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多收了三五斗、综合学习与探究——与大师面对面(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感悟•品味•欣赏

↘内容简析及教学提示

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读书”,应该把对小说的“品味”、“感悟”、“欣赏”作为主线,抓住每篇小说的个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尤其要精选富有审美含金量的语言素材,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感悟,实实在在感受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解主题,从而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情感体验。

围绕学会读小说,首先,应该利用小说的天然吸引力,设法调动阅读兴趣,让学生充分自读,获得阅读初感,形成课堂学习的期待;其次,通过课堂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反复品味小说的语言,展开联想,感受人物形象,获得审美共鸣;再次,通过比较思考,形成对人物、主题、小说的初步评价,认识小说中的社会人生图景;最后,带领学生以本单元精选的素材,尝试从小说的主题、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综合探究,并与写作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交际目的,运用书信体形式,把探究思考的结果总结出来,与人交流。

由于各篇文章自身的特点,所以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都应有所侧重:

《故乡》侧重于对文章人物刻画的方法及人物形象本身具有的感染力的学习。

《我的叔叔于勒》侧重于对文章布局谋篇的体会,这与莫泊桑的写作特色一致。

《在烈日和暴雨下》重在品味小说运用环境描写表现人物与主题。

《多收了三五斗》重在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群像的写法。

《综合学习与探究》则在更高的一个层次把握小说这一体裁与品味、感悟、欣赏的学习方法。

↘单元学习目标

1. 能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了解本单元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家生平、代表作、作品风格。

2. 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阅读课文,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认识小说折射出的社会人生百态。

3. 能指出文章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并概括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对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态度和所表达的情感。

4. 能运用品味、感悟等方法欣赏、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在情感、写作上有所收获。

5. 在反复的诵读、比较阅读中概括出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

6. 学会根据交际目的,运用书信体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

↘单元学习重难点

1. 学习小说安排故事情节的线索和构思的巧妙;

2. 学习环境、语言、动作、表情等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 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4. 体会特定社会背景下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遭遇。

↘课时安排    共18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2课时                 《故乡》              3课时

《我的叔叔于勒》         2课时                 《在烈日与暴雨下》    2课时

《多收了三五斗》         3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3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名著推荐与阅读          2课时

单    元    导     学

——与文学大师亲密接触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确立自己本单元的单元研究活动专题。

↘课前准备

1、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收集小说的相关知识;

2、翻看本单元课文,选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走近大师•出谋划策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大师登场 导入:[屏幕上依次投射鲁迅、莫泊桑、老舍等文学大师的图片,逐一提问:这是……]

讲解:他们洞悉社会,他们记载历史,他们感悟生活,他们体味人生,他们——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背着写有“思考”的行囊,在时代的冲击波中书写人生。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新单元,一起走进文学大师,相信这个单元的学习一定会带给每位同学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和品格。 观看,交流。

听讲,感悟。

初次

见面 走进这一单元,最吸引你的视线的是什么呢?

(教师认真倾听,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语文知识与能力、思想情感等方面有新的收获。)

自由发言。

谈天

说地 你们觉得我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要学会些什么或者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组织、引导、补充。)

分小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出谋

划策 探讨单元学习方法、确定单元活动专题。

1.让学生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学习方法,交流、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本单元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并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建专题研究小组。单元学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论文,优秀作品编辑成册。

3. 开展一次“我读小说——”的主题交流活动,与作品产生共鸣。

(让学生先回忆自己印象中的小说是什么样的文学体裁,为什么喜欢看。教师补充小说的三要素与小说的其他特点。)

自由发言。

分小组讨论后交流。

自由发言。

作好记录,整理自己思路。

茶余

饭后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

(侧重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及能力的提高、本堂课的表现等方面。)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感受。进行年我评价。

第二课时

理清文体•明确学法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小说,对于小说,你们都知道些什么?说来大家听听。

教师归纳、补充。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所以在三个要素里,人物最为重要。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段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回忆,整理,记录。

二 对于小说,我们应该怎样学?大家讨论讨论。

教师评价、补充。

阅读小说不仅要了解小说中所写人物、情节,还要把握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以及刻画人物的方法,领会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思想,阅读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阅读时要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一篇小说中可以写一个人物,也可以写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物,但其中必定有一个或几个集中体现作品主题的主要人物。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有“我”、菲利普夫妇、于勒、船长、姐姐、姐夫等人物,但主要人物是于勒。小说通过他的身世起伏和菲利普夫妇对他前后不同的态度,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庸俗、冷酷、势利的性格特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主义。

第二,阅读时要抓住主要故事情节。情节是小说中由人物活动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生活事件。小说中人物的塑造,主题的表现,都是通过故事情节实现的。因此,抓住了主要情节,也就抓住了理解作品的钥匙。例如,《变色龙》中,围绕奥楚蔑洛夫根据狗的主人不同,其态度前后六次翻来覆去的变化,通过这个主要情节的展现,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忠实走狗形象。

第三,理解环境描写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深刻意义。例如,《孔乙己》开头对鲁镇酒店格局的介绍,巧妙地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使读者了解到孔乙己生活在阶级对立、贫富悬殊,人与人关系十分冷漠的环境中,这种环境造成了孔乙己最后悲惨的结局。因此,孔乙己的命运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人们才会嘲笑孔乙己,没有同情,没有怜悯,无情地鞭挞了人吃人的封建社会制度。

总之,阅读小说要从分析它的三要素入手,仔细揣摩,就能深刻理解小说的内容,准确把握人物形象,领会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讨论、交流、理解、记录。

三 看看书上,编者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学习方法?你对这种学习方法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交流。

五、故  乡

↘设计意图

《故乡》是一篇篇幅很长的课文,包涵的内容很丰富,人物性格鲜明。因为时代的原因和鲁迅特有的风格使这篇课文很难理解。众多的教师讲这篇课文的时候,都是把重点放在对闰土和杨二嫂的分析上,这使得学生对故乡缺少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我从读过这篇课文的直接感觉——悲哀(也是本文的灵魂、本质)入手,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再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分析这种感觉的来源——是故乡的什么使“我”如此悲哀呢?重点分析人物,之后自然地揭示主题,最后再给学生补充有关背景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这样做既突出了重点,又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由现象到本质,透彻的领会课文主题。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领会鲁迅先生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 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 

