日,晴天下雪的景象,一句“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不禁让读者想像那瑰丽的奇景。不但唤起了读者的注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体现了新社会下,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尽管遇到了八十年罕见的低温天气,但人们并不为意,仍有心情伫足仰视这一美丽的奇景。这下文新旧社会的对比,体现新社会的优越性的主题,打下了基础。(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烘托环境,在这里就为社会环境。) 6、这篇消息不足300字,有情有景,有史料有事实,作者不加任何议论和评述,读者阅读后马上会得到鲜明的结论:新旧社会两重天,社会主义好!本文,在叙述了严寒的自然景观后,作者仅选用了三个例子:一句是反映解放前类似天气情况的诗句:如今政府两个职能部分的调查和采取的相应措施。通篇都是普通的新闻事实,但重大的内涵却在字里行间显现出来,另外,全文没有一句评述和议论,甚至借人物之口言己意这种常见手法也没有,但丝毫不影响主题的发挥。(答出一两点即可,不必全答。另外,若有其他的认识,只人言之成理也可。)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