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给艺术与艺术家无限增殖——读海子“面朝大海”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陈仲义 入选语文课本的这首名篇,在绝大部分老师教案中,多被当作积极向上、阳光朗照的理想篇;在所有诗歌朗诵会上,“面朝大海”的涛声,也全被欢乐的配乐簇拥着,达到唱诗班的高度。然而,仔细读开,尤其结合海子的身世与临终日期,或许可以避开表面的风爽日丽,挖掘出诗人的难言之隐:佯作幸福的泪水,布道福音的伤悲。由于文本本身相对明晰,本文不打算再做具体分析,而是试图从美好的祝辞后面,触及诗人内心几对潜在而隐秘的矛盾,略加推导,以探寻另外可能的解读缺口。揣度猜测不当处,请读者方家批评。 1.现实与理想的龃龉。为什么必须、一定是“从明天开始”呢?诗中反复出现过三次。明天,是相对于现在、此刻、昨天而言的。诗中对明天充满渴望憧憬,恰恰反衬出对现在的不满,对此在的无奈。表面上对未来的光明追求,高声赞美,掩盖不了对当前的失望、失落。不是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2.物质与精神的龃龉。海子向来追求精神生活,鄙视物欲。从明天开始他要关心蔬菜、粮食、马匹、柴火,观念有所转变。可以设想,生活拮据的困扰,强大物质“阴影”的笼罩,不能不使他意识到,从前的清心寡欲太绝对化了,现在对物质生活有了初步认可,但根子上,还是摆脱不了精神远远大于物质的价值取向。精神的绝对值及其偏执,肯定要造成失衡。 3、精英与大众的龃龉。海子诗中充满王者自居的自信,是上帝的使者,神的代言。诗中多应用拯救、率领的祈使语气。现在,他降下身份,以平民角色主动与众人通信,传递信息,向陌生人祝福;主动做出沟通和交流,表明他精英身份与大众的某种和解,但骨子里,让人隐约感觉到一种迫不得已的退让?假定世界中的救世率领,和现事俗人的还原,是否早就埋下“人格面具”的危机? 4.乡村情结与工商社会的龃龉。海子长期生活在农村,以村庄、土地,麦子为根基,乡村是他心灵的栖息地。他一向以乡村对抗工商(几乎看不到任何工商社会的语像进入诗歌),虽然他死心塌地依托乡村,但到底还是无法抵抗人类文明的进程,必以牺牲乡村为代价,故他极为痛苦执著地坚守信仰,到最后,还是得搬出早期源头——一种极为单纯的乌托邦意象。在这种童话般的纯洁话语后面,我们当能觉察,那种来自血缘中刻骨铭心的断裂。而断裂后的复杂性则被整个单纯给掩盖了。 5•隐逸与出世的龃龉。大家都知道,海子在京城过着半隐逸的生活,此诗特别开朗明亮,热烈地祝贺,主动地站出来命名。可见他对“书斋”生活并不是太满意,是有所厌倦的,故他试图从那蜗居里逃离出来,并且“周游世界”。旷放潇洒的外部告示,没有隐约着内心挣扎?! 6、栖息与超越的龃龉。诗中强调有一所“房子”,“房子”是现实的、物质的,具体的世俗生活标志,它代表尘世生活,而与之“对应”的大海,则象征着精神的超越性。不能说他不想栖息于世俗安稳的生活,但更主要的是想超越世俗主活,所以最后的“结论”,海子突出“只愿”:你们过你们的吧,我还是回谢了尘世;我还是朝向自由的天国,朝向超现实境界吧。“只愿”,既是超凡脱俗,孤标傲世的宣示,也留下了诗人想象幸福中——无法抹去的自我撕裂的痕迹。 诗篇表面上,传递了海子对幸福的明快理解,深层上却暗藏着难以解脱的矛盾。以上6对矛盾的简单分析,其前提是从终点的死亡角度出发的,并参考题外的“文本”,可能带有某些“强行演绎”的嫌疑。 也许,这是幻灭前一次异常耀眼的回光返照,为众人祈祷的福音,埋伏着诗人深深的悲凉?也许,这是建立在海子虚幻想象上,痛苦而甜蜜的“复杂微笑”?也许什么都不是,它很简单,不过就是海子一次热烈的向往和纯洁的祝贺。如此而已。 如果海子没有死,这首诗就单纯多了。 死亡,给艺术与艺术家无限增殖。 来源:诗生活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