3. 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 过程与方法

1.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2. 揣摩抒情意味的语言特色,背诵积累精妙的描写段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作者憎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2. 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执着信念。

↘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

1. 学习本文用生动的肖像描写和对比方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写法。

2. 了解本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方法。

3. 理解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难点

1.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结构文章。

2. 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深刻含义。

◆活动突破

1.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对比朗读。

2. 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闰土从少年到中年,杨二嫂从青年到老年,肖像、语言、行动、思想、性格诸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 什么是故乡?你对故乡是如何理解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怎样的。 自由发言。

交流

资料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获得的有关资料。

教师补充: 交流,记录。

整体

感知 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明确: 深冬的某天,“我”回故乡卖屋搬家,见到了杨二嫂和闰土,感受到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最后我动身离开故乡,宏儿的话寄托了我的希望。 阅读,交流。

品味

变化

|

景变 本文主人公是二十年后再回故乡的,此时的故乡“景”与“人”必然有了一定的变化。请再次细读课文,先找出景物的变化变化。

1.  组织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形态、温度等角度来分析本文主人公脑海中故乡景物的特征,并给脑海中的风景拟名(如“神异的图画”、“月下绿滩” 等)。同时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如:“神奇”“美丽”等)。

2. 组织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形态、温度等角度来分析本文主人公二十年后所见故乡景物的特征,并给所见的风景拟名(如“荒村” 、“老屋一角”等)。同时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如:“萧条”“死气沉沉”等)。 阅读,勾画。

交流评价。

作业

《训练与测评》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故乡景物的变化。这一节课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故乡的人物有何变化。 听讲。

品味

变化

|

人变 鲁迅在《故乡》中着重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下面我们就来逐一看看这些人物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1. 闰土

⑴请学生尽量用原文填空,通过完成下面表格,了解闰土的变化。 

时期

类别 少年 中年

外     貌 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小银圈,红活圆实的手。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像松树皮

语     言 滔滔不绝地说新鲜事。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对“我”的态度 “只不怕我”,送贝壳和鸟毛,告诉许多新奇的事。 恭恭敬敬,称呼“我”“老爷”

对生活的态度 热爱。 寄希望在神灵上

⑵组织学生谈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分别给人留下的印象。

⑶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17—28自然段,55—72自然段。通过朗读加深对闰土变化的感受。

⑷组织学生谈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分别给人留下的印象,用精炼的词语或短语概括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特征。

明确:

少年闰土:聪明、机灵  中

年闰土:淳朴、善良、迟钝、麻木

2. 杨二嫂

⑴组织学生阅读39——52自然段,特别注意第45自然段,圈点勾画出描写杨二嫂的语言、动作、外貌等的语句,感受杨二嫂的变化。

读后组织学生交流。

明确:

20年前              20年后

豆腐西施            细脚圆规

⑵让学生揣摩杨二嫂的心理活动,分析杨二嫂的思想性格。

明确:尖酸刻薄、刁蛮无理、无中生有、贪小便宜。

⑶分角色朗读39——52自然段,杨二嫂这个角色演起来有一定难度,可以由老师承担这个角色。 交流。

阅读,勾画,整理。

交流。

诵读、感悟。

交流,评价。

阅读,圈点勾画。

交流评价。

分析,交流。

朗读。

小结 小说希望通过描写故乡和闰土、杨二嫂的前后变化,告诉人们什么?

明确:小说希望通过描写故乡和闰土、杨二嫂的前后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同时深刻揭示出封建传统对人民大众精神的束缚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深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新生活的热切希望。 讨论,交流。

品味 1.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写“我在走我的路,”有什么用意吗?

明确:有。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层是实写走在离乡的异地谋生的路上。第二层,与下文联系起来思考,这里的“路”正是指“我想”的内容,也就是“希望”。因此,这句话在结构上统领下面的三段文字,在内容上提示下文。 

2.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讨论,交流。

作业:

1. 《训练与测评》四及“课外拓展”。

2. 课后“探究•练习”二、三。

 

六、我的叔叔于勒

↘设计意图

1. 理解——品味——感悟

学生学习本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其次是品味课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的能力。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感悟课文,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受文学艺术的美。

2. 采用自主讨论式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通过语言、行动、神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 体会巧妙的构思,把握曲折的情节。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2. 理解作者对文中主人公深切的同情。

↘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

1. 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2. 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难点

1. 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2. 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突破

1. 梳理小说情节,感悟起伏曲折的情节所表达的深刻的主题。

2. 诵读欣赏文中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 1. (音乐)《铁窗泪》

2. 下面就请几位同学来谈谈自己对钱的看法。

3.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名作《雅典的泰门》中,主人公泰门有这么一段独白:“金子,黄色闪光,宝贵的金子!……只这么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是作者借泰门之口发出的对资本主义金钱社会的愤怒控诉。同学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金钱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学完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会有更清晰、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 聆听。

各抒己见。

聆听。

资料

平台 本文的作者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下面请几位同学把你了解到的有关莫泊桑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教师补充: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他的小说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短篇小说。他的作品重视结构的布局,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巧妙真实,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了很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交流,整理。

初读

感知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把文章读一遍,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简述这个故事。

组织学生复述。 阅读。

复述。

梳理

归纳 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整理情节,并且试着用最简洁的短语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提示:可以借助题目)

引导学生交流。

参考板书 

开端 盼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发展 赞于勒

高潮 见于勒

结局 躲于勒 阅读,勾画,整理。

交流评价。

课文

分析 1. 回忆《故乡》一文的学习,我们是从哪些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

点拨:语言、神情、动作等是人心灵的外在表现,在小说中,研究人的语言、神情、动作等往往能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能正确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那么,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分析一下本文的主要人物于勒吧。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于勒是主角吧。

(如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要求说明理由。教师也可以适当提示,让学生们把关注重点落在出场较多的菲利普夫妇身上。)

