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莫泊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巧妙的构思,无穷的魅力 2.能力目标:进入情境,完成对人物的再评价 缩写小说,强化对文本的理解 二.教学设想: 1.充分熟悉文本,在教师点拨下迅速梳理故事情节,完成整体感知。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则予以启发。 2.品味本文巧妙的构思 ,从悬念的设置,插叙的使用,对比的手法,明线和暗线的交叉感受作者的匠心,拟用谈话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1分钟 2.自读文本,思考以下问题10分钟 (1)于勒是怎样一个人?任选一个角度介绍于勒。 a以菲利普的口吻:唉,我的这一个弟弟 b以船长的口吻:这个法国老流氓 c以于勒自己的口吻:唉,我这一辈子 3.深入文本,研究讨论:20分钟 (1)于勒的一生大起大落,少年时浪荡,中年时得意,老年时潦倒,菲利普夫妇对他的态度有何变化? (2)作品的暗线和明线分别是什么,这样构思有什么好处? (3)指出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中忆于勒属于哪种叙述方式,对情节的开展有什么作用? (4)作品扣人心弦,悬念迭起,作者设置了哪些悬念引人入胜的? (5)作品巧用对比手法,试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谓,态度,情感变化等方面予以分析。 4.拓展与探究:10分钟 (1)有人说,于勒的第二封信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试谈谈你的看法。 (2)关于于勒的评价a难以原谅的败家子b可怜的被遗弃的人,请结合文本予以辩论。 5小结和质疑:4分钟 (1)请同学们说说本堂课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获得了哪些收获。 (2)还存在哪些疑难问题? 6布置作业: 把小说缩写到3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鲜明的人物,多样的手法;准确的语言,深刻的主题 。 2.能力目标:迁移导用(学习并运用多样的手法塑造鲜明的人物) 创新(依据文本重新评估人物及主题)。 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永葆赤子之心——对弱者的爱和同情。 二.教学设想: 1.精读20-47段,在学生充分感受文本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引导,理解作者用多样的手法塑造鲜明的人物;品味作品的语言,探究蕴藉的主题。谈话法和启发式并用。 2.致用提高:寻找触发点,模仿作品进行片段描写。拟用讲练法。 3.拓展深入:重新评价人物形象,进而丰富对主题的认识。拟用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分钟 莫泊桑师从福楼拜,在运用语言的准确和精练上,福楼拜教导莫泊桑说:“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行动,只有一个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只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不断的推敲,直到获得这个名词动词形容词为止。不能老是满足于差不多,用类似的语句敷衍了事。”这就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一语说”的来源。今天我们要向大师学习如何运用准确的语言,多样的手法塑造鲜明的人物表现深刻的主题的。 2.浏览20-47段,思考:8分钟 (1)于勒的出现如果用兄弟俩突然撞见的形式,好不好? (2)菲利普夫妇和于勒船上巧遇,作者从哪些方面对菲利普夫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请在文中予以标示。比比看谁找的好而且能读得声情并茂。 (此为感读阶段。充分感受文本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基础。忽视或缺失这一阶段将导致以下教学的“集体失语”。(1)让学生明确于勒的出现如果不用兄弟俩突然撞见的形式目的是让菲利普夫妇有充分表演的空间,(2)则要求学生将菲利普夫妇淋漓尽致的表演一一寻找出来,体会多样的手法塑造鲜明的人物,同时为下阶段教学“准确的语言”作准备。这样,较有效的完成了感读的任务,务必使学生形成丰富敏锐深刻的感受) 3.精读20-47段,讨论:15分钟 (1)莫泊桑师从福楼拜,这位大师指导他从观察入手,锤炼语言。所以莫泊桑的创作无论描写什么都“寻找那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试从下面的语言中,品味它们是如何透露人物的内心隐秘的。 a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哆嗦”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很快”有什么言外之意?)(既然眼见为实了,为什么还要去打听?) b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结合上文,称谓的变化意味着什么?)(“挨近”这个动词能用“发现”代替吗?) (2)言为心声,人物的神情举止同样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曝光,揣摩下面句子及划线处,领悟言外之意。 a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 b菲利普发现亲弟弟后脸色眼神有何变化?说说他心理发展的过程。 (3)小说中有些话,看似平常,要读出真实情感并不容易。仔细揣摩下面的话,想一想所表达的情感,体味其在文中的作用,然后诵读。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4)教师小结:以上三题从语言入手,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使我们洞悉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再读文本,各举一例体会。 (5)结合文本,谈谈菲利普夫妇性格上的共性和个性。 (6)联系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和小说中“人们”“小公务员”“船长”的言行,探究作品主题。 (理解是阅读的深化阶段,是阅读有无成效或成效大小的关键。抓住关键语词解读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如果没有抓住,那教学就浮泛了,架空了,对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时不再来的损失。所以设计中以语言为抓手,引导学生体会品味,由字词而句章直至作家的语言风格。抓词语教学不能面面俱到,搞烦琐哲学,必须有所选择,精选文中“例子”精要讲解,令学生举一反三。教师举“例”后,再让学生举“例”揣摩,务使学生通过例子的学习“知书达理”,形成语文能力。如此设计也有利于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完成由扶着走到放手走的转变。) 4.拓展与探究:10分钟 (1)有人说菲利普夫妇虚荣自私见利忘义冷酷无情,也有人说菲利普夫妇有不得已的苦衷,如果你担任他们的律师,你如何为他们辩护? (2)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决定了主题的多样性,除了金钱说之外,你还有其他观点吗?要求立论鲜明,论据充足。 (3)阅读反思与批判 势利是人类普遍的恶习,是商品社会必然衍生的生活现象,它是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所以,金钱至上亲情泯灭的“菲利普夫妇”永远不会绝迹,探究菲利普们成为冷血动物的根源,谈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 (以上是教学的品读阶段,力求贯彻新课标要求:提倡多角度和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问题设计有从形式到内容的“披文入情”,有由浅入深的纵向思维,有揣摩触发的富有创造性的求异思维。设计的依据是作品的文本意义是作者和读者共同认识的结果,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可以超越作家的初衷,获得再创造和再发展。对文本不可强“解”,求统一的“解”,给阅读以充分的自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5.致用提高:根据下列情境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片断描写,各选一题完成10分钟 (1)如果在“特快号”上,菲利普带女儿女婿吃牡蛎时与于勒劈面相遇 (2)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巧遇腰缠万贯的于勒 (在阅读中得其义理后,阅读过程并未完结,而要进入最后阶段——习读阶段。习读是阅读为学的终结阶段,是以“笃行”来加深理解和实践阅读学习的所得。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统一。本题设计要求学生努力运用本课所学“准确的语言,多样的手法”根据情境再造人物形象。) 6.“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我们一起来享受探究的乐趣。 (此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让学生学习后有自己的心得,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争辩的精神。) 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与勒 莫泊桑 共性:贪婪 冷酷 虚荣 金钱说说 鲜明的人物 深刻的主题 同情说 (语言举止心理)个性:菲利普 软弱 无主见 生活辛酸说 克拉利丝 精明 果断 泼辣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