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人教版高一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①把握层层深入的结构怎样表现主题;

              ②掌握象征、联想的用材构思方法。

二、教学重点:文章的用材方法,理解材料的意义;

体会作者对忧患、苦痛、可贵真情、人生的评判。

三、教学难点:文中泪珠与珍珠的联系及其蕴涵的丰富含义,稳婉含蓄的语言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以“话题”解析入手预设情景导入,通过学生自身经历展开联想,理解泪            珠与珍珠的象征意义。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感情。

五、课    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 预设话题导入:

1.前面我们讲过了有象征意味的“夕阳”的话题作文。学习了发散思维方法,知道用联想、引用、连及、象征及反向联想的方法去搜索作文材料,从小处着眼去升华文章主题。现在有个话题:泪珠。请同学们就此想想,可以写些什么?

(教师总结同学的发言,并整理归纳。再给出“珍珠”的话题同样方法归纳总结)

泪珠

①现实中亲人的泪珠——爱

②文学作品中的泪珠——苦难、忧患、真情(如祥林嫂、翠翠、王昭君……)

③别人、朋友的泪珠——感激、同情(如感动中国人物的眼泪、观众的眼泪……) 

珍珠

①珍贵的东西

②辉煌的成就

③真诚美好的情感

……

2.板书课题:泪珠与珍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录音朗读。(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文中用了哪些关于泪珠与珍珠的的材料,试着划出来)

2.学生相互补充整理出课文中所用材料

   泪珠:马区夫人的《小妇人》中的句子;冰心的文句;白居易、杜甫的诗句;探亲文学中的泪;丈夫欲哭无泪;母子母女的泪;天使之泪的传说;观音泪;基督徒的泪。(多媒体显示以上内容)

[过渡]那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思路来把这些材料组织起来的呢?

(三)理解课文立意构思,写作方法,学习其好处。

1.全体朗读课文10—13自然段。

2.思考泪珠、珍珠意象的内涵与联系。学生探讨,教师点拨归纳(多媒体显示):

①天使之泪 → 沙粒变成的珍珠 →生命奋斗过程中经历了忧患艰辛所得(A珍珠)

②观音之泪 → 大慈大悲之泪 → 对众生的爱(A珍珠)

③基督徒之泪→ 感激的泪→ 人际间的美好情感(A珍珠)

提问:“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在文章中有什么象征含义?

(珍珠可贵就象征着对众生的爱,人际间的美好情感,经过辛勤奋斗换来的成果。“珍珠”就是这些“泪珠”所体现出来的珍贵的经验、情感。)

提问:这种从身边常见常闻事物引申出深刻道理来的技法叫什么?

(以小见大)(多媒体显示步骤A)

3.揭示课文泪珠与珍珠的内在联系。(多媒体显示板书B):

B:泪珠→(忧患、 艰辛 、珍贵情感)→珍珠

4.全体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这也就是……的境界吧!”并再次朗读这句话。

提问:这一“境界”是指什么呢?(学生可能答不上来,可暂时放下最后解决)

5.统观全文,看看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来理解和阐释这一“境界”的。

①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

②齐读刚才找到的第一句话。另请一女生朗读1—4自然段。

提问:这四段引用的材料是作者什么时候了解到的关于“泪珠”含义的?

(少女不识愁滋味的时代。)

提问: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引用”,引用诗文,自然简洁的记叙和抒情,意蕴丰富。)

③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第5自然段。

提问: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泪?

(亲人泪,纵横的老人泪,团聚后乐极生悲的泪)

(补充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材料:琦君,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战爆发,展转与上海、永嘉等地,饱经忧患,深感国破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她曾经说过:“来到台湾,此心如无限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

[过渡]:在琦君的很多作品中都凝聚着思乡怀人的情感。故乡的春朝月夕,风雨晨昏,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会成为她笔下的抒情点。这份情感,这些眼泪,在文章中哪个部分,哪些段落,通过哪些材料来写的?

(第3、4、5段都涉及到老人泪;第2段也回忆了她的美好的少女读书生活, 还有她的老师,还有同学”;第5段,集中写了,作者体会到了“这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写到了海峡两岸同胞分离到团聚流下的泪。)

问:是不是刚才你们说的“乐极生悲”呢?

(有,也不全部是,设身处地想一下,应该还有分别后的很多感想,“一抒十几年阔别的郁结”,悲欢离合一起涌上心头,所以就流泪了。)

问:第3、4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呢?请一句话概括。

(写她读书的时候老师给她讲诗歌。)

提示:老师说杜甫的四句诗更深刻沉痛。我们知道杜甫的很多诗歌,象“三吏”“三别”以及第二单元刚学过的《登高》、《蜀相》。他多舛而丰富的经历使他写下许多深刻沉痛的诗歌,少女时代的作者不能理解,经老师点拨后认识有了更真切的领悟。这篇文章是作者作为成人的回忆感悟,也许作者学生时代也只是“多了一层领悟”而已。作者回忆过去,对比现在,这样的成长经历让她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语段中有一句话—— “人生必于忧患倍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的确,人生要经历些忧患才能真切的体会到“眼泪”里所包含的情感。作者用杜甫的“眼枯见骨”的哀痛来作材料,说明人不亲自去经历是不会懂得别人的情感的。尤其是哀痛之情。杜甫经历的离乱时代我们没有经历过,杜甫的经历我们也不可能再去经历一番。但是他与家人分离的痛苦,他壮志难酬的痛苦,他的忧国忧民的爱国心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得到的啊。(以上也是对杜甫这句话的理解)刚才你们找到的这句话跟前文那一句话能照应?