3. 读过课文的同学,总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菲利普夫妇真会变呀,那么,他们是怎样变的,“变”与“不变”的根本是什么呢?请从语言、动作、神态这些角度寻找菲利普夫妇的“变”,想一想他们的这些变化,揭示了什么心理,作者这番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什么性格?阅读全文后填写下面空格:

身世的变化: 变化 → 变化 → 变化 

不变的本质:                         

态度的变化: 变化 → 变化 → 变化

参考板书:

 开端 盼于勒          虚荣势力

 发展 赞于勒   菲利普夫妇  自私贪婪  

 高潮 见于勒     变    刻薄泼辣

 结局 躲于勒          小市民形象 回忆,交流。

听讲。

听讲。

分小组学习:

1.阅读、圈点勾画、思考、填表;

2.小组交流、修改,推选代表准备班级讨论;

3.实物投影,全班交流、修改。

作业:

《目标与测评》一、二、三、四题。

第二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回忆复习 1. 通过上一课时的阅读,我们初步认识了莫泊桑笔下的菲利普夫妇,合上书本以后,你们对这两个人物的哪些言谈举止印象最深?

2.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莫泊桑笔下塑造的菲利普夫妇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 教师总结: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本文,仔细品味这些作家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的。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交流。

自由发言。

听讲。

思索

探究 1.我们的学习不能仅仅限于大体上了解内容,还要讲究精读细读,甚至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今天,就由老师开个头。

教师预设“深度问题探索板”,由学生自主选择1-2个问题探讨、交流。

⑴“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句中加点词语很巧妙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请你加以揣摩。

⑵菲利普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菲利普先生“早就看出来了”吗?他究竟看出什么了呢?

⑶“插叙”指的是什么?本文的插叙在哪里?作者如此安排有何用意?

⑷被打发到美洲的于勒先后写来了两封信,你认为这样的情节安排是否累赘?

⑸“我”为什么会给于勒那么多小费?你能够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课文倒数第八节吗?

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所以,读完本文,你对于勒肯定也有自己的态度?你是同情还是鄙视这个人物,或者有其它的看法?

要求学生尽量自己思考,不赞成依赖小组学习。

教师视学生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主题探讨归纳

通过两课时的学习,我们跟随着作家莫泊桑在19世纪的法国走了一遭,亲眼目睹了发生在一户中下阶层人家的悲喜剧。面对菲利普夫妇一家从悲到喜再到悲的经历,我们不得不作出更深层次的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亲人互不相认,家人不愿团圆?这个东西是否具有时代性,普遍性呢?

(鼓励学生自主探讨本文主题。)

自主学习。

互相交流。

自由发言。

参考板书:

 开端 盼于勒            虚荣势力     金钱社会中 

 发展 赞于勒   菲利普夫妇    自私贪婪    人与人之间

 高潮 见于勒     变      刻薄泼辣     的冷酷关系

 结局 躲于勒            小市民形象

3. 仿写升华

这篇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世态的炎凉,通过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不过,大家也不要失望。你们看,文中不还有一个愿意给于勒十个铜子的若瑟夫吗?在这个孩子的心中,还有充满温情的亲情存在。实在是值得我们欣慰。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话,并试着自己也写一段这样的话来谈谈自己对金钱的认识。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龙应台

组织学生仿写,交流,评价。

聆听,感悟。

朗读,欣赏。

仿写,交流。

作业:

《目标与测评》五及“课外拓展”。

作业:

《目标与测评》四、五及“课外拓展”。

 

七、在烈日和暴雨下

↘设计意图

这段小说写祥子在“六月十五那天”的生活遭遇,“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谋生的痛苦与不幸。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懂得本文写了祥子在这一天中三段时间里的故事,文章对“烈日下”、“暴雨下”的祥子是如何具体细致地描绘的,是如何具体地描写自然环境的。     

采取以思考题引导学生各自阅读、理解文章,紧扣环境描写,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准确、精炼、生动、传神的语言。 

2.体会景物描写的魅力,把握其作用。 

3.诵读精彩的描写段落,积累精妙传神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先让学生说说故事梗概和对作品的理解,教师作些补充。 

2.阅读全文,借助“预习提示”,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扫清生字词障碍。 

3.学习本文通过主人公祥子拉车生活的悲惨境遇的描述,揭露旧社会人力车夫所受的苦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旧社会城市贫苦车夫所受的剥削、压迫和痛苦生活。 

2.认识旧社会城市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其社会根源。

↘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    

1.体会人物的心里描写的作用。    

2.学习运用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3.学习对人物形象的描绘。 

◆难点    

1.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绘。   

2.引导学生通过主人公祥子拉车生活的悲惨境遇,了解旧社会人力车夫所受的苦难。    

◆活动突破 

1.快速阅读课文,按天气变化划分大段,明确祥子的活动和感受是全文线索。 

2. 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描写最精彩的片段。然后可以第2段为例,理解正面描写烈日和通过人、动植物侧面烘托酷热结合起来的好处。以第5段为例,理解作者从视、听、嗅、味、触觉多方面着笔描写骄阳的炎威。

3.指导朗读。画出课文中直接描写祥子痛苦感受的语句,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朗读课文,努力读出祥子的痛苦心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 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大家对生动有趣的小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小说如此吸引大家,这和它的构成是分不开的。人物、情节、环境构成了我们喜欢阅读的生动的小说。没有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小说也许就不那么吸引人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节选,并且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来更深入地品味小说的精妙。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感受本文在环境描写方面的魅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以后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作文创作中使用起来。 听教师讲解,领悟。

资料

平台 1. 大家了解老舍先生吗?把你所了解的信息向同学们说说

教师可做适当补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老舍是始终与劳动人民共呼吸的人民艺术家。他出身贫苦。从1898年在北京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生活在赤贫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小胡同中,刚一懂事,就知道愁吃愁喝。这样的家庭和生活,给老舍以深刻的影响。他说:“我自己是寒苦出身,所以对苦人有很深的同情。我的职业虽使我老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转,可是我的朋友并不都是教授与学者。打拳的,卖唱的,洋车夫,也是我的朋友。”“他们帮我的忙,我也帮他们的忙。”“这样,我理会了他们的心态,而不是仅仅知道了他们的生活的状况。”他从1924年开始写的初期作品《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以及后来的《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与《月牙儿》《我这一辈子》《柳家大院》《断魂枪》等中短篇小说,多半是写的北京的中下层社会。它们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在帝国主义与军阀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虽然,他没有能指明出路,但却能激发起人民对旧社会的仇恨。

老舍的语言亲切流畅、醇厚简练、机智幽默。他善于运用北京劳动人民的语言。因为他熟悉北京劳动人民的生活,“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这可就找到了语言的源泉”。他的作品,连北京的妇孺都能懂、爱听。读他的作品,你会感到格外的亲切流畅,充满了泥土气息和民族风味。

2.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这本书,有同学读过吗?能不能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教师在点评中要肯定学生的回答,并针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行评价。

教师补充:

写于抗战前夜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早期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这是作者受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受了三十年代为工农兵大众的“普罗文学”的影响而创作的。作品通过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吃人的旧制度的强烈抗议。

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的18岁的祥子,是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壮实与诚实来到北京城的。他要强,勤俭,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希望自己能买辆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不再受“拴车人”气的独立、自由的洋车夫。为了这个“最高的理想”,他从风雨里咬牙,从茶饭里自苦,终于花了三年的时间,用“不知道多少万滴汗”赚出了一辆车。当他第一次抚摸着自己的车时,快活得几乎要哭出来。因为“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可是,兵匪夺走了他的车,毁了他的理想。他痛苦、愤怒,但没有绝望。为了再度实现他的理想,祥子不顾同行的义气抢买卖,和老弱病残争座儿。为赚钱买车,他拼了命,拉下了脸,顽强地在黑暗中摸索着个人的道路。这时,他开始“不想别人,不管别人,他只想着自己的钱与将来的成功”。可怜的祥子,并不懂得自己走的是一条个人奋斗的绝路。在万恶的旧社会,穷人想通过这条路去争得自由和幸福,是永远也行不通的。果然,灾祸一个个接踵而来。用性命换来的一点点积蓄,被孙侦探敲诈一空,装神弄鬼的陈二奶奶又使他失去了难产的妻子,丢掉了车……,非人的打击和折磨,耗尽了祥子的血和泪,毁掉了祥子的一切。绝望与痛苦,使祥子变成了另一个人。他想,“好吧,老实,规矩,要强,既然都没有用,变成这样的无赖也不错”。他堕落了。他万念俱灰,虽然还活着,但已经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这个觉醒前夜的劳动者,才二十多岁,就被吃人的旧制度毁灭了。

在小说的末尾,作者曾写过这样的话:“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是老舍对祥子堕落的痛惜与批判,也是对自己不能为祥子指明出路的自责,更是对旧社会的悲愤控诉。

《骆驼祥子》反映了老舍创作思想的重要发展。在思想内容上,作品的触角,已探到了旧社会的本质。在写作方法上,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他用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朴实晓畅的语言,代替了过去有时失之油滑的诙谐。大量的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老舍刻画祥子形象的重要手法。祥子的沉默寡言反映了他忠厚憨直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受尽欺压孤苦无告的社会地位。“他不会和别人谈心,因为他的话都是血做的,窝在心的深处。”因此,作者用大段大段的心理描绘,代祥子诉说了血泪凝成的痛苦心曲。这样既能传神地刻画出祥子的性格,也便于尽情地表露作者对祥子的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强烈的义愤。这种心理描绘和作者感情的融而为一,使小说更易打动人心,产生了震撼心灵的艺术感染力。 学生介绍他们所知道的作者情况。

听老师讲解。

学生简介故事内容。

听老师点评。

听老师讲解。

品味

人物 1. 听了同学的介绍,结合你预习时的阅读,请大家谈谈你对祥子这个人物的看法。

教师中肯点评。

2. 大家对祥子充满了同情,是因为文中的祥子处于十分让人同情的环境之中。你能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出祥子当时的悲惨处境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深入理解语句。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注意点评。

明确:“像风雨中的树叶”,形象地比喻祥子无法自主的悲惨命运。

3. 在如此悲苦的生活中挣扎的祥子,他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老舍先生是如何描绘的?

提示:请从文中找出对祥子心情的描写,并且带感情地朗读,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学生自由发言,不必局限于节选内容,可以扩大到全书范围。

认真阅读文本,讨论后在班上交流。

勾画,朗读,领悟。

分小组讨论,先在小给内交流,后在班上交流。

作业:

《目标与测评》一、二、三、四题。

第二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 初步体验了祥子当时的生活感受,但要想真正读懂祥子,读出祥子生活的真谛,我们还需要深入探究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源。 听教师讲解,领悟。

探究

根源 1. 为什么文中的祥子处境这么悲惨?是因为烈日或者暴雨吗?我们大家也许同样的有淋雨曝晒的经历,难道我们也如祥子一样悲惨吗?

我们先来看盾以前学过的课文里还有哪些写雨的?

(媒体展示:朱自清的《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这段文字表现了朱自清的什么感情?

【点拨】可见,同样是写雨,这雨并不一定都是和人过不去的。

(媒体展示:《金黄的斗笠》中对夏雨的描写——)

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在用斗笠临时搭成的小房子里,姐弟俩坐着,任凭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脚趾头还在得意地动呢!

……

笑声冲出银线织的雨帘,笑声掀动金黄的大斗笠。

【点拨】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夏天的雨当然要猛烈一些,用它来写祥子的苦难生活当然要贴切些;但主要是因为老舍先生写作时饱含特定的感情,所在他的笔下,自然界的一切都有了特定的感情!

2. 文中为什么写到乘车的人?

提示:注意坐车人的语言和态度。

明确:坐车人的话和冷酷的态度,点明祥子的痛苦不仅是烈日暴雨造成的,而且也是黑暗社会造成的。

3. “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之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人道的世界上”。老舍在这一章结尾的点睛之笔,不正是对旧社会的一种控拆吗?