(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⑤.全体朗读6—9自然段。

问:文中再次出现这了一句话: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在这句以上3个段落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抒发自己的感悟,哪两个?

(外子欲哭无泪的痛苦;儿子惹“我”掉泪,“我”这时才真正体会到自己母亲对自己的爱。事非经过不知难。)

问:真是“不做父母不知父母恩”啊!所以下文才有小结的一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注意作者用的是“难怪”二字,说明什么问题啊?

(只有这个时候才更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小结:正因为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感受忧愁、感受苦痛、感受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加深,所以这时候才“比少女时代的领悟又多了一层”。即使是那认为“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人,当其想哭的时候,当其哭了的时候,最能说明他内心被打动的原因——那一定是真实可贵的情感。有一句优美的话送给大家,请大家抄下来共勉吧(多媒体显示):

“大颗的泪珠啊,让它尽情的流吧,但千万不要让它掉到地上,也不要用衣襟去拭擦,应该从彩虹里抽出七色的线来,把它们串起,挂在天边,让东方的一切观音为它而抬头仰望,让西方的一切爱神因它而黯然低飞。”(茹志鹃)

流泪并不代表软弱,当我们有朝一日不会流泪,当我们变得对所有的事物都麻木而漠然无情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可悲。那时侯,耶苏基督再被钉上十字架十次百次千次,大慈大悲的观音眼里再噙出血来,也许,都难以换回人类这感恩的一拜,这真情的一滴眼泪!

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几个段落。分析最后一个部分。

[过渡]课文由上面三个部分的铺垫展开,进一步深入,最后所举材料与前面所举材料在体现情感上有什么区别?

(由个人的爱推广到社会的爱,人类众生的爱。)

问:就文章写作安排的作用来说,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可能答成:使文章主题得到深化)

(之前说过了,文章在结尾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使情感主旨更高一层,这与将情感主旨更深入深刻使用的方法是有区别的。应是升华了情感主旨。)

小结:我们可以学着这种写法,它能使文章主题思想提高一个层次。这篇文章是以作者自己的认识经验的增长为线索,层层递进,感受的步步深刻,最后把情感升华到一个高度。文章思路是对“泪珠”的含义由不解到初解再到真解的过程,其实,这样的心路历程,就是很明确的阐释了怎样才能体会到的一个境界(加重语气地)——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即眼更清明,看待时世、事物更深刻透彻;心更温厚,对待一切更会宽厚仁爱。

多媒体显示板书C:

泪珠      (   忧患、  艰辛、珍贵情感)       珍珠

                             (   眼清明、心温厚)

(四)结束语。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只有自己经历了人生的忧患,对世间的美好情感有所领悟,才能真正领悟生活,体会到人生的真谛。生活中有很多苦难与艰辛,有很多忧患与苦痛,也有很多欢乐与欣喜,今天的我们也许不会全部都去经历一番,若这些苦难都让一个人去承受那倒是一种悲剧。但是,我们总能通过身边的事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去感受到,去领悟到,哪怕就是有那么一点点感触,那也是人生经验中可贵的收获,真实的情感,晶莹可贵的珍珠。我们应该学着以博大的胸怀和爱去关照自己的亲人,朋友,乃至整个社会。

(五)练习作业:材料与话题的衔接。

同一个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写不同的话题,而不同的材料也可以统摄到同一个话题中来。请就以下材料以“泪珠与珍珠”为话题写一个片段。

对象:司马迁、诸葛亮、鲁迅、妈妈、其他人。

学生练习片段:   

①司马迁:身受酷刑,千摸万难,也许他根本就未流过一滴眼泪,而他笔下的人物却能够威严肃穆,能够嬉笑怒骂,能够流涕哀叹。使得那千古流传的《史记》,成为中华文化殿堂里的一颗熠熠生辉的珍珠。他坚持的精神,不凡的才华,也如华灯下闪烁的珍珠一般,激励着中华儿女,不屈不挠。

②诸葛亮:在战乱纷纷,群雄并起的汉末年代,欣然接受刘备的请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赢得三分天下的局面。可他后来也曾为蜀国的命运悄悄的流过泪,痛心后主阿斗的无能。“两朝开济老臣心”啊!那一颗赤胆忠心,彪炳千秋,如珍珠一般,闪烁着光彩,照引着后来人,以至杜甫提起他来,也不禁潸然泪下。

③鲁迅:他犀利的笔写出了祥林嫂为生活所迫而流下的凄惨的泪珠,同时也博得了当时觉悟了的民众的泪珠,这善良的泪珠不就是颗颗莹泽的珍珠吗?先生的那颗为民众而跳动的心,不也就是一颗宝贵的珍珠吗?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