人与人之间是冷漠无情的,这样的旧社会造成了祥子和其它许多车夫的悲惨命运,更造成了无数穷苦的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4. 通过以上分析,下面请同学尝试着概括文章主题思想。

参考:课文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生活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 聆听,思考。

回忆,交流。

朗读。

交流。

听教师讲解。

朗读。

听教师讲解,领悟。

思考,交流。

聆听,理解。

思考,讨论,交流。

点拨 同学们,一篇小说的“环境”不仅指“社会环境”,还包括“自然环境”。通过阅读,大家一定感受到了,本文的自然环境是直接导致祥子陷入困境的原因。那么,我们也来看看老舍先生是如何精妙地描写自然环境的。 听教师讲解,理解。

感受

环境 1. 下面请同学再次认真阅读文本,找一找作者是如何进行环境描写的,作者的描写有哪些特点可供我们学习。

组织学生交流:

⑴作者老舍是如何将“烈日”这一自然现象生动地表现于纸上的?

参考:

正面描写:“太阳” “砖窖” “阳光” 

侧面描写:“柳叶打卷” “柳枝低垂” “马路发着白光” “便道飞起灰沙阵” “柏油路被晒化” “狗” “骡马”

     ——盛夏街头具有特征性的景物烘托“烈日”

   “干燥、烫手、憋闷” “喘不过气来” “刺目、难听、腥臭味” 其它车夫不敢出门、不敢快跑、抢水喝

    ——人们感受和反应渲染“烈日”

⑵让我们再来看看“暴雨”,作家老舍会不会用同样的方法来表现“暴雨”呢?

参考:

柳枝:微微地动了一下-飘洒地横摆-随风狂舞-惊疑不定-横着飞(实写风,简介描写)

雨:雨星-雨点-鱼道(借助比喻进行描写,直接描写)

2. 总结“烈日”、“暴雨”两个段落的写作特点。

小说中的饱含激情“烈日”、“暴雨”描写,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祥子生活的处境,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祥内心的痛苦与辛酸,也把小说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阅读,勾画,思考。

结合文本中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交流。

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交流,并归纳“烈日”和“暴雨”两部分写法的不同。

朗读你认为描写地最传神的语段,体会本文景物描写的魅力。

板书参考

在烈日和暴雨下

                       发了狂                    乱嗡嗡

烈日“威”  下了火        暴雨“猛”  灰蒙蒙

                       毒花花                    冷嗖嗖

                       胆怯                      不能睁眼

            祥子       腻烦        苦苦挣扎      不能呼吸

                       昏沉                      不能迈步

总结

探究 1. 如果把这个节选的题目改成“在恶劣的环境下”,你觉得好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2. 本文通过描写“烈日”和“暴雨”这两种特殊的自然环境,表现了祥子所受的煎熬,为了生计,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挣命”,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1.讨论,并在全班交流各自的意见和理由。

2.听老师讲解,理解,感悟。

作业:《目标与测评》“课外拓展”。

 

八、多收了三五斗

↘设计意图

学习小说这类文学作品,交给学生阅读欣赏的方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从小说中发现生活的道理。在反复品味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浓浓深情,从而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  

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主题。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梳理小说情节。 

2.分角色朗读,认识小说人物形象。 

3.组织学生讨沦交流,理解小说主题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 

2.理解小说中体现出的作者对旧中国农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 

1.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心里活动。 

2.梳理小说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 

3.学习小说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难点 

1.体会小说运用对话展开故事的特色。 

2.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活动突破 

1.选取一二片断进行诵读练习,积累语感。 

2.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识造成农民悲剧的社会根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激情

导入 同学们,今年风调雨顺,你家的粮食大丰收了,你们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可世事并非都是如此的,有的人粮食丰收了,却一点都乐不起来,反而要愁眉苦脸的,你们信不信?不信就一起来看看旧中国的老百姓生活你就知道老师不是在骗你们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课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多收了三五斗》。一起把题目读一遍。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谈自己的切身体验。

朗读。

交流资料 1. 关于叶圣陶,你们了解到了些什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教师看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

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苏州人,文中所写的“万盛米行”就是苏州甪直古镇南市梢上的一家老字号店铺。

2. 20世纪30年代初,洋米、洋面充斥中国市场,米价大幅度下跌,使大米产区失去了销售的场所。农村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之下,已经濒于破产。当时上海一般吃的是安南米、美国面粉、澳洲面粉,等等。正如当时有的评论文章所指出的,连年灾荒,农村中“十室九空”“哀鸿遍野”;同时,“洋米输入……其富人仍然可以谷食饶足……”1932年邀天之幸,各地粮食丰收,可是粮价太贱,农民的贫困反而愈加深重,“放下禾镰,没有饭吃,成为农村之普遍现象”。甚至,“有许多田地因为粮价太贱简直没有人去收获,恐怕收起了反而赔累”。《多收了三五斗》反映的正是当时的社会情况。 把自己在单元导学时了解的资料向同学们交流。并把交流后的资料作整理。

自读

探究 1.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三篇小说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的三篇小说我们是如何学的。

2. 今天的这篇小说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学?

点拨:从小说的三要素及“品味”、“感悟”、“欣赏”的方法来阅读一篇文章。

3. 这篇课文很长,是一篇小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写了有关他们的哪几件事?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分别把这几件事概括出来。

点拨:主人公是旧毡帽朋友。写了他们粜米、购物、会饮三件事。

4. 运用对话描写是本文的显著特点,随着对话的逐步展开,小说的故事情节也一步步地推向高潮,旧毡帽的心理或行为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旧毡帽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过程,最好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组织学生交流。

参考:小说以旧毡帽朋友满怀希望前来占卜命运开始对话,得知米价后,“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希望变成了失望,话语中表现出了愤激的心理。接着“先生,能不能抬高一点儿?”又表现出了农民的哀求心理,彻底失望后只能贱卖。热闹的街道上,旧毡帽朋友的愤懑之情随着他们的话语奔涌而出;最后的船头议论体现出了自发的反抗意识。

归纳学生发言内容:(板书)

事情:满怀希望,运米进城;讨价还价,低价卖出;

街上购物,一减再减;船上议论,杂乱无果。

心情:希望 哀怨 愤激 沮丧

5.同学们,为什么课文中所写的农民朋友“多收了三五斗”以后的情形会与你的想象截然不同呢?

讨论归纳:

“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缴的”,“我们同行公议。”——地主、资本家的剥削、压迫

“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统治阶级的苛捐杂税 1. 回忆,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来谈。

2. 先在小组内讨论,归纳;最后再到班上交流,总结。

3. 自己独立完成后,共同交流,明确。

4. 分小组学习,阅读时适当作圈点勾划。先在小组内练习朗读并讨论,后在班集中朗读,交流,评价。

5.看书思考。

交流,明确。

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认真阅读课文,了解到,在旧中国农民们的凄惨命运,以及造成他们这种命运的种种原因,相信大家在为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叹息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幸福,从而懂得应好好珍惜。 聆听,感悟。

作业:

《目标与测评》一、二、三、四题。

第二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回顾

导入 人的愤怒和辛酸、自发的反抗意识,往往是话语中体现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读小说就要注意去体会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听教师讲解,理解。

展示

任务 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

1. 训练朗读人物对话,从中揣摩人物在那时那地的心理、心情,从而学习通过人物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 分析小说情节的安排,揣摩作者谋篇的匠心所在。

听,明确。

布置

朗读 1.把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两个大组,明确甲组读“粜米”,乙组读“船上议论”的任务。

2. 甲乙两小组再分成若干小小组进行扮演角色的朗读,同时要思考如何读,为何要这样读。 听教师安排,明确自己的任务。

按要求进行分组学习。

组织

交流

评价 1. 甲组中的一个小小组进行朗读表演。

2. 同学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说明改进的理由。

3. 分析归纳:

在粜米的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农民与米行先生简短的对话,读出农民内心复杂的情感:

○5——吃惊;○6○8——焦急;○11——愤激;○17○19○20○21——哀求 伤心 无奈。

读出米行先生的形象:○9○12——神气活现;○18○22——冷酷无情;○32——奸诈凶恶。

4. 老师作个示范朗读或再请一组较好的同学朗读。

5. 乙组中请一个小组进行朗读表演。

6. 同学们听同样内容的朗读录音。

7. 同学们进行比较、分析应该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8. 分析归纳:

“船上议论”主要体现了三个层次,愤愤不平的发泄——满怀希望寻出路——路路断绝后的抗争。

9. 全班同学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朗读。

交流,评价。

理解,领悟。

聆听,感受。

朗读。

聆听,比较。

交流,评价。

听教师讲解,感受,理解。

朗读,感受。

小结 1. 通过对这两部分对话的研读,我们发现叶圣陶是驾驭语言的高手,对话虽简短,却鲜明地体现了农民淳朴憨厚、凄苦无助而为了生存又不得不苦苦挣扎的性格特点;小说还有一段情节是写街上购物,作者通过描写街上热闹的购物场面来反衬农民内心的悲苦,尤其是重点刻画农民改变购物计划的心理,让读者看了心情异常沉重。

2. 小说选取了三个场景来写,内容凝练,结构严谨,块块内容均凸显“丰收成灾”的主题。这种谋篇的技巧值得我们揣摩学习。 听教师总结,联系学习作体验。

结束语 同学们,一篇《多收了三五斗》让我们结识了值得我们深深同情的一群农民朋友,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在二三十年代灾难深重的社会状况;让我们欣赏到了作品语言及构思的艺术特点;让我们汲取了丰厚的文化、情感、营养……

相信,同学们如能热爱阅读,那你的收获将是无限的。 聆听,感悟。

作业:

《目标与测评》“课外拓展”。

《目标与测评》五、六及“课外拓展”

 

诵 读 欣 赏

——《诗经二首》

↘设计意图

1. 以学生为本,教师引导调控。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是策划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课堂的时间要尽可能还给学生,让他们朗读、品析、感悟、讨论,在学习中找到主人的感觉,收获学习的快乐。

2. 以读为本,能力梯级提升。能读准字音,正确朗读;能根据意思和音节,有节奏地朗读;能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传达不同的感情;能根据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从而能正确把握感情基调,边读边思,边读边悟,多角度感受古代优秀的诗歌。

3. 以诗的特点为本,提高读诗能力。诗歌的教与学,不离文本特色。教师要从诗的语言描述出发,理解清新隽永的语言美,理解意象即形象性事物排列的组合美,理解意境蕴藉的情感美。理解《诗经》两首的四字句,双声叠韵,比兴等艺术手法所表现出来的传统诗歌的淳朴音乐美。

4. 以文本为本,提高鉴赏能力。教师要透彻地把握文本,引导学生从结构与内容,意境与意象,景语与情语,联想与想像,比喻与象征,叠加反复,重章叠句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感知与分析,对文本语言的品悟始终是语文课的特色。

5. 广泛运用联想与想像,有创意地训练与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内引外联,扩展语言,对比体验,用声音用动作再现情景,都能很好地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6. 运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朗读的体验,对思想情感的理解,对意境的把握,对抒情形象的认识,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去学习,可以调动多种教学工具去学习,可以通过多条途径去延展学习。多管齐下,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当注意,方式因学情而异,不可过分求全。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起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的表现手法。“关关”,指其一递一声的相和而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或者是作者的眼前所见,在全诗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至象征的作用,教学中说法不必拘泥,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词,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模拟形象,描写景物,无不活泼逼真,这种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延伸出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蒹葭》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作品重章反复,前后三章,只换了个别的字,但却有种美丽之极,百读不厌之感。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种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境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耐人寻味。他(她)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写尽了情致。富有音韵的四字一句,回章叠句,形成一唱三叹,也渲染着一种渺远虚惘的气氛。

◆过程与方法

“读诗使人灵秀”(培根语),诗歌是文学的骄子,诗歌教学,应体现“诗教”。用联读的方法认识《诗经》的相关知识;用范读、跟读培养读诗兴趣;用对比诵读涵咏,提高美读意识;用唤醒审美经验,提高读诗水平;用整体感受意境,体味诗歌的语言;用白话扩读、图读或配歌曲读,提高想像联想能力,激发鉴赏兴趣;用对照品析字词,丰富语言,提高鉴赏能力;训练快读快背,提高背诵优秀诗作的能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扩大信息量,激发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雎》像一首牧歌,也可以说是一首“民俗歌谣”,因为它反映了爱情。爱情题材常为中华民族所喜闻乐见,教材中大胆地编入了《诗经》两首描写爱情的古代优秀诗歌作品,这两首诗歌给语文课增添了青春活力。通过对《关雎》的学习,能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人之性情、纯洁爱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能理解诗中反映及所提倡的中国传统爱情观,即我国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理解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情,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通过对《蒹葭》的意境感受和意绪的讨论学习,理解朦胧含蓄的美,理解抒情主人公心灵的追求;通过感知抒情人物的不确定,和它的感情追寻,从而理解诗中境界的象征意味,唤起学生更广泛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激情

导入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听教师讲说,感受。

资料

平台 同学们以前了解过有关《诗经》这部书吗?了解过的同学把你所知道的知识说来大家听听,好吗?

教师适时补充: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交流,了解。

初读

感知 1. 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

【多媒体显示】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mào):挑选。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点拨】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篇。第二章、第三章中的“逑”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3.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教师朗读,边闭上双眼想象意境,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诗歌的感受与理解。

【点拨】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4. 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聆听、标注。

聆听、理解、朗读。

聆听,想象,感受。

自由发言。

朗读,聆听,感受。

品味

理解 这首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1.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组为主,另一组补充或评价。

2. 组织学生交流。

【成果展示】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板书:听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极有层次,语约义丰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板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板书: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点拨】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3. 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 听教师讲解,明确学习任务。

分小组学习,讨论。

交流,评价。

朗读,感受。

欣赏

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来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有何特点?

【多媒体显示】

⑴句式整齐:《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

⑵一叹三唱:《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⑶重章叠咏: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 背诵全诗。 讨论,交流。

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激情

导入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聆听,感受。

初读

感知 1. 多媒体显示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有未读文章先有情之效。 教师语言描述: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2.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 

3.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4. 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教师可同时出示投影,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投影显示: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蒹葭   伊人    溯洄    唏    湄    跻   坻    浚 

选两个同学注音。 

明确:jiān jiā ; yī rén;sù huí;xī;méi;jī;chí;sì

5.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点拨】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多媒体显示: 

蒹  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    逆着曲水去找她, 

清早露水变成霜。    越走越高道儿难。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人儿正在水那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直水去找她, 

绕来绕去道儿长。    一片芦花照眼明, 

逆着直水去找她,    太阳不出露水新。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心上人儿她在哪,   

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    逆着曲水去找她, 

露水珠儿不曾干。    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那人正在隔水滩。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欣赏,聆听,感受。

聆听,感受。

朗读,感受。

听,标注。

交流。

阅读,勾画,想象。

交流,评价。

品味

欣赏 1.教师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 

示例1: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示例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示例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嘛! 

示例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  

点拨: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2. 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点拨: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3.具体赏析诗歌的美。 

把全班分为六个组,每两组负担一个方面的鉴赏任务。围绕“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个组为主。另一个组补充、评价。 

成果展示: 

⑴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⑵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A.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B.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C.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D.“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⑶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点拨:《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渎。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经• 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自由发言。

听教师讲解,理解。

讨论,交流。

分小组按要求学习。

交流评价。

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聆听。

 

名著推荐与阅读  

——《格列佛游记》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2. 领悟作品的内容、写法和深刻思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 《我的叔叔于勒》以“我”的一双清纯的眼睛,真实地展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世态人情,今天我们透过格列佛的双眼可以看到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踏上格列佛的旅程吧。 听教师讲授。

走马

观花 快速浏览课本中提供的资料,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 请你简单介绍一下《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 格列佛游历了哪四个国家?这四个国家各有什么特点? 阅读相关材料,边读边勾画,并归纳做成读书卡片。

第二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精彩

回放 请你任选一个国家,讲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要求:语言流畅,情节完整,细节生动。 1. 小组内交流精彩故事,推举讲故事代表。

2. 小组代表比赛,学生评价,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深入

研讨 1.你觉得格列佛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具体故事情节说说。

2.你认为作者通过格列佛的游历表达了什么思想?

3.请你就写作上的一点谈谈《格列佛游记》的艺术魅力。

4.在《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桃花源记》中任选一部,比较和《格列佛游记》的异同。

因时间关系来不及讨论的问题或未讨论充分的问题可以作为课外作业。 1. 学生在1、2和3、4题中各选一题小组讨论,做好讨论记录和问题总结。

2. 各组交流看法,提出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教师做好引导。

整体

评价 谈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透过格列佛的双眼看到了什么?从中获取的收获有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

《格列佛游记》导读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著名作家斯威夫特的传世之作,在斯威夫特的作品中,它流传最广,也最为各国读者所喜爱。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四国的奇特经历。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的理想。 

虽然格列佛起初以为小人国与英国毫不相像,但实际上小人国却是英国的写照。 透过那似是荒谬的逻辑,我们看到的是:国王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个指甲,却狂妄地自命为头顶天的宇宙统治者,以其无常的喜怒决定老百姓的命运。官吏们也无需德才兼备,只要跳绳跳得高,就可得到高官厚禄。 

小人国的两党以鞋跟高矮为区分标志,这里影射的是当年英国的托利党(即保守党的前身)和辉格党(后来发展成自由党)两党政治;而吃鸡蛋时是从大头敲开还是从小头敲开,则指的是天主教与新教(亦称清教,即加尔文教派)之间关于教会仪式的无稽之争。为了这一区区争端,竟导致了小人国的内战,甚至殃及邻国。由于小人国里的警察制度和诬告成风,格列佛不得不逃离那里。 

大人国的人无论体力还是理智都超过了那群“小人”;大人国里实行的是理想化的、有教养的君主政体,国王贤明而正直,经常关怀臣民,法律也是自由和福利的保障。 

在大人国国王的要求下,格列佛向他介绍了英国的社会及制度,他的溢美之词在国王的追问下破绽百出。国王对英国存在的营私舞弊、侵略战争和法律不公大加指责,并指出其原因就在于人心的卑劣自私。 

飞岛国的科学家脱离人民与实际,从事不着边际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对属地的居民,更采取残暴的手段:稍有叛逆,就将飞岛驾临上空,阻隔阳光,或降落到其国土上,将居民碾压成粉。这里揭露的正是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 

格列佛还到了一个魔术家的国度,在那里回溯了古罗马的政治,对比了英国的制度。此时,他的思想已从支持君主政体变为拥护共和了。不过,他还只是赞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宗法社会。 

如果这种看法还属于“浪漫的倒退”的话,格列佛对智马国的描述,则指出了文明社会对于人类的腐蚀,表明只有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才是纯洁高尚的。这一观点后来被法国的卢梭发扬光大,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端。 

智马国的居民分为状似野兽的“雅虎”和有智慧、会说话的智马两类。“雅虎”代表了人类的贪欲和败坏,而智马则生活在原始的善良社会。不言而喻,如果人类堕落下去,将与动物无异,那是多么可悲啊! 

斯威夫特生活的时代是由培根开创的实验科学和牛顿奠定的古典力学方兴未艾之际。他笔下的小人国和大人国虽是虚构的,但其居民身高分别是正常人类的十二分之一和十二倍。那里的一切建筑和器物,都具有数学比例的准确性,全书结构匀称而明显,这都符合理性思维的要求。 

斯威夫特是在古典主义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作家,他的文字功底极深,表现手法新颖,尽管隔着一层翻译,仍有许多值得我国青少年朋友学习和借鉴之处。

 

综合学习与探究  

——《与大师面对面》

↘活动目标

1. 通过品味、感悟、欣赏本单元小说的重点语段,理解作者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

2. 通过阅读小说,能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验与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经历产生共鸣,.深入理解作者的爱憎情感。

3. 品味小说语言的艺术魅力,初步学会对表现不同人生的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

4. 能利用网络等多种方法查找所需资料(包括作家生平、创作背景、相关作品等),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和研究。

5. 能运用书信体形式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 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研读并作相关点评或笔记。

2. 查找、收集本单元某位大师的相关资料(包括作家生平、创作背景、相关小说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 通过品味、感悟、欣赏本单元小说的重点语段,理解作者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

2. 读小说,能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验与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经历产生共鸣,深入理解作者的爱憎情感。

3. 初步学会品味小说语言的艺术魅力。

↘活动形式

开展一次[板书]:“我读小说——”主题交流活动。

↘活动指导

1. 所谓重点语段是指:能揭示小说主旨、让人产生联想、作者在小说中进行议论抒情、或对人物形象有特殊表达效果和作用等的句段,作为本次“我读小说——”的主题交流活动,同学们对本单元小说中有独到启发或有疑义的句段也可作为重点语段。

2. 选题不宜过广,宜从小处入手。立足本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的几篇小说,适当延伸;抓住1-2篇做细、吃透。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 小说重在“品”,读小说不能仅仅读故事情节,更要能通过品味、感悟、欣赏.小说中的重点语段,理解作者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从而了解历史,丰富人生,甚至改良社会。 听教师讲解,明确活动要求。

展示

目标 1. 通过品味、感悟、欣赏本单元小说的重点语段,理解作者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

2. 读小说,能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验与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经历产生共鸣,深入理解作者的爱憎情感。

3. 初步学会品味小说语言的艺术魅力。 朗读,明确。

确定

分组 指导学生按选择的小说篇目分组(若选择的是相关作品,按背景、主题、或作家归类),组员4-6人不等,确定组长,记录员。由组长主持召开研究小组会议,讨论决定各组员的分工,把选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小问题必须围绕学习与探究的目标,或品味、感悟、欣赏小说的重点语段,或感悟作品的爱憎感情及作品所折射的人生、社会及生活的内涵,以感想形式呈现等。 按学习内容组合,选举组长,明确各组的学习任务。

各组

活动 老师巡回时应作适当引导。 各组员分担任务,由组长主持召开讨论会,讨论研究的结果或碰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

成果

整合 组织学生交流。 各组选出有代表性的语段和相应的精彩领悟或共同疑惑,作归类整理,以备第二课时交流。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在小组成员精读、研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心得体会,加深对本单元小说内容的理解,初步激发小说创作的兴趣。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研读本单元作家的小说,各小组一定有了自己的精辟见解和独到发现,让我们把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展示出来,与其他小组进行一番交流,看看能否找到对“哈姆雷特”们的共性认识,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这些优秀作品的理解。

板书: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听教师讲解,明确学习任务。

小组

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发言。 各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做好记录。

全班

互评 师生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共同点评。教师对每个活动积极的学生应从活动态度、活动方式、活动成果等多方面进行总结。注意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活动不过分注重结果,而应侧重于激发学生下次从事探究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全班学生可选择自己有感悟、或受到新启发、或产生新疑问的发言进行适当记录与点评。

教师

小结 《故乡》主要通过故乡前后变化的对比塑造了憨厚而渐趋麻木的闰土形象;《我的叔叔于勒》主要运用跌宕曲折的情节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冷酷自私的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在烈日和暴雨下》主要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了与命运抗争的祥子形象;《多收了三五斗》主要运用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了悲惨的旧毡帽形象。这些形象在新时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他们的影子,他们也在生活中演绎着或悲或喜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讲,通过读小说,不仅要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要通过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去了解那个时代和社会,还要学会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两种方法,为写作和以后自创小说作积累。 听教师讲解,并作好相应的整理。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能运用书信体形式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感情。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 文坛上向来是“评论家”比作家多,对别人写的小说能进行一番指点江山的评头论足固然是一种能力,但是能够进行小说创作则更是不易;然而“学以致用”,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通过小说单元的学习,希望产生过创作小说欲望的你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吧!你最欣赏本单元哪位大师的作品?你想向他(她)质疑或咨询小说方面的某些问题吗?今天这堂课就让你拥有了这样的机会。

板书:和大师面对面 听教师讲解,明确学习任务。

明确

任务 结合自己或本小组的探究精华与疑问(也可选择交流讨论过程中自己感兴趣的某位作家、作品),给本单元四位文学大